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如何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第一,提高医患信任度和预约度

医患关系应该是和谐的。医护人员认真对待病人,病人放心,他们的生命健康寄托在医生身上。作为一名运用专业知识为患者服务的医护人员,只有患者信任他,他们才能发挥看家本领,才有信心挑战高难度的治疗方法。作为一个有期待有希望的患者,只有传递自己的信任,才能更好的配合医生的诊疗,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同时,构建相互信任、相互负责的医患关系,需要双方设身处地,增进相互理解。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生在诊疗中需要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和问题,更加重视心理指导和心理治疗。另一方面,医生超负荷工作,竞争激烈,还要承担一定的职业风险。另外,患者和社会对医护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医生也希望患者和家属能从心理上理解和支持他们的工作,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第二,加强医患沟通

医患沟通是建立和谐关系的前提。医患沟通是为了医学理解而进行的信息传递过程,是为了患者的健康需求而进行的。它使医患双方能够充分有效地表达对医疗活动的理解、愿望和要求。良好的医患沟通有助于医务人员调整自身和患者的医疗观念,也有助于医患双方正确理解对方,协调关系,保证医疗活动的顺利进行。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医生和患者在医疗活动中的角色是不对称的,尤其是在对医学的理解和相关知识的占有上。同样,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患者对医疗活动的理解和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是不同的。这些优缺点和不同要求影响了医患之间的沟通。因此,作为一名医务人员,我们应该及时了解和满足患者对被理解、被重视和被尊重的需求。同时也要掌握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期望、各医疗环节的疑惑、对医疗服务的感受和医疗服务需求的关键点,了解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和疾病治疗效果。

第三,尊重医学

医疗行为是一个高风险的工作,医学还有很多未知的领域,患者自身也存在相当大的个体差异。医患双方都要遵循医学科学的客观规律。医务人员应当严格按照医学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诊断和治疗疾病,决不能违背科学的客观规律;患者要充分信任医护人员,千万不要隐瞒病情相关信息或故意刁难医生。事实上,相当一部分患者的死亡、残疾和功能障碍并不是由于医护人员的疏忽造成的,而是由于不可预测、不可避免的并发症造成的,是完全没有预料到的。医疗事故的不可预测性,有时可能会导致实际治疗效果与患者预期的偏差。比如现在的冠状动脉搭桥术死亡率是1%。这种不幸的发生率虽然不高,但对于某个患者一旦遇到,就是100%。医疗损害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不可逆性。一旦患者或家属不能理解这种情况,不能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对待疾病的发展和治疗过程,无疑会对医生产生愤怒,导致医患矛盾。同时,医生也要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自主权,让患者获得更多的医疗信息,给患者更多自主的机会,这才是未来医患关系的立足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