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口比例的论文
到目前为止,中国社会是一个非常不同的社会。这种差距由来已久,当今中国的突出问题之一仍然是政治和经济发展的极度不平衡。同一历史时期,既有非常原始的农耕社区,也有达到欧美水平的后工业发达社区,比如上海的浦东社区。如此悬殊的社会结构在世界上是罕见的。总的来说,城市的生活水平、生活方式、基础设施、资金投入都是农村无法比拟的。特别是中西部落后的农村,与东部一些发达城市形成鲜明对比。以城乡居民消费差异为例。改革开放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约为农村居民的2.6-2.8倍。在1980年代早期和中期,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已经缩小到2.2-2.3倍。但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种差距有回归的趋势,即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约为农村居民的2.8-3.0倍。90年代中期,差距扩大到3.3-3.4倍,到90年代末20世纪初,两者差距甚至超过3.5倍。城乡之间巨大的经济差异是大量农民从农村流向城市的基本动力。
由于地区之间的巨大差异,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城市化处于不同的阶段。在一些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广州,已经出现了富裕阶层从城市向郊区迁移的趋势,也就是说进入了城市化的第二阶段:“郊区阶段”。但大部分地区还处于第一阶段,即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集中。因为不同的发展阶段处于同一历史时期,政策不可能统一,兼顾第一阶段的对策必然与第二阶段的对策相矛盾,反之亦然。这是城市化的第二个困境。
此外,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国大陆总人口已达65,438+0,265.8亿。即使按照更高的指数计算,城镇人口也只占总数的36.09%。这样,即使标准不算太高:60%的人口城市化,仍然面临着完成3亿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任务。如此庞大人口的城市化在世界上是没有先例的。这不仅面临着各种城市设施投资建设的任务,还面临着改变亿万人民生活方式的艰巨努力。这是城市化的第三个困境。
现阶段中国城市化战略的几个问题
改革开放前,中国采取严格控制的政策,即不鼓励任何一种城市发展模式。改革开放后,采取鼓励小城市发展的策略,同时仍然严格控制大城市和中等城市的官方人口。当然,改革开放后,因为放开了临时流动人口,允许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实际上更多的是农民工流向大城市。
希望能帮到你。祝你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