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的论题
真理既客观又有价值。真理的客观性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对对象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没有任何主观武断的想象。真理的价值是考察真理对主体的意义和效用,揭示和反映真理的功能、意义和作用。真理的价值基于真理的客观性,也就是说,真理的价值在于它是客观真理,揭示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人们用真理指导实践,就能达到既定的目标。此外,真理的价值还在于它是主观能力的基础,是实现人的自由的必要条件。一个人越有真理,他的能力就越强。
价值作为一个哲学范畴,是指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用关系。价值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主体的需要和利益,二是客体的某种属性或表现,价值在两者的关系中产生。因此,价值既有客观性,也有主观性。价值的客观性在于,价值必须以客观事物本身的属性为基础,人的需要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价值的主观性表现为:客观事物的某种属性能否满足价值,应以人的需要为前提;另外,同一客体对不同主体的价值满足具有主体的人格特征。
随着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和阶级对立的日益尖锐,19世纪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孕育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概念。但是,依靠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这些思想家的人的发展观存在着巨大的缺陷,总体上是不科学的。
科学概念是现代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一切。科学让人们明白,我们可以制造过去无法制造的东西,但我们制造的东西不一定能造福人类。如原子弹和生物武器,对人类有害。所以我们也要有人文思想,人文思想永远关心一个问题: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就是创造出来的东西永远造福人类,把对人类的伤害降到最低。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在实践中创造的两种最宝贵的精神。它们之间是一种互补的关系。在人类社会的变革和建设中,只有两者并重,才能确保发展实践的正确方向和成功。
在新世纪,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充满了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对上个世纪科学危机的反思使人们认识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必要性,从而为两者的重新融合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延续上个世纪的科技成果,人类社会迎来了倡导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这使得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重新融合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人类社会仍然存在许多不利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的主客观因素,而这些因素在当前科技发展不断深化的时代很可能会发挥越来越大的干扰作用。因此,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冷静地分析问题,思考如何在机遇和挑战中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创造条件,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任务。在当前形势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1)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人类的长期任务。只有社会生产力的全面提高,才能把人从物质匮乏的困境中解放出来,从而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创造前提条件。毫无疑问,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就是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但必须看到,现阶段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人类应加强科技领域的研究,努力在更尖端的科技领域取得突破,从而进一步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寻求全球性问题的技术解决方案;另一方面,人类在加强科技领域研究的同时,应吸取以往的教训,将人文精神介入科学研究,在实践中有机融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为科学研究引导正确的方向。
(二)改革和完善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导致了人和社会的“单向度”发展。只有改革现有的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将“一维社会”纳入均衡发展的轨道,人们才能在合理的社会制度的规范和引导下,充分重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在具体措施上,政府应采取强有力的经济和行政手段,宏观指导与微观调控相结合,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国家的发展,完善监督机构,以严格的行政执法为强制保障,严厉打击和控制违法行为。在这种情况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是强制性的,但至少是一种更可行、更有效的方法。
(3)改革现有不合理的学科设置和教育方式,加大人文学科的资金投入,倡导人的均衡发展。
现有的不合理的学科设置、教育方法和教育经费投入,使得科学学科与人文学科对立,这是导致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背离的重要因素。有关部门已经意识到学科设置的不合理,应该努力调整学科配置。学科设置既要适应科技知识的传播,又要满足人们精神完善的需要。教育课程不应仅仅被视为训练和灌输的工具,而应被视为发展学生对伦理道德、文化精神和审美价值的理解并帮助他们形成正确价值观的手段。此外,在增加人文学科教育份额的同时,加大人文学科建设的资金投入,为人文学科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最后,在教育方式上,要在全社会倡导素质教育。针对这个问题,中国人的传统思想对世界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中国人自古就讲究“和”,崇尚“和”之道,这对今天的时代具有重要意义。美国著名科学家A. penzias在1995年出版了一本名为《和谐:信息时代的商业、技术与生活》的书。他认为目前人类正从质量时代走向和谐时代,其所指的和谐与我们传统思想中的“和”是一致的。在现代社会,素质教育倡导教育的和谐发展。因此,应尽快实施素质教育,使教育成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桥梁,在人文思想的基础上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