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的论文提纲?
研究内容、对象和方法
在参考相关问卷和文献的基础上,合肥工业大学设计了《合肥工业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问卷》,问卷内容涵盖大学生毕业后去向选择、择业标准、择业地域意向、用人单位性质、择业薪酬期望、择业影响因素评价等六个方面。2003-2006年对应届本科毕业生进行了调查(见表65438+)。
在各年调查样本的选取上,考虑了毕业生的学习成绩、男女生比例、专业数量、综合素质等等。调查覆盖面广,有效问卷回收率高,各类学生比例接近现实比例,抽样合理,具有代表性,调查结果可信度高。在数据收集的时间上,综合考察了高校扩招后的第一个就业高峰年,即2003年及之后的连续三年,保证了对大学生就业取向变化趋势的调查研究具有较长的时间跨度,以增强本研究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变化趋势
综合研究2003年至2006年的调查结果,我国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出现了新的特点,就业价值取向的变化趋势有以下特点:
毕业后去向选择:考研和就业是两个主要选择。“考研热”愈演愈烈,创业意愿减弱。我校毕业生的主要选择是继续读研和就业。每年选择这两项的毕业生人数之和超过84%(如表2所示)。其中,选择就业的毕业生呈下降趋势,选择考研的则呈逐年上升趋势。选择毕业后自主创业的学生比例较低,说明大学生整体创业意识不强,创业意愿较弱。近年来,大学生“考研热”的主要原因是:一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影响和对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二是就业竞争激烈,好的职业需要优秀人才和高层次人才;第三,心理因素,相当比例的大学生为了缓解就业压力而避免立即就业。大学生创业意愿弱化的主要原因是:一是社会整体缺乏大学生创业的良好环境,包括舆论、政策保障和社会支持条件;二是高校创业教育不足,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体系不健全;三是大学生自身创业意识不强,创业能力欠缺,在校创业实践经验不够丰富。
择业标准:以个人发展理念为择业标准的毕业生占主流,以国家和社会需求为择业标准的毕业生呈上升趋势(如表3所示)。近三年来,我校83%以上的毕业生以“兼顾国家和个人发展需要”和“千方百计实现自我、选择自我”作为自己的择业标准,体现了对大学生择业标准的评价。我们仍然非常重视个人发展,特别是以“以自我为中心”作为择业标准的毕业生人数从2003年的3.9%上升到2006年的7.6%。但与此同时,也发现了另一个值得肯定的现象,那就是以“服从国家和社会需求”为择业标准的毕业生人数呈上升趋势。2006年毕业生比例为13.6%,分别比2004年和2005年提高了4.8个百分点和4.6个百分点。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已经接受了收费教育和市场化自主就业的理念,把“个人发展观”作为自己的择业标准,这既反映了大学生在择业中的务实心态,也说明大学生的择业观念发生了明显变化,个人价值取向仍呈上升趋势。因此,加强大学生择业观教育,引导毕业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是社会、高校和家庭面临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