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1000字的关于调查“家乡习俗”的论文

你的家乡在哪里?别说了。谁知道怎么给你修?

我在网上有两个,你看着办吧。

第一个:

我的家乡,河南陆毅,位于中原东部的黄泛区。它有一个独特的习俗,即每个家庭在大年初一早上只吃“素菜”(素食饺子)、“火菜”和“奶奶吃包子,我侄子搬到枣山去”,这反映了我家乡人民勤劳肯干的精神。

大年初一早上,家家都是一样的早餐,只吃韭菜鸡蛋粉条包裹的“素菜”和胡萝卜丝豆芽粉条做的“火菜”。老人们说,元旦是一年的开始。在这一天吃素食是为了提醒人们不要奢侈,不要大鱼大肉,而是要节衣缩食。“活菜”里的胡萝卜丝象征着繁荣昌盛,豆芽象征着从此幸福美满,粉条象征着流水。

农历大年初一是走亲戚的第一天。一年一度的女儿结婚带孩子回娘家的仪式中,必不可少的一样东西就是“大包子”。老人们说,以前家里普遍比较穷,白面包子很少见。他们在新年期间只能吃几天,所以“大包子”成为最重要的年度礼物。春节走亲访友,家家户户都会拿出最好的食物和酒招待亲朋好友,而这些通常是他们最讨厌吃的。

某种意义上,家乡风俗的勤俭弃俗与时下流行的“低碳生活”可谓殊途同归。

第二个:

春节无疑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千百年来,年画、剪纸、春联、鞭炮等习俗一直是新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传统习俗开始衰落,一些新的“习俗”正在出现。新旧习俗正在发生变化。

专家说,我们需要保护和继承优秀的传统习俗;对于新的“旧习俗”,需要不断创新。这样,我们的一年将会更加充满活力,更加辉煌。

从年画到春晚:新旧“过年习俗”的传承

“每到春节,最先给家乡带来欢乐的就是武强年画。年画在这里铺天盖地,争奇斗艳,直到每个有购买力的村庄对年画的需求达到饱和。没有年画,黄土平原的这些节日会变得多么不堪,多么枯萎。”这是著名作家铁凝对童年春节的回忆。

最早的年画可以追溯到汉代。几千年来,年画一直是春节必不可少的。

河北省武强县年画博物馆有一座典型的北方民居模型。从这个模型中可以发现年画在春节中的分量。在这栋居民楼里,年画随处可见:院门口有门神,门口有财神,大厅有中堂,墙上有墙画,床上有床画,灶台上有灶神的画,牛郎里的马棚拉不下来。各种年画各就各位,一点也不含糊。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表示,要特别重视年关在农耕社会中的意义,作为一幅看得见的年画,宣传人生理想。年画专家将旧年画形容为“贴在墙上的电视机”,因为长期以来,年画不仅是一种装饰和喜庆的功能,也是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媒介。

这种“附墙电视机”已经走过了几千年的辉煌时期。到了80年代,中国年画经历了本世纪初的最后一个鼎盛时期,之后便走向衰落。也许是巧合,从这个时候开始,真正的电视机开始普及。电视的娱乐和教育功能远远超过年画,所以人们很快接受了它,越来越喜欢它。

是春晚把春节和电视直接联系起来了。1983,央视推出春晚,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20多年来,春晚每年举办一次。虽然人们对它的谈论越来越多,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仍然是大多数人在除夕不可或缺的“大餐”。

年画的没落可能是必然的,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产物。

网络时代:数字海关

年近七旬的爷爷经常给十多岁的孙子讲往事,尤其津津有味地回忆起小时候的春节:一进腊月,就闻到了过年的味道。腊月初八吃腊八粥,腊月二十三拜灶神,“二十四扫屋”,二十五至二十八置办年货,二十九祭祖,放鞭炮,吃年夜饭,守岁。大年初一穿新衣,交压岁钱。直到正月十六,这一年才告一段落。

十多岁的孙辈对这些习俗有着清晰的认识,有的看似了解,有的从未经历过。成长在“e时代”的人,在互联网上做了很多事情。科技让年俗有了新的载体,年俗从现实转向了虚拟的网络。

20年前,12岁的王伟牵着父亲的手,从家里走到年货市场,挤进人群。购买年货是中国人庆祝新年的一项重要活动。当时,中国各地的腊月市场充满了噪音和兴奋。王伟说,当时他和父亲被拥挤的人群隔开,他害怕地哭了。

2007年2月10日,已经去世的王伟坐在电脑前,上了一个购物网站,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大米、花生油、速冻水饺等。,货到付款,无需支付配送费。王伟说,网购已经失去了很多现场购买的乐趣,但网上年货种类繁多,有些是本地市场没有的。最让他满意的是,网购节省了他很多时间。

拜年的方式也在改变。很多人还记得小时候被父母带着,挨家挨户“恭喜发财,把红包拿来”。

视频拜年,邮件和贺卡,短信和彩信,博客拜年,各种网上拜年让远在咫尺的人近在咫尺,可以看到他的脸,听到他的声音。通过网络传递彼此的思念和问候,即使在10年前,这样的事情还是不可想象的。

数字时代,年俗越来越数字化。在网上,你甚至可以包虚拟饺子,燃放虚拟鞭炮。你能想到的,基本都可以在网上实现。传统春节与现代科技相融合,网络为春节增添了新的活力。

面对褪色和需要保留。

鞭炮、春联、剪纸、年画,多年来都是春节不可或缺的。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传统的春节道具逐渐式微。

年画的情况很明显。它不仅面临着市场萎缩的问题,还面临着年画艺术家的约会。天津杨柳青年画传人霍庆顺说,年画看似简单,其实分为素描、刻字、套印、绘画、装裱等几道工序。以前的艺人只要能熟练掌握其中的一两种,就可以称之为民间艺人。2003年,天津做了一次摸底调查,发现当时能熟练掌握年画的老艺术家很少。在另一个年画之乡河北省武强县,雕刻和印刷的老艺术家只有80多人,平均年龄在40岁以上。很多老艺术家在年画不景气的时候转行。

30年前的中国北方,现在家家户户都不是玻璃窗,下半截是玻璃,上半截是麻纸。为了美观,人们把剪纸贴在麻纸上,称为“窗花”。在以黄灰色为主调的北方冬季,窗花带给人们的是一种独特而美丽的风景。每年腊月二十四,撕掉旧窗花,换上新窗花,是头等大事。人们挂上窗花以示“辞旧迎新”。

和年画一样,剪纸涵盖了一切。在老艺术家的手里,剪纸包括花卉,鸟类,鱼类和昆虫,深化传说和历史故事...但就像年画的命运一样,普通人现在很难看到它,它已经成为博物馆和收藏家的最爱。

许多传统习俗正在消失。无论是年画、剪纸还是春联,都是中国“新年文化”的产物,承载着民间信仰、哲学、道德、娱乐、教育等内容。面对优秀民间文化的衰落,保护和继承、倡导和发扬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