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书里有拓跋鲜卑汉化的内容?

关于什么书载有拓跋鲜卑汉化的问题,答案如下:从西郊到南郊: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以极端手段将都城从平城迁至洛阳,投身汉化运动,完成了祭天仪式从“西郊”到“南郊”的转变,使游牧习俗逐渐崇尚中国风。在北魏史的研究中,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一直为史家所重视。北魏迁都三十年后,北疆爆发“六镇之乱”,北魏开始衰落。可以说,孝文帝热心推动的改革改变了中世纪历史的走向。在最近出版的《从西郊到南郊》一书中,作者通过考古和文献探讨了拓跋鲜卑早期历史中的一些问题。从西郊到南郊,作者从尕仙洞鲜卑石室的发现入手,对北魏内部势力进行了细分,创造性地提出了“代人集团”这一重要概念,指出其占据了北魏政权的核心地位,进而用统计的方法揭示了改革前后各种势力的兴衰。在谈孝道改革之前,笔者先回顾一下开化皇太后的崛起之路和执政手段。她推行的俸禄制、三长制、均田制,为孝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关于孝的改革,作者对人有细致的了解,敏锐地把握了以节日为代表的礼制改革,着力探讨了北魏孝与政治的关系。

《从西郊到南郊》收录了作者历年发表的9篇论文。这几篇文章的主题大同小异,都与北魏的政治文化有关,再由作者修改整理。这本书的主体由七章和一个导言组成。绪论,第一章“皇室十姓”与“人”,第二章“拓跋卫的国家基础”是对北魏统治集团形成与结构的系统分析。第三章“文明的崛起”和第四章“文明的变革”是对文明太后的研究。第五章“国家祭祀改革”,着重从礼制角度分析孝文帝的汉化措施及其后果。第六章“民爵与民心所向”的主题是孝文帝改革中的“赐民爵”政策。第七章北魏的孝与政治,论述了孝文化措施中与孝观念相关的方面。

台湾省立大学历史系教授陈阮水对这本书的评价是:“乐康对拓跋珪政权结构的分析相当成功。最重要的优点是它有整体观,能铸概念和用概念解释关键问题,有扎实的实证基础...作者对北魏礼乐孝的论述,不仅是北朝史的突破,对研究其他时代的学者也应该有所启发。”

乐康(1950—2007)大学就读于东海大学历史系。1973入台湾省立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班,师从傅乐成。65438-0978进入耶鲁大学历史系,65438-0983博士毕业。此后长期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作品有《从西郊到南郊》、《佛教与素食》等。还担任新桥翻译丛书主编,与妻子简惠美合作翻译了马克斯·韦伯的十余部作品。

北魏的权力核心——“岱仁集团”

“西郊”和“南郊”指的是两个不同的民族节日——“西郊”是拓跋人的神圣仪式,代表着北亚草原的一种游牧文化;“南郊”是汉代国家祭祀仪式的核心,也是祭天的仪式。从西郊到南郊,意味着游牧习俗向中国风转变。

作者乐康在序言中说:“在北魏史的研究领域中,孝文帝迁都与汉化无疑是关注的焦点,这一点尤其为中国史学界所津津乐道。孝文帝努力汉化,当然是不争的历史事实。然而,历史学家在研究这一话题时,大多强调拓跋人汉化的必然性和正确性,自觉不自觉地似乎忽略了当孝文帝开始推行他的汉化政策,特别是迁都洛阳时,北魏的国家局势正处于如火如荼的发展之中。然而,就在孝文帝迁都洛阳30年后,北疆爆发了‘六镇之乱’,北魏帝国的丧钟从此敲响。从某种角度来说,迁都和孝文帝热心推动的汉化运动间接导致了帝国的崩溃。”

研究汉化运动与北魏帝国解体的关系是作者的消遣兴趣,而从西郊到南郊恰恰是他要回答的问题。“在本书中,我不仅分析了孝文帝汉化运动背后的客观形势和压力,还重点分析了他的个人意志在整个过程中的作用。另外,我也试图从反对者的角度去理解他们反对汉化的原因——姑且称之为保守一代吧。”

拓跋鲜卑崛起于大漠南方,统一华北的权力基础是什么?这种权力基础在北魏历史上,尤其是孝文帝迁都和国内改革之后是如何变化的?这是北魏历史中的核心问题,历来为学者所关注。

《从西郊到南郊》讨论这组问题,其特点是回避细节考证,重在重构综合图像。作者的主要结论是,北魏的权力核心是“世代集团”。这个群体形成于四、五世纪之交的平城(今山西大同)及其邻近地区。398年,道武帝拓跋珪称帝,定都平城。大约在这个时候,他解散了拓跋部,让大部分拓跋部定居在平城附近,同时又迁入了大量其他的人。这是代代集团形成的关键契机。这一群体的成员来源复杂,但以北亚游牧民族为主,也有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如高丽和土赫)。这些成员失去了部落生活的支撑,在华北也没有其他根据地,拓跋珪国家基础所在的戴云地区成了他们唯一的家——他们社会认同的核心对象。

北魏中央的政治和军事权力几乎完全掌握在几代人手中。除了这个群体之外,中原士绅和领导人民的土司在北魏政权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像代代集团一样,大多数领导人来自北亚的游牧民族。不同的是,他们还有部落组织,很多部落分散在平城之外,与中央政府的关系稀疏。此外,这本书还提出了“镇人”的概念。由于北魏的解体直接源于“六镇之乱”,北齐和北周的建立主要是以六镇为基础的,国内外学者一直研究军镇和镇民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作者的主要观点是,根据现有资料,镇人的来源多为世代相传,但实际情况可能更加多样。这本书认为,北方城镇的人们在长期的边塞生活和魏末的动乱中,发展出了* * *意识,成为冲击北朝政局的一支重要的独立力量。

孝文帝在中国的改革

《从西郊到南郊》的另一个主题是孝文帝的语文改革。在这场讨论中,乐康很少关注诸如改姓、定姓、禁胡夫胡语等众所周知的词语,而是把重点放在礼仪和孝道的问题上。

“孝文帝的汉化措施包含了相当彻底的礼制改革。他在这方面的行动主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加强中原体系中的祭祀仪式,二是废除杂祀,包括鲜卑的旧祀。拓跋魏建国之后,北亚的旧习俗仍然在官方仪式中占据重要地位。例如,四月的西郊祭天、五月五日的盛宴、七月七日的盛宴,以及九月和十月之交的邓白山东庙会都是明显的例子。孝文帝上台后,一方面制定了中原制度的礼制,另一方面降低了北亚旧礼制的重要性。493年他迁都洛阳后,放弃了西郊的祭天仪式,次年改为南郊。短期来看,肖文的措施不太成功。要求皇帝参加的节日自然立即被废除,但北亚的其他旧习俗可能会继续流行。他的礼制改革和孝文的其他中国措施一样,明显增加了很多胡人对中央政府的文化疏离感。”陈若水在《评西郊到南郊的消遣》一文中谈到过。

孝文帝在位期间,也在北魏皇帝中推行孝道观念,试图推广汉式家庭礼仪制度。他的具体行动包括将《孝经》翻译成鲜卑语,讨论祠堂名称,实行五服制,在族内尊老。这些措施显然对拓跋贵族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如小明帝孝昌二年(526年)六月,钦差易龙虎丧父,指挥皇军的皇族成员元稹将郑玄三年丧期解读为七月,认为易龙虎丧期未满,决定依法处以五年监禁的重刑。此事还得到了汉族大臣崔弘的辩护。可见部分鲜卑贵族对儒家思想中所蕴含的礼仪有着非常执着的信仰。另一方面,乐康也认为孝文帝实行五服制可能会导致皇族的解体。因为一旦五服制度被严格执行,许多传统上被视为皇族成员的贵族就被排除在宗室五服制度之外,不能参加宗庙仪式。作者研究北魏文化问题的一个主要论点显然是,孝文帝的许多行为是与大多数北亚胡人的感情和习俗相违背的,他正在进行极其激烈的变革。孝迁都和汉化后来引起混乱,可以说是有其原因的。

这本书论述了北魏中国改革中的礼仪、孝道和家庭礼仪,具有深刻的学术意义。这不仅是因为过去相关研究的稀缺,更重要的是,这些都是民族关系中的核心问题。

“文化是民族关系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普遍公认的常识。然而,以往学者在讨论传统中国非汉族的历史和民族关系时,很少涉及信仰、价值观、情感乃至行为规范的问题。这固然与材料零散有关,但我个人怀疑低估了上述问题的重要性可能也是原因之一。从当代对民族主义的研究中我们知道,民族冲突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民族群体希望用政治权力保护自己的文化而引起的。在没有民族主义意识的古代东亚,人们不会想到以独立或民族分裂的方式来维持自己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然而,民族接触和文化冲突确实是中国历史上常见的情况。里面的人有哪些经历和感受?这些情况怎么处理?非汉族人为保存自己的文化和身份做了哪些努力?谁通常主张加入主流文化?他们的动机和后果是什么?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作者对北魏礼仪与孝道的论述,不仅是北魏史的一个突破,也应该对其他时代的学者有所启发。”陈若水在《评《从西郊到南郊的消遣》一文中写道。谢谢,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