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阳梨引种
莱阳梨是一种你可能不太了解的水果。那么你对这种水果的味道和用途了解多少呢?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莱阳梨的介绍,欢迎大家参考。
莱阳梨简介1莱阳梨又名河马小厨师梨,为核果类,蔷薇科,梨属,落叶乔木,是白梨四大经济栽培梨之一的优良品种。是山东省莱阳市的特产。2009年被列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种植栽培历史已有400多年。
康熙版《莱阳县志》对地方梨品种的记载中并未提及该品种。说明莱阳梨种植较早,但在清初并未引起重视。到了民国时期,莱阳梨越来越出名。如山东通志记载“浮山梨最多,莱阳最好”,莱阳县志记载莱阳梨“果中之冠”,贩运到烟台、青岛、济南,甚至现在的北京、天津、辽宁、上海、广东等地。
下面分四个部分来介绍和分析莱阳梨的品种现状。
(一)物种特征
一、莱阳梨的外部特征,果形倒椭圆形,头粗尾细,花萼凹褐色。果实巨大,果梗向四周或一侧凸起,果梗略斜或直。它褐色的花萼是它独特的掐花管理工艺造成的,不是自然形成的。二是果皮绿色或黄绿色,表面粗糙,有褐色锈斑,果点大而密。第三是内在特征。果肉细嫩致密,石细胞少,汁液丰富,口感脆甜。
(2)化学和组织特征
莱阳梨产于油沙地,沙土含云母多,对光有很强的反射性。梨树可以充分进行光合作用,从而产生大量的有机物和多糖。莱阳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昼夜温差大,夜间低温使糖分难以消耗,加速了梨果实糖分的积累。同时,白天的高温有利于水果中酸的‘代谢分解’,所以水果中的酸度较低。所以它的第一个化学特征就是含糖量高,平均约12%,比普通梨高2%-3%。据中科院测定,莱阳梨含糖量最高可达17.7%。第二个特点是酸度小,只有0.13%-0.15%。油砂的细砂土壤中含有大量腐殖质,土质疏松,渗透性好。《莱阳县志》记载河流交汇处的沙地是“沙地广阔,含衰草。”因此,莱阳梨含有蛋白质、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烟酸和胡萝卜素,以及苹果酸、柠檬酸等有机酸和果酸。还富含17种氨基酸,包括人体所需的10多种氨基酸。河流上游的冲刷带来了大量的矿物质,所以含有铁、钙、镁、锌、磷、硼等微量元素。
梨品种中,果肉中石细胞的多少对梨的品质影响很大,以石细胞少最为重要。莱阳梨的组织特点是石细胞少,石细胞直径小于150微米,肉质较好。根据莱阳农学院(1978)的研究,梨果肉细胞有两种,即簇周细胞和簇间细胞。梨果肉中,串周围细胞短或长短不一,串间细胞大而多,所以果实细腻多汁。研究表明,莱阳梨具有这种组织特征。
(3)质量检验
含糖量是莱阳梨果实品质的重要指标,果实硬度也是果实品质的组成成分之一。
根据《中国果蔬杂志》2016发表的论文《适时采收对莱阳梨品质的影响》,实验检测方法主要有三种:测定含糖量、测定硬度、测定重量。表1为莱阳梨从14年9月到10年10月30日含糖量的变化。可以明显看出,含糖量在10年10月23日达到峰值。表2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呈下降趋势,表3显示莱阳梨的重量在增加。
据此,莱阳梨的含糖量最高是在10的6月中下旬,其含糖量可达13%~15%,这一时期果实达到了最佳风味。如果综合考虑口感和贮藏效果,最佳采收时间为10开始至中期。从单果重来看,65438+10月中旬莱阳梨单果重可达450g,连续成熟后莱阳梨单果重可达500g以上。虽然重量越来越大,但成熟果实的重量增加较少。因此,根据本文的三种品质检验方法,可以确定莱阳梨在适宜成熟期适宜采收,运输后可以出售;在成熟期达到最佳食用风味品质。
(四)烹饪加工和利用的现状
莱阳梨不仅是一种美味的鲜果,而且还有许多烹饪和加工方法。可制成梨干、梨脯、梨酱、糖水梨罐头,以及小规模加工酒和醋。上市的知名产品主要是梨汁和梨膏。
以上是一些比较小的烹饪方法。
这是生产莱阳梨汁的两个著名品牌“丽润堂”和“一品堂”。
莱阳梨2号产品特点介绍
莱阳梨的果皮黄绿色,粗糙,有褐色锈斑。果形头粗尾细,花萼凹陷。表面上看,并不美观,但剥开后,握着又粗又硬的果梗,就像一个乳白色的雪饼。其肉质细嫩,多汁香甜,口感脆甜。风味独特,是梨中的上品。
莱阳梨略呈深绿色,上面有褐色斑点,形状为椭圆形。只有几亩正宗的莱阳梨,又名香梨,产于莱阳五龙河两岸,酥脆多汁。如果不小心掉了,会像水一样爆裂,解渴解暑。
莱阳梨果皮黄绿色,粗糙有黑点,果形头粗尾细,表面不美观。但剥皮后握着又粗又硬的果梗,肉嫩甜脆可口,别有风味。
原产地环境
莱阳梨之所以是梨中极品,是因为它生长的自然环境。莱阳梨主要产于五龙江流域,莱阳有五大河流,即清水河、磨水河、富水河、仙河、白龙江。这五条河在赵王庄五龙河口汇合。它已经沉积成一大片含油砂。这种细砂土壤含有大量的腐殖质、云母,土质疏松,渗透性好,对光的反射性强。因此,这里栽培的梨树能充分进行光合作用,而且由于气温上升快、散热快、昼夜温差大,梨树白天在光合作用中获得糖分,晚上不易消耗,加速了梨果糖分的积累。因此,莱阳梨的含糖量约为14%。
追溯历史
各种莱阳梨
《莱阳梨的传说》这个故事很受欢迎。多数学者认为,该故事起源于明末(1627),形成于清初(1658)。据《莱阳县志》记载,“相传彝族人在茌平得之”,也就是说传说之前应该有梨。据调查,在莱阳赵王庄镇吕二岗村梨园,至今仍有一棵生长了400多年的老梨树,树干依然十分粗壮,年产量近300至400公斤。
《莱阳县志》载:“县河、漳水两岸,沙土茫茫,含腐植物。”这种沙土是一种特有的棕色细沙土,含有大量的云母,松散的土块,透气性好,有利于梨树的生长,对光的反射性强,能使叶片充分进行光合作用。这种独特的自然环境是莱阳梨风味独特的主要原因。
莱阳梨据说是清代彝族人张凤青在茌平县任巡检员时培育的。他检查的时候尝了一个皮薄肉细味道鲜美的梨,然后把梨芽带回来和当地的杜梨嫁接。然而,根据新的研究,茌平历史上没有梨的种植。专家们在山东发现了黎姿梨的“五姐妹”,即青岛黎恩梨、诸城冰糖梨、藤县茶子梨、曹西安歪粗梨和平原县金香梨。都有莱阳梨的一些属性,血缘相近,但都不如莱阳梨和莱阳梨单独生活在各种梨上。
2010莱阳梨产业从业人员42400人,占全镇总人口的80%;工业增加值42390万元,占全镇生产总值的66.8%;营业收入1570万元,占全镇二、三产业营业收入的61.9%;实际纳税7800万元,占全镇税收的55.4%,对全镇财政的贡献为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