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好小学数学教研的口号

随着教育科研意识的不断深入,很多教师希望以论文的形式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根据笔者的个人经验,我认为第一次写数学论文的老师,为了尽量少走弯路,应该充分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借鉴成果,借鉴别人的研究成果,吸收消化为我所用。这是每一个研究者都在做的,也是必须要做的。毕竟一个人的精力、能力、水平都是有限的。要弥补这个“先天缺陷”,就要博采众长。就初中数学教师而言,我们涉及的范围自然应该是以初中数学的教育、教学、科研信息为主,但也要兼顾高中、小学的数学,以及计算机、物理、化学等相关学科的信息。(2)口头形式,如各种会议、讲座、交流、协商等;(3)电子形式,如互联网上的信息、光盘、软盘等。不同形式的信息各有千秋,有的权威,有的及时,有的有针对性,有的信息量大。这些信息也有不同的存储方式,主要有四种:(1)卡片,简要注明作者、主题、来源、摘要、编号和信息。(2)做好笔记,写在本子上,编一个序号目录,方便查找。记录的内容比卡片更详细,适用于更重要的信息;(3)复印:对于特别重要、篇幅较长的文章,可以全文复印,复印件应使用相同尺寸的复印纸,不同尺寸的原件等比例缩放,便于装订、整理、编目;(4)保存,即鉴于电子信息的特殊性,将其复制到微机硬盘或软盘上进行保存的一种方式。如果可能的话,还可以使用录音、录像、光盘刻录等方式。从1996开始,我已经手抄了20多万字,保存了10多万字,是我教育、科研、论文写作的宝贵文献资料。它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二、材料齐全,积累论文只是教研成果的表现形式之一。有人提出“论文是从教学和科研出发”、“论文是不是在研”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如果只关注论文发表的结果,急功近利,无病呻吟,效果肯定不好。“积累”是基础,它不是来自实践经验、教训和统计。这些资料怎么找?答案就是那句老话,“处处留心就能学会”。具体来说,素材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课堂教学是教研工作的主阵地,也是最重要的素材来源,它既是教学实践的过程,也是发现问题、向学生学习的过程;(2)课后反思,及时总结每一节课的成败,以便进一步学习;(3)作业记录,从学生的作业中,不仅能发现* * * *的问题,还能提醒我们教研的改革方向,学生中也会有很多新颖的解题思路,值得老师学习;(4)考试总结:考试是对学生知识的集中测试。即使在素质教育中,考试也不能算是应试教育的“残余”。关键是如何改革考试制度和内容以适应素质教育。(5)解题分析:教师要坚持解决一定数量的数学题,这是数学的核心任务之一,这样可以激活思维,探索解题规律和命题趋势;(6)调查反馈:调查可以谈心、问卷等多种形式进行,反馈信息是不可多得的文字材料;(7)质疑结果,博采众长但不迷信。在看别人的论文时,我们有时能发现他们的不足甚至错误,所以只要理由充分,就要敢于质疑;(8)对论点的讨论。在日常讨论的过程中,观点不同的人发生激烈的争论是常有的事,这往往加深了他们对问题的理解;(9)灵感顿悟。其实很多自选题的素材都是在工作、学习、生活甚至睡眠中突然想到的,但这种灵感是对问题深入思考的结果。没有自觉的教研精神,灵感是不可能的。这几年,我以“教学笔记”的形式,积累了200多份45万字的材料,并进一步整理成文字。在国家级和省级报刊上发表了100多篇数学论文(或文章)170000字。其中在一些论文的素材积累上投入了大量的心血,比如《感动五年》,发表在《理科考试研究》(初中版)第10期。发表在《校园学习数学》2002年第1 ~ 2期的《方程(组)中考复习要领》一文,是根据2006年5438+0的70多道中考试题分析精选而成。三、立足实践,提炼新思路初中数学教师从事一线教学工作,最能体会到教学中的困惑和喜悦,最能体会到学生的思想感情。这些对于专门从事教育科研的专家学者和部门来说都是比较难的。正因如此,一线教师的论文大多来源于实践,实用性强,针对性鲜明,我们要充分认识这些优势,并保持发展。最近在负责河北省“创新教育”子课题“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研究工作,这也是当前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我把自己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写成论文《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常用方法》,参加了2000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初中数学教育第十届年会”论文评选,获得二等奖。比如教学中的一些“冷点”并不常见,但一旦出现就会让学生无法介入。基于此,我和李凤君老师合作写了一篇论文《如何判断毕达哥拉斯的个数》,发表在。我觉得有两点很重要:一是题材上,立意新颖,视角独特;二是时间上,意识超前,创作及时。以中考试题研究为例:河北省中考于6月22日结束,我立即从考察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角度,对当年的中考试题进行了分析。7月,我写了《注重考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2000年河北省中考数学试题评价》,发给了《中小学数学》(初中教师版)。一般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汇编资料早在6月65438+10月就公布了。通过研究,我发现1998年6月中考试题中的不等式应用题异军突起,当年考生的低得分率必将引起今后中考师生的关注。针对这种新趋势,我在6月165438+10月写了《中考不等式(组)应用题例题》。本文发表于《河北教研》(第2期,1999)。第四,写论文需要一个过程,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不可能一蹴而就。根据一般情况,提醒初学者先尝试以下两步:第一步,练习写学习指导文章。几年来,我在《学习报》、《少年智力开发报》、《初中生周刊》等报纸上发表了几十篇关于学习指导的文章。虽然这些文章一般不叫“论文”,但是这样写出来,既可以作为写作练习,也可以作为教学,还可以算是一个小的研究项目。学习指导报面向广大学生,通常用稿量大,出版速度快。其内容重点突出,简单灵活;要求稿件短小精悍,一般在1000字左右;要求与教学同步,稿件要比教学进度提前三个月发;写作也要分析用稿趋势。目前高年级稿件多,低年级稿件少,综合知识稿件多,单一知识稿件少等。目前初学者可以倾向于写“少”稿;稿子写好后,要反复修改,确保无误,再抄写或印刷。第二步,写教研论文,重点是解题方法等实践研究。不要急着写太理论化的论文。可以先探索解题技巧,再探索思维方法,再钻研素质能力,再分析命题原理,预测趋势。如果写一些理论文章,可以从教学实践中寻找适应教育发展趋势的新课题,比如《中小学数学(初中教师版)第九期》2001发表的《谈计算器的教学》一文,就是这方面的尝试。需要指出的是,一篇论文的范围并不广,但需要分析透彻,精要凝练;论文篇幅不长,大家都知道的或多或少,但适可而止。我认为,读者的阅读水平主要适合老师阅读,论文长短不一。就我发表的论文来说,短短一千字,近七千字,一般在三千字左右;与学习指导类文章相比,这类论文的格式要规范得多,但与教学同步的要求更宽松;为了提高发表率,要认真研究报刊的风格,注意新的栏目和组稿通知,对发现的问题要敢于质疑和争辩。第五,要在文外下功夫,提高自己的文外修养,文外修养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思想境界,个人修养,意志,性格。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要讲究道德,不要太注重名利,一定要信守承诺,尤其是。如果稿件多,也可以多写几篇文章供编辑选择;为了避免信件的丢失,你可以用挂号信寄手稿,有时也可以用特快专递、传真、电子邮件等。现在很多单位(甚至一些个人)利用教师急于发表论文的心理,收集各种名义的“自救论文”,要慎重对待。你不应该为了名利,写一些没有价值的文字,花钱出版。一稿多投一般是由一稿多投造成的。如果是在约定的时间内投稿,然而有的人同时给几家报社发稿子,即使知道已经被刊登和录用,也会投给另一家报社。即使有幸被反复发表,也很容易被读者看穿,无论间隔多长。这是不尊重编辑,影响报刊质量,伤害读者,降低个人声誉。更严重的是,抄袭不仅可耻,而且是违法行为。另一方面,坚持,毅力。我从1996开始积累素材,不断有意识的巩固自己的基本功。持续了一年多,直到1997,我才开始投稿。结果第三篇论文《代数评价的十种方法》发表在《理科考试研究》第六期1997,我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如果不能坚持下去,就只能半途而废。相比更多的论文作者,我还是幸运的。他们在谈到自己的写作经历时,提到自己在作品出来之前已经投稿了几十次甚至近百次,其间的酸甜苦辣和经历都是难以言表的。“失败是成功之母”和“好事多磨”在他们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以上是我对初中数学论文写作的看法,希望能给刚开始写作的朋友带来一些帮助。涉及的内容比较肤浅。想要提高论文写作,需要借鉴更多人的成功,但无论如何,个人的实践创新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