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经济效益?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随着中国加入WTO,市场竞争越来越国际化。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作为高校校办企业,除了发挥学科、科技、人才优势外,加强管理,向管理要效益也是非常重要的经济手段。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是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必须加强企业的全方位管理,有效地将管理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实现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如果一个企业拥有先进的技术和一定的生产规模,如果没有一支优秀的管理人才队伍,很难想象会有稳定持久的经济效益。因此,只有抓住企业经济活动中的消极因素,采取相应措施,重新开发管理资源,才能不断完善企业的管理机制,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是提高对企业管理资源与经济效益关系的认识。

就高校而言,长期以来管理一直是企业工作的薄弱环节,企业领导没有真正树立提高管理效率,向管理资源要经济效益的理念。企业重效率轻管理或重效率轻管理已成为普遍现象。近年来,高校出现了一些企业,由于经营不善,造成资金周转困难,亏损严重,资不抵债,停产、半停产甚至破产。究其原因,是对管理问题的认识落后,没有正确调整管理与经济效益的关系,采取各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如偷工减料、偷税漏税等非正常手段,人为地刺激企业经济效益的暂时提高,而不是通过有效的管理。这类企业以牺牲社会效益和企业长远利益为代价,钻改革和政策的空子,是对经济活动的一种投机。一旦有关部门(如工商、税务、质检等。)插手,企业最终会吃亏。社会化大生产的实践充分证明,生产离不开管理。管理效率的好坏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企业管理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伴生物,它凝结在生产过程中,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生产活动。管理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不可或缺的,包括计划、组织、指挥、调解和监督;合理利用企业的各种资源,减少各生产环节的偏差和失误,最终达到满足社会需求且大于劳动消耗的经济效果的目标,必须通过管理来实现。因此,使管理为实现经济效益服务,成为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准则。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劳动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社会经济联系的广泛,管理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日益密切,它已成为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

第二,管理是生产力的要素之一

现代科学表明,管理是生产力的要素之一,它起着放大生产力的作用。为了充分发挥管理的有效性,现代管理者必须端正观念,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合理配置生产力的各种要素,以达到最佳的管理效果。在现代生产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者必须改变计划经济中形成的旧观念,树立竞争观念、人才观念、时间观念、民主管理观念和现代管理观念。管理能力是提高管理水平的首要条件。一般来说,落后管理主要是指管理者能力低下,如调查研究不够,预测不科学,导致决策不符合主客观条件,难以实施;规划信息不足,规划不周导致事故发生;指挥不当,导致员工的积极性不能充分发挥;组织不好导致相互推诿扯皮;协调不好导致摩擦;控制不力导致计划和指示流于形式。因此,管理者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要结合管理岗位的具体需求,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和水平。以达到生产力各要素的综合效率。

第三,管理是有形的、具体的管理。

无论是生产管理、物资管理、物业管理、人事管理等。,必须面对企业实体。没有固定统一的模式,依厂而定,顺应时代,多层次共存。所以管理是有形的,具体的,实用的。管理作为一个系统,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性。了解和掌握这一规律,将使企业管理得心应手,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如果你不遵守企业管理的规则,你就会受到它的惩罚。一些校办企业对管理规则认识不够,管理机制不尽合理,没有处理好管理与经济效益的关系。由此,出现了很多违反企业生产管理规律的现象。在生产结构上,有的搞自我封闭,使企业固定资产很大一部分闲置,不能发挥生产效率,造成资源浪费;在管理上,有些产品几十年如一日地做,不注重市场调研和开发新产品。产供销不平衡,产品积压,库存增加,影响了资金的转移和效益的增加;在一些劳动组织管理中,劳动力的组织和配备与企业生产规模不相适应,盲目扩大劳动力,造成劳动力资源浪费,增加企业负担;有人人为造成生产与非生产人员比例极不合理,管理机构重叠,人员臃肿,职责不清,使管理效率相互抵消,给企业管理带来负面因素,影响经济效益的提高;在民主管理问题上,一些企业领导缺乏民主意识,官僚主义严重。他们在企业经营决策、管理方式、分配形式等一些重大问题上不尊重职工和群众的权利,搞一人厅、瞎指挥,造成企业管理混乱,损失浪费严重。这些现象必然导致企业生产速度慢,经济效益低。

为了扭转这种局面,逐步消除企业管理中的不合理因素,改革和加强企业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实现从落后的传统管理模式向科学的现代管理模式的转变,必须努力提高管理效率,为形成合理、稳定、优化的管理体系创造条件。要学会按客观规律办事,正确认识和掌握本企业生产运动的特点,寻求适合本企业的管理和经营方式,运用最佳的方法和手段,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采用先进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充分发挥管理对生产的指导作用,使生产资料、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布局合理并发挥其最大效用;推广先进技术,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的自我消化和自我转化能力,促进生产的发展,使生产的各个环节相互配合,形成强大高效的管理网络,为实现经济效益服务;采取多种灵活形式,充分发挥民主管理在生产中的能动作用,妥善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建设一支以生产经营为中心的高效、廉洁、有经营管理能力的职工队伍。建立健全各项企业规章制度,加强民主管理和监督,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创造条件。

第四,管理是资源。

管理是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资源。这种资源因其非实物、非量化的特点,往往被人们所忽视。许多不懂得从管理中获取经济效益、不能发展综合管理能力的企业,在强调改善经济的有效途径时,总是热衷于在增加投资、扩大基本建设、引进先进生产技术上做文章,很少把管理作为一种重要资源来考虑。其实只要你肯发掘这个资源,就一定能开发出新的效益。条件相同的企业,决策正确,计划周密,物资充足,组织得力,措施得当,会带来不同的经济效益。合理配置企业的各种资源,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占有率,以最小的投入换取大的产出,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所以,管理也是一种资源,管理也是一种生产力。只有加强企业管理,管理资源才能有效转化为经济效益。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今年以来,工商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生产增长较快,效益继续提高,产销衔接水平良好。但与此同时,运行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经济效益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值得高度重视。

一、上半年工业经济效益基本情况

上半年,工业效益实现呈现以下五个特点:

(一)工业经济效益总体水平继续提高,但增速有所回落。

上半年,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69.94,比去年同期提高9.78点。其中总资产贡献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全员劳动生产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工业企业实现利润6266亿元,同比增长19.1%,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22.5个百分点,比一季度提高1.9个百分点。

(二)亏损企业亏损额快速增加。

亏损企业亏损额1075亿元,同比增长59.3%,比去年同期提高57.8个百分点,比一季度(36.5%)提高22.8个百分点,为1999以来的最高水平。

(三)两项资金占用有所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

6月末,工业企业产成品库存资金和应收账款净额分别为11549亿元和2418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5%和15.3%,增速较去年同期分别回落0.4和3.4个百分点。

(D)工业部门之间的利益水平明显不同。

今年以来,主要工业行业两年整体利润增长的格局被打破,效益分化明显。

从行业利润的变化来看,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一是利润持续快速增长的行业。煤炭、有色、冶金、石化(含石油、石化、化工)行业上半年利润同比分别增长85.6%、54.5%、39.8%、37.2%。这四个行业实现利润总额3005亿元,占全国工业利润总额的48%,新增利润总额占全国工业新增利润的89.2%。

第二是利润稳定增长的行业。纺织、轻工、医药、烟草行业利润分别增长28.7%、22.3%、20.8%和15.6%。这四个行业利润总额为6543.8+049.8亿元,占全国工业利润总额的23.9%。

第三,利润下滑的行业。建材、机械、电子、电力行业利润分别下降22.1%、7.6%、5.5%、4.4%,这四个行业利润总额减少1.47亿元。机械行业中汽车行业利润下降48.8%(去年同期上升65,438+02.6%),利润减少206亿元,是机械行业利润减少的主要原因。

从行业亏损情况看,石化、电子、建材、电力行业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分别增长3.3倍、76.6%、66.1%和62.2%,比去年同期提高55个百分点以上。这四个行业合计亏损增加289亿元,占全国新增工业亏损的72.4%。

(五)不同地区工业企业利润增长水平差异加大。

东、中、西部地区分别实现利润4069亿元、6543.8+028.2亿元和9654.38+0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54.38+04.2%、22.5%和40.3%。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有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利润持续增长(去年同期为30个)。实现利润约占全国一半的五个省区市中,山东、江苏、黑龙江利润增长24%-48%,广东仅增长4.4%,上海减少16.3%。

二、工业经济效益变化的主要原因及趋势分析

当前,工业企业经济增速放缓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生产成本上升幅度快于市场销售价格的因素,也有部分行业产能增长快于市场需求的因素,还有产业结构调整、国际市场需求变化、汇率变化、季节性因素等因素。

一是原燃料、动力价格涨幅继续高于加工行业出厂价格。2002年以来,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一直高于加工工业出厂价格指数。2002-2004年,两者差距分别为0.8、4.6和6.6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差距进一步拉大至7个百分点。因为原材料、燃料、动力采购价格长期上涨,下游产业消化能力有限,上下游产业之间的盈利格局发生转移或调整。

二是部分行业产能增长快于市场需求。近年来,一些行业产能迅速扩张,一批新项目投产。去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减缓了部分产品的需求,行业供需矛盾逐渐显现。市场竞争加剧,产品价格下降,行业利润下降,亏损增加。这种情况在电解铝、钢铁、汽车、平板玻璃、化纤等行业更为突出。

第三是季节因素。一季度是水泥行业的消费淡季,历年来输多赢少。2004年一季度,由于投资和市场需求的强劲拉动,水泥行业畸形发展,价格上涨明显,实现利润31亿元。今年一季度,需求过热得到有效遏制,水泥行业恢复正常,净亏损3.5亿元。进入二季度后,水泥行业效益下滑趋势放缓,5月末实现扭亏为盈,上半年实现利润6543.8+0.76亿元。

第四,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化因素。由于国际市场不景气,上半年电子器件行业出口增速回落较多,实现利润同比减少45亿元,降幅达76%。

对当前工业经济效益的变化要有客观的认识。从2002年第三季度到2004年第四季度,工业利润连续10个季度保持了30%-40%的平稳高速增长。今年一、二季度在上年基数较高的基础上,温和回落,仍达到15%以上的涨幅,基本属于合理回归。但也要看到,亏损企业亏损大幅上升,行业效益分化明显,部分行业生产经营持续困难,这也是实践中的突出问题。如果任由其长期存在并逐步扩大,不仅会影响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还会引发破产、失业等社会问题,进而影响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因此需要引起各方的高度关注。

从下半年的走势来看,影响工业企业效益的各种因素同时存在。一方面,随着宏观调控政策措施效果逐步显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大趋势不会改变;大部分上游原燃料价格有所放缓,这将缓解下游企业的成本压力。另一方面,近年来部分行业投资扩张形成的产能会进一步加剧同类企业之间的竞争,挤压利润空间;出口占比大的行业会受到贸易摩擦和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国际市场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综合各种因素,工业经济效益开始由前几年的高速增长阶段转向平稳增长阶段。虽然部分行业效益可能继续下滑,但全年工业企业经济效益仍能保持一定增长。

三、采取综合措施,切实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和质量。

工业行业效率是反映宏观经济运行质量的重要指标。对于今年以来工业企业效益增速回落、亏损扩大的问题,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入手,着力做好相关工作,促进经济效益持续稳定增长,切实提高经济运行质量。

(一)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为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我们将继续巩固前一阶段宏观调控的成果,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长,特别是抑制一些行业产能的盲目扩张和生产资料需求的过快增长。同时,针对不同行业效益的变化,把握好宏观调控的力度和节奏,更好地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慎重出台更强有力的监管措施。

(2)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为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奠定基础。企业经营压力加大,效益有升有降,是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遇,加大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完善和出台引导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产业政策,支持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鼓励企业采用先进、适用、成熟的技术和高新技术进行改造。着力培育和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大力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研究提高相关行业的准入资格,提高其质量、安全、环保、能耗等方面的标准,加快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设备、产品和能力。

(三)加强管理,降低成本,促进企业提高经营效益。积极引导企业加强成本控制,努力开源节流、节能降耗,促进循环经济发展;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特别是加强资金和成本管理,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

(4)增加供给,引导需求,为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创造条件。一要坚决遏制不合理需求过快增长,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出口。二是采取综合措施,大力推进煤电油运和重要原材料供需衔接,减少中间环节。第三,努力增加有效供给,加快能源、交通、铁路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第四,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加国内稀缺资源的进口。完善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尽快走出国门,建立稳定的资源供应渠道,积极争取国际市场定价权。五是鼓励企业强化节约意识,开发和使用节能技术和产品,降低能耗和物耗,进一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

(五)加强监管,规范竞争,为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创造良好的市场氛围。加强对重要能源原材料生产、销售、库存、价格和进出口情况的监测,指导各地合理缓解重要商品价格矛盾,防止价格异常大幅波动,努力保持市场价格基本稳定。鼓励煤电企业签订长期合同,保持煤电价格相对稳定,完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加强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企业成本;加大价格秩序整顿力度,强化价格监管;加强质量监督和打击走私,规范企业竞争行为。

1.经济利益的含义

经济效益是衡量一切经济活动的最终综合指标。所谓企业的经济效益,就是企业的总产值与生产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用公式表示:经济效益= GDP/生产成本。

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的生产效果和能力。高劳动生产率意味着活劳动消耗的减少和人力资源的节约,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不可缺少的条件。此外,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还必须减少物化劳动的消耗,生产出符合市场需要的产品。

2.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性

(1)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只有提高经济效益,才能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3)只有提高经济效益,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才能增强综合国力,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

(1)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进技术,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企业,提高企业职工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使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2)采用现代管理科学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以最少的消耗生产出最多的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依靠科技进步,采用现代管理科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是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

4.企业兼并与破产

(1)企业兼并是指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企业兼并那些长期亏损甚至资不抵债的劣势企业的经济现象。

(2)“强强联合”是指大企业为了增强市场竞争力,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而进行的兼并。大企业与企业集团之间实施“强强联合”,特别是组建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团,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先进技术的研发,达到扩大市场份额,获得更大经济效益的目的。同时也可以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民族产业的发展。

(3)企业破产是指对那些长期亏损、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企业,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破产清算的经济现象。实施企业破产制度是提升中国企业竞争力的现实需要。

首先,它强化了企业的风险意识,激发了企业的活力,使企业在破产风险的压力下提高管理、技术和劳动生产率。其次,建立企业破产制度可以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及时淘汰落后企业,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企业兼并和企业破产是价值规律作用的具体体现,其目的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