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朴论文
仲景处方精美,用药简单有效,为历代医家所推崇。其处方药剂量随时间变化,已看不到原貌,因此争论很大。剂量和比例与疗效密切相关,需要考证。近年来,关于经方剂量的报道很多。根据近十年的相关文献,其研究趋势大致如下。
古今度量衡制度考辨
东汉末年仲景写了一本书,计量单位就是他当时用的。时隔近两千年,计量单位屡改,原制不详,今人用各种方法考证换算。
研究表明,经方用量应以临床疗效为依据,现代《伤寒论》换算标准符合临床实际。
2.经方用药规律及特点
仲景应用剂量有严格的原则和规律[10],具体如下:①化短为强,如瓜蒌葱白半夏汤辛、热药与寒湿药的比例为3: 1,故化寒用开;②剂量依病灶而定,即根据主次症状和严重程度决定剂量;③动静结合,即动静配伍必须成比例;④量变,即药物剂量的变化会导致方剂性质的变化。因此,应用经方时要注意【11】:①每剂,即每剂中一种药物的重量,主要是通过调整各种药物的相互比例来影响药物的配伍;②每次剂量,即每次服用的剂量,通常是药物的治疗剂量,表现为药物的量效关系,根据量效关系原理,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随着剂量的增加或减少,处方的疗效也会相应增加或减少;(3)日剂量,即一种药物在一天内的总剂量,由剂量和每日给药次数决定,即药物时效关系的影响。根据时效关系原理,每种药物在服用后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潜伏期、高峰期和残留期,每隔一定时间重复给药可以保持药效的连续性。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要注意【12】:①单个处方中药物的剂量,尤其是处方中比较重要的剂量;②注意复方中各方药的用量;③注意方剂的用量,即基础方剂的用量、加味药物的用量和同味方剂的用量;④注意每个方子的用量。
总之,处方剂量的具体应用要注意药物的绝对剂量,它反映了药物的有效剂量,但不能生搬硬套,要因时因地制宜,如重疾宜大,轻浅宜小,轻药宜小,重药宜大,急性病宜重,慢性病宜轻。同时,更要注意药物的相对量,它反映了每种药物的剂量所占的比例,包含了处方,其变化不仅可以影响处方的性能,还会影响其疗效;虽然古今度量不同,但其比例是不变的[8,9,13,14]。
几种常用药物的剂量应用探讨
甘草:甘草在《伤寒论》中的用量是很严格的。根据方剂作用的不同,选取大剂量为君,具有回阳益气的作用,中小剂量多为佐药,可缓解药性[15]。其剂量的控制还取决于以下原则:表证轻,里证重;实证轻,虚证重;热证轻,寒证重;轻治湿,重敛阴;轻治痢疾,重治腹泻[16]。
生姜、大枣:《伤寒论》生姜、大枣的用量有以下规律:①用量少者,1 ~ 2两(3 ~ 6g)生姜、4 ~ 6枚大枣,多用于轻度感冒、病情较缓、需微汗者;②一般用量:生姜3 ~ 4两(9.5 ~ 12.5克),大枣10 ~ 15枚,多用于风寒束肌表、邪气打架之证;③大量用姜者,5 ~ 6两(15.5 ~ 18.7克),大枣25枚,大量用姜多用于邪重之症,大量用大枣多用于气虚者[17]。
桂枝白芍:石红[18]根据《仲景》桂枝用量变化规律,临床上6 ~ 9g为中剂量,小于6g为小剂量,大于9g为大剂量。当使用大剂量时,应逐渐反复服用。在经方中,桂枝与白芍常配伍使用,其剂量特点有:恒等用、小等用、桂枝大剂量重用、桂枝小剂量重用、白芍大剂量重用、白芍小剂量重用等。,所有这些都是等量使用,无论常量或小量,通常起到调节营和健康的作用;反之,要么偏辩方,要么偏阵营。一般桂枝主要用于平息不良事件,白芍主要用于止痛;如果肉桂和白芍的比例稍有变化,伴随着配伍药物的变化,其疗效主要取决于配伍药物的变化[19]。
石膏:石膏一般用于经方,现代临床应用也是如此。而安氏[20]认为煎服药物的剂量要根据药物的溶解度来定,矿物质和贝类的溶解度小。因此,减少麻杏石干汤等方剂中石膏的用量,也能达到与大剂量药物相同的效果。
附子:《伤寒论》中附子的使用有以下特点:①根据病情的轻重和不同病因,确定附子的用量和生熟质量。一般阳虚重证宜在原料中重用,阳虚轻证宜轻用,寒湿痹宜重用;②根据性别和体力确定用量[21]。
半夏:一般9 ~ 15g可用于治疗脾湿、痰饮、恶心呕吐等,如轮换代赭汤;小半夏汤也可用15g,但应与生姜基本相同,不明显高于其用量;对于心下肿块较重,因气逆或失眠而出现的顽固性呕吐、吞咽等证,应给予大量,30 ~ 60g,甚至120g(长期煎服),如生姜泻心汤。对于阴虚、脾虚湿盛、胃气不畅等证型,宜少量6 ~ 9g作为佐为使,尤其是脾胃阴虚者,量宜小不宜大,如麦门冬汤[22]。胡[23]亦认为化痰降胃量(约10g)足矣,痰重引起的恶心呕吐会适当增加,约15g,失眠再用至30 ~ 60g,效果明显。
细辛:细辛的用量一直有争议。按照后世的习俗,药方的剂量大大超过了常数(按古代药秤除外)。是经典方剂,以备后用,细辛常减。王[24]根据临床实践认为:阳虚、寒湿重者,可用大剂量(可达20g),待病情好转时,必须减量;若发病纯为外感风寒、阳气不足,宜用中等剂量(10g);如果热的症状较重,症状为湿浊,可以少量2 ~ 5g作为辅助。自然痢疾、腹泻、咳喘等。,如果病程较长,虚寒严重,也可大量使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古今度量衡考证结论不尽一致,临床应用未遵循,强调视病情、体质等因素而定;我们不拘泥于经方的绝对数量,更注重相对数量的确定。
笔者认为,在经方剂量的研究中,确实有必要研究度量衡的变化,但不宜古为今用。要知道古今体质、气候、环境等因素变化很大,怎么能一概而论呢?另外,虽然汉代的度量衡制度是统一的,但是仲景的方药剂量是不是按照战争时国家统一的计量,很难确定,也有可能是用民间的方法或者其他的药秤来计量。从他的著述来看,同一种药物的计量单位并不一致,比如厚朴一尺半斤之差,石膏一把竹叶之差。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不宜过分强调计量试验,而应在临床的基础上,通过实验的手段,观察不同剂量、不同配比的方剂的疗效。比如以动物模型为实验对象,对比古量与今量,对比经典比例与变化比例,或者对比不同地域、不同气候等因素对处方药剂量的影响。广泛引用各种先进方法对其进行研究,有望在临床上获得更有意义的结果。
参考
[1]贾文成,等《伤寒论》《金匮要略》剂量初探。辽宁中医杂志1985;(4):38
[2]柯,等《伤寒论》《金匮要略》用药剂量。上海中医杂志1983;(12):36
[3]顾,经方用量之我见,北京中医1987;(3):14
[4]张《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吉林中医药1987;(6):42
[5]陈嘉桦,经方用量管窥,中医杂志,浙江1981;(5):81
[6]王一鸣,青元,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6;9(2):10
[7]米伯朗,以桂枝汤为例,探讨古今中医方剂学计量的转换,中国第二届仲景理论研讨会论文集1987,10: P2。
[8]蒋建国中医经方用量刍议1986;27(11):864
【9】齐教授邮箱如何看待《伤寒论》方药用量新中药1982;(11):43
【10】王国三论张仲景剂量应用规律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3;(4):13
[11]刘建奇。试论《伤寒论》的剂量研究方法。辽宁中医杂志1988;(3):12
[12]蔡旭江注意《伤寒论》方药的用量。第二届中国仲景理论研讨会:1987,10: P80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8
【14】岳美忠《方剂配伍与剂量探讨》浙江中医杂志1977;(4):35
【15】赵志进论《伤寒论》中甘草的用量和禁忌症中医杂志1983;(5):10
[16]胡仲景对甘草应用规律的探讨。四川中药1983;(1):21
[17]刘汉堂,等。仲景姜枣初探。河南中医1982;(1):9
[18]洪家和桂枝在内科的临床应用上海中医药杂志1982;(1):13
[19]张小平等.张仲景归芍组合规律探讨。辽宁中医杂志1983;(8):10
[20]安东柱谈石膏用量吉林中药1982;(4):47
【21】和剑卿。从《伤寒论》看附子的用量与生枪的使用。云南中医杂志1982;(5):37
[22]牛谈半夏的用量中医杂志1986;27(10):787
[23]胡·,谈半夏的用量,中医杂志1986;27(10):787
[24]王祯祥吉林中药细辛用量之我见1982;(1): 48转载补充:《伤寒论》中方剂的剂量单位有金、梁、分、诸、舒等诸多方面,与现今的剂量单位有所不同。对此,笔者查阅了相关文献,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确认仲景剂量单位的研究必须结合临床实践,只有从临床实践出发,才能避免文献对文献。据李明《本草纲目》记载:“今古制不同,古者一两,今可用之。”再比如,青城之在《伤寒论注》中说:“古代约用一两,今一元足矣。”李所说的“古”是指东汉,“今”是指他所生活的时代。现在《伤寒论》中方剂的剂量单位换算成今天的剂量单位:一两3g,一寸18 ~ 30g,一元1.5 ~ 1.8g,一尺30g,一云如鸡48g,一(体积)6 ~ 8ml。附子1根5g,杏仁、桃仁云40个10g,枳实1个1~2g,附子1个2~3g,竹叶1片10g,栝楼1个15 ~ 30g,水蛭100条200~240g。如果仲景在钟芳讲“钱”,可以从“钱”算,仲景讲的“钱”和后面讲的“钱”不能折算成3G。至于有些方子的“分”字,并不是十粟为一铢,六铢为一分,四铢为一两的“分”字,而是每个方子的剂量划分的“分”字。所以理解“分”字不能换算成0.8g左右不过,为了使方剂的剂量统一为国际标准计量单位,现在把一些方剂的“分”换算成3g,如山药片,可以作为临床使用的参考。对此,我们也要知道,在临床实践中可以根据具体病情,按比例适当增加或减少方剂的剂量,使方剂与药物的组成与证候机理相对应,达到治病的目的。& lt/p & 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