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2000字左右

《西游记》中的古代神话和人物

一、中国古代神话

神话,是什么?是古人对自然和文化现象的认识和想象的故事。它是人类早期无意识的艺术创造。神话不是对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由于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无法科学地解释世界的起源和变化,自然现象和原始社会文化生活,在他们贫乏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借助想象和幻想,将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神话创作与古代人民为生存而斗争、与自然力斗争的活动紧密结合,与古代生活和历史密切相关,往往表现了古代人民与自然力的斗争和提高自身能力的愿望。马克思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并借助想象来征服、支配和形象化自然力。”神话是“由人们的幻想以一种无意识的艺术方式加工而成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神话起源于原始氏族社会,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不断被创造和发展。新石器时代中后期,母系氏族公社发展到鼎盛时期,出现了许多女性神话人物,如女娲、西王母等。宗法社会建立后,男性神话人物的形象出现在原始神话中,在众多神话人物中,有相应的世代和谱系。世代和谱系的出现,为后续神话体系的出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基础。

神话充满了神奇的幻想,给古人的认识和世间万物的生长变化蒙上了一层奇异的色彩。神话人物大多也具有超人的力量,是根据原始人自身的形象、生产情况、对自然力的认识以及提高自身能力的要求而想象出来的,也为以后的神话小说创作开了一个好头。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虽然神话中的英雄(神)往往是人类奇迹的创造者,但他们也常常遭遇挫折和厄运。比如《西游记》里的玉帝,在和《孙悟空与西游记》里的如来斗法的时候,是这样说的:“...他(玉皇大帝)从小修行,历经1550劫。每129600年。..... "如来所说的,恰恰说明了玉皇大帝虽然是天庭的统治者,但也吃了不少苦。所以这体现了神话幻想的现实约束,有一种先苦后甜的思想。

原始神话是人类童年时期独特历史条件的产物,是原始人认识自然和社会的一种形式。它反映了人类早期的思维活动。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人类智力的高度发展,原始神话一般不再产生,而出现了一些以神话为基础的文学作品及其表现形式。

早在公元前的先秦古籍中,如《山海经》、《左传》、《国语》、《楚辞》、《石绿春秋》等,就已经记载了许多神话。两汉三国时期,《淮南子》、《史记》、《汉书》、《吴越春秋》等多有古典神话记载,魏晋六朝时期还有《搜姬神》、《亦舒纪》等。其中《山海经》的神话最为丰富,接近古代神话的原貌。

中国的古代神话历史悠久,不仅记载早,而且很多古代神话还在民间口头流传,尤其是在中原地区。中国一些著名的古代神话,如大禹、黄帝、女娲、伏羲、盘古、夸父等,至今仍在河南等地口头流传。还有关于舜、蚩尤、后羿、齐的神话,至今仍在河南、河北及南方一些省份流传。由于流传时间较长,这些神话在具体情节上与古代文献记载的有所不同,变异较多。这些至今仍在流传的神话,经过演变,自然与最初的古典神话有所不同,但可以佐证和补贴文献中记载的材料,这对研究中国神话,特别是弄清神话发展的古今形态,确实是有益的。

第二,神话和小说

神话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较早影响中国各种文学创作的体裁。其题材内容和神化人物对历代文学创作和民族史诗的形成产生了诸多影响,尤其是其对自然事物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写作方法,与后世作家艺术虚构和浪漫主义写作方法的形成有着直接的源头关系。其口头叙事形式也成为小说等叙事文学体裁的先例。许多神话直接为作家和艺术家提供了创作题材,一些著名的神话也成为民间经常引用的典故。所以有神话是“小说之祖”的说法。明代胡应麟说:《山海经》是“古今奇言之祖”;也认为同时出现在神话和巫术氛围中的冀中锁钥,应该在庄和列之前。《舒曦传》云:各国梦卜妖魔,著书盖今小说之祖。

中国神话在其影响小说的过程中,也是一个历史的、宗教的过程。神话人物在小说创作中往往被纳入帝王谱系和宗教谱系。比如《西游记》中,玉皇大帝作为天的统治者,统治着天、地、鬼的世俗世界,类似于人间的皇帝;太上老君是道教的始祖。在管理上,他不隶属于玉帝,但与玉帝关系密切,相呼应,充当国师。如来等西方诸佛,远离朝廷,负责思想教育一切众生。这是以朝廷为核心,佛道为辅的神仙结构。

三、《西游记》中的神话和人物

(一)《西游记》对一些人物的再创造。

上面我们说了,神话对小说的产生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所以神话对中国文学史上的鬼小说代表作《西游记》也有一定的影响。下面具体分析一下它对《西游记》中一些人物塑造的影响。

《西游记》是一部著名的鬼故事小说,整本书就是一串大大小小的神话故事,贯穿着向西方学习的主线。就这些神话的处理而言,有的只是略提名字,因为很少或根本没有接触佛经的故事,或者写出来后与佛经的故事不协调,所以只是一带而过。比如第一次《灵根生殖力源于养心大道命》中提到“盘古开天之感,黄三治天下,五帝总结天下分为四大洲:……”。

还有一种是,虽然原著神话中的人物在书中多次出现,但并没有像传说或某些文字中描述的那样发生变化。比如西王母的描写,就大大改变了《西游记》中西王母的形象。早期的西王母是一个凶猛、残忍、半兽半人的怪物。她原本的形象是人面虎牙豹尾,生活环境极其危险。危险的环境造就的丑陋恶毒的女神给这个世界带来了无尽的灾难。自汉代以来,西王母的形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西游记》中的西王母继承了这种变化。她住在美丽的瑶池;在蟠桃园里,我们种下了能延年益寿、长生不老的桃子:三千年煮一次的人成仙了,但体质却轻了;六千年做一次饭的人,吃了夏菊就复活长生不老;9000年做一次饭的人,活得和世界和日月一样长。这些都是受汉朝转型时期西王母有权管理长生不老药的影响。

但个别原始神话中的一些人物,根据取经的需要,名字被夸大了,但这些被渲染的神话,并没有用任何其他文字记载,也没有口头流传下来,如93年至95年玉兔成为天竺国公主的故事。在《西游记》之前的一些神话中,兔子只是一种神奇的兔子,但在《西游记》中,它被写得超凡脱俗,善于幻化美女,有人的世俗欲望“充满激情和欢乐”。就连它的杵也被带到了天竺,成为它的护身兵器,被形容为“一金光四相,无灵三元”的宝物。

在《西游记》中,我们也应该看到,很多阻碍唐僧西天取经的妖怪,大多是由猛兽演变而来,受自然神话的影响。八十一难中,这些困难的制造者大多是由野生动物变来的。比如第十三届,唐僧曾经遇到过野牛精,熊精,虎精,拉开了取经路上遇到各种妖怪的序幕。有些怪物是由其他动物或植物组成的。如通天河遇到的鲤鱼精;在荆棘岭遇到的几个恶魔是由刺柏、柏树、松树、竹子、冯丹等植物变来的。这些不同的变化与现实相似。各种野生动物都很凶残,吃人,而植物就优雅多了。

(二)神话与《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

随着时间的发展和人们审美意识形态的变化,创世神话和自然力神话已经失去了地位或降低了品位,取而代之的是描绘鸟兽虫鱼的神话。“并受到张辉小说成就和心学、禅宗、内丹等宗教思潮的启发,作品增强了对神灵人格及其内在生命力的探索,从而成为描绘人格神灵和生命力的神话文化结构。”(2)《西游记》中,作者主要是通过对个别神话人物的描写来组织故事,但对这些人格神的描写是围绕取经这样一个伟大的事业来展开的。

孙悟空是《西游记》的主要人物之一。书中的孙悟空形象受到了唐代《杜悦经》中吴传说的影响。大禹治水时埋葬的淮河水神,依附于洪水神话。《西游记》中大禹治水的故事,只是他能在东海龙宫留下一块“镇海宝铁”,它就成了孙悟空手中的武器。在这里,古老的洪水神话被降格,依附于孙悟空的神话。此外,孙悟空的“帝王轮流做,明年来我家”的思想,与* * *工争帝、兴天与帝争神的叛逆思想有相通之处,是这些神话在后世的版本。

孙悟空人格中的天、林、地的错综复杂,以及神性、兽性、人性的融合,不仅仅表现在日常行为中。比如他偷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后,变成一个两尺长的小人睡在茂密的枝叶里,偷老君葫芦里的金丹,“像吃炒豆一样”;而且表现在他与佛的斗法上,在险象环生的斗法中没有改变猴子的脾气,猴子的算计,猴子的狭隘,猴子的潇洒。平顶山莲花洞之灾,孙悟空时隔二十回,在太上老君面前遇到金炉童子和银炉童子,成了金角王、银角王,偷走了这个金葫芦。在这种时候,孙悟空没有像炒豆角一样吃仙丹的骄傲,但只要一答出名字,就会被吸进葫芦里,变成脓汁。他让天帝闭天半个小时,拔一根头发,装成“葫芦”骗婴儿。被妖魔俘虏后,即使改名为“孙猴子”“孙猴子”,也难逃被吸进葫芦里的命运。后来假葫芦终于换成了一根头发,声称手里的真葫芦是男的,妖是女的,弄得妖踉跄了一下,捶着胸说:“天啊!就说世界不会变!这样的宝宝也怕老公。女的见了男的都不敢装!”猴神的心机和狭隘,在这场生死搏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也是“装葫芦”、“当孙子”、“当孙子”、“宝宝怕老公”。它把激烈的战斗当成游戏,幻想着举重若轻,在不可思议的神话变化中渗透着浓浓的民间幽默。

西游记的另一个主要人物形象是猪八戒,这也是一个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形象。他个性鲜明,优缺点突出:勤劳、朴实、自私、狡猾。他有自己的特点,当然作为猪,他贪吃,吃得像水桶。猪八戒的暴食也给他们的佛门队伍带来了一定的灾难。比如偷人参果就是典型的例子。猪八戒除了贪吃,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贪财。回到第三十八回,孙悟空为了打捞玻璃井里的无极大帝尸体,哄他偷了妖精的宝贝,而此时他也在宝贝上和孙悟空讨价还价。同时他自己也有了钱,但是一下子就被孙悟空没收了。比起“贪”字,猪八戒更贪“色”。中国古代传说中,有黑猪好色的说法。取经途中,所有涉及男女的情节,大多与猪八戒有关。他本是天庭的华盖大统领,只是因为猥亵嫦娥而被逐出天庭,然而他皈依佛门后,并没有改变好色的恶习。

写神、重视个性的倾向,深刻影响了四大弟子的组合结构。作为一种个性的神话文化,取经这种群体结构最有活力的地方在于四个群体的不同特点和优势互补。他们之间隐藏着矛盾,却能在相互牵制中合作到底。观音菩萨奉命从西天到长安,在千山万水之中挑了这四人一骑。你为什么选择这些?这是有原因的,也许他们是取经群体的最佳组合。原因是:孙悟空被选中是因为看中了他的“战争”。在漫长的取经路上,隐藏着许多危机。有了这样一个善战的男人,唐僧可以更好的保证去西天;猪八戒以常人的愚勇之力,充当了一个使者,一路挑着担子取经。遇到一些长满荆棘的地方,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开道,这对农民来说确实有点傻。沙僧给我们的形象是一个憨厚的人。他不仅是降魔的好帮手,还善于处理、安抚、调解师兄们的矛盾。他是整个团队中不可或缺的润滑剂和凝聚力。此外,我们还应该看到,由于后两者在降级前或降级后都与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也与不擅长水战的行者有着密切的互补关系。比如拯救无极王,争夺通天河鲤鱼精的时候,八戒或者沙僧充当了深水炸弹。

四。摘要

神话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对中国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在推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神话往往在文学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成为作品情节的中心;同时,神话在作品中的合理运用,对文学的艺术性很有帮助。

《西游记》是我国历史上的一部奇葩,它富含神话因素,以人格神的神奇形象贯穿其中,在游戏式的写作内容中体现了丰富的哲理。是神话小说的大器晚成,是神话小说创作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