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种文本解读策略

策略一:裸眼阅读

通俗地说,就是直接面对文字。语文文本解读实践课程说:要尽可能地“遗忘”或“暂停”阅读知识、技能和经验,用全部感官拥抱和面对文本,真实地触摸文本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获得文本所呈现的原始信息,珍惜原始信息带给读者的第一感觉。老师告诉我们:直面课文,要慢慢读,一个字一个字盯着看,不贪多,不求快,要“埋头苦读,紧盯着你读的字”,时刻保持高度的敏感和警惕,就像林黛玉进了贾家一样。只有当你敏感和警觉的时候,你才能做到别人没见过的,别人没做过的。

策略二:基于体式

王荣生先生主张根据课文风格确定教学内容。所谓“文体”,通俗来说就是一种体裁。在统编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出现了以下文体:童话、寓言、童谣、古诗、儿童诗、故事、记叙文、说明文、间断文、议论文等。解读可以从三个方面切入。

第一,文体内容。每个姿势都有其特定的内容。诗歌是用点缀的意象抒情,散文是用场景和事件抒情,小说是用完整的故事关照社会。诗歌写的是一瞬间的情感,散文是生活片段的感受和感悟,小说通过一个完整的故事表达一种寄寓。

第二,文体思维。每个姿势都有不同的思维特点。小说的虚构与通融,散文的真假,诗歌的联想、想象与变异。当我们解读文本时,我们可以遵循不同的思维方式进行深入思考和解读。

第三,风格和形式。不同的风格在结构、语言、技法上有不同的风格。比如诗歌有强烈的情感,注重文字的推敲;散文意境的呈现;小说对事件的叙述注重对人物的刻画。

解读文本时,不仅要注意文体的特征,还要找到文本的“这一个”。

策略三:抓结构

把握结构是语篇理解的重要策略。一般来说,语篇结构涉及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表层结构。一般来说是指文本的线索与语境、层次与段落、过渡与指称。第二个层次是深层结构。往往涉及到语言背后的思维方式、文学母题、神话原型。比如《普罗米修斯》的结构就是:出现困境——挑战困境——解决困境。第三个层次是先验结构。属于文本的形而上层面,比深层的组织更抽象,包括美学、宗教、信仰,这是文本的最高层面。(第三关我不太懂)

策略四:分析矛盾

分析矛盾是文本解读最基本、最重要、最核心的策略。陈思和先生在《中国当代名著十五讲》中说:“文本细读是一种能力,它能帮助你在阅读文学名著时,通过文字或文学意象,直达作品隐藏的本质。”怎样才能做到“作品的隐藏本质”?孙绍振先生说:“如果你想理解艺术,你不能被动地接受它,还原它。如果有矛盾,可以进入分析,主动出击。”这段话总结成一个术语:分析矛盾。分析矛盾就是要把握矛盾、对立和统一的两面。读一篇课文,要学会提炼、比较、还原矛盾。比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现实与虚幻的矛盾。

策略五:情境还原?

文本解读的过程是还原语境,进一步探索意义,构建读者自身理解的过程。语境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语境、情景语境和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从微观层面解读文本,要注意关键词在语境中的具体含义,即信息价值;从情景语境来看,需要传递文本的交际价值,如时代背景、作者意图、创作动机,即“知人论世”。从社会历史文化的角度看,要注意文本所反映的生活状况、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状况所带来的认知价值。

策略6:润色语言

张志公先生说:“语文课就是带领学生在课文中来回走。”从语言出发,到思想感情,再回到语言,这是一个来回。比如雪中的小画家,为什么不是“狗画梅花,鸡画竹叶?”如果你把它倒过来,你会发现这首儿歌不押韵。打磨语言是一个不断分析、咀嚼、鉴赏的过程。当我们仔细阅读一篇文章时,我们不仅要注意内容、思想和情感,还要注意语言本身。因为不同的语言表达不同的意思,节奏和精神。细读课文,就是从语言出发,最终回到语言。这个过程是一个不断打磨语言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搅动诗意的过程。只有打磨语言,才能让语文的独特作用真正落到我们的课堂上。

策略7:文化意识

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首先提出的。他认为,所谓文化自觉,就是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内的人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对其发展过程和未来有充分的了解。换句话说,就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思、自我创造。例如,当我们研究中国古典音乐《博雅古琴》时,我们可以从文化意识的角度出发。除了了解这个故事,还要了解知音文化。小学生学文言文,不在于实用性,而在于文化。小学文言文教学应致力于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思和自我创造。

策略八:观察自己。

《切断自己》适合你,你要紧密实践自己,贴近自己的实际;“体察”就是深入的体验、了解、感受。“自我观察”是在文本和读者的经验之间建立一种联系。读者可以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积累,对文本进行创造性的“填充”和想象,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从而实现文本的价值。“观察自己”不仅仅是获取知识,了解道理,更重要的是把读书的体会真正落实到自身行动和思想境界的提升上,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策略9:互文参照

所谓互文参照,是指我们可以将目前正在解读的文章与已经阅读过的、与原文有一定关联的文本进行参照,在联想比较中获得灵感。互文性阅读的终极价值取向是促进对原文的理解,所以在操作过程中要找到互文文本内容与情感表达的平衡点,可以是主题、原型、结构、同一作者的文章、人物等等。比如教《少年跑者之地》可以带入《故乡》中的《中年跑者之地》,丰富人物形象,多角度认识作者,感知作者的写作目的,用灵魂唤醒日益麻木的人们!

策略10:回归过程

回归课程就是把文本解读当成五方会谈。围绕文本,教师、学生、编辑、作者相互干预,相互制约。会谈的五方在文本解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文字决定了教学内容的背景颜色。语文教学内容可分为核心圈、辐射圈和外围圈。核心圈的教学内容是文本中最有价值的中国因素;辐射圈的教学内容是以课文为载体的多语言元素;外圈的教学内容是教师个人创造的。但是和教材有一定的联系。完整的教学内容应由核心圈、辐射圈和外围圈组成。

作者是教学内容的背景。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创作背景、生活经历、性格特征等。,可能成为我们选择文本语言因素、判断语言价值的参照系。

学生决定教学内容的最近发展领域。学习情境是教学内容的逻辑起点,学生的认知潜能是教学内容的逻辑终点,起点和终点之间是教学的有效区间——最近发展区。

编辑为教学内容提供了课程依据。你为什么选择这篇文章?这篇课文在本单元中承担什么任务?背后的考量都体现了编辑的课程思路和意图。

教师天然扮演着教学内容创造者的角色。能够总结以上四个方面,并创造出合适的教学内容的,是老师。五方会谈的灵魂是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