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车辆重组的文件
目前,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基本完成,中国资本市场的功能发生了重大转变,其融资功能不仅得到加强,其作为企业并购平台的作用也将进一步显现。这不仅有利于资本市场的繁荣和发展,也有利于促进国有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发挥优势和才能,进一步加强和提高核心竞争力。
推进兼并重组,发挥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
资本市场的重要功能是为融资和资源配置提供场所和机制。如果说公司上市主要是利用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那么并购主要是实现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在兼并重组过程中,有关各方通过在资本市场上争夺企业的控制权来影响资本市场的价格信号,从而引导资源的重新配置。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这种资源再分配形式已经成为现代企业获得最佳规模和最大实力的最有效途径。如果不是过分,也可以说是现代跨国公司成长扩张的时代特征。
根据英国市场研究公司公布的数据,到2006年6月20日,全球已公布的企业M&A交易额已达3.46万亿美元,创下了2000年3.33万亿美元的新纪录。在历史上最大的65,438+00次M&A活动中,有8次是在2006年宣布的。中国的M&A虽然起步较晚,但在过去的几年里已经得到了政府最高层的高度重视。200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鼓励上市公司进行有利于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市场化M&A。”我理解企业兼并重组对资源配置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微观层面看,M&A是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资产重组和产权交易活动,有利于优化股权结构,完善内部治理机制,提高增长质量,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从宏观上看,以产业政策为背景,以经济发展为目标,以优化企业核心能力为内容,M&A有利于盘活社会存量资源,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国民经济的合理布局。
从M&A的市场效果来看,M&A企业在优化提升的同时,挽救了一些弱势上市公司,特别是ST板块的上市公司,这些公司的资产质量和经营业绩得到改善,有效规避了退市风险,股东权益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
国务院国资委成立以来,通过收购兼并、重组上市、关闭破产等多种方式,积极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我们致力于发展的产权交易市场已经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2004年以来,仅北京、天津、上海三地产权交易机构转让的国有产权金额就达2570亿元,带动了其他混合所有制企业进入产权交易市场。
尊重市场规律,为企业兼并重组创造有利条件。
10多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并购重组的实践表明,要真正有效发挥并购重组在资本市场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确保企业并购重组健康、持续、有序进行,必须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加强法律、制度、规范基础建设,大力培育市场资源配置的内在机制。以下几个方面值得高度重视:
首先,我们应该致力于建立一个完善的资本市场体系。
以产权交易为核心的企业兼并重组必须借助资本市场来完成,一个规范、完善、发达的资本市场体系是有效兼并重组的必要条件。一个完善的资本市场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素:一是有一批质量好的企业,这是资本市场发展繁荣的基石。没有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企业,就不会有发展前景良好的资本市场;二是有效的市场约束和自律机制;三是严格高效的外部监管。不言而喻,与中国资本市场的现状相比,要求之间的差距是很大的。建立完善的资本市场体系需要各方面艰苦不懈的努力。
二是加快建设股权流动性充足的市场。
通过股权分置改革,临时非流通股获得了流通权。随着股权锁定期限的逐步到期,a股市场将实现全流通,这使得以市价作为上市公司并购定价的基础成为可能。因此,必须尽快完善与M&A和产权转让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产权交易市场也为非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提供了价格发现平台,是健全资本市场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加快建设统一标准、规范运作、全国联网的产权交易市场也迫在眉睫。
三是营造符合企业发展内在要求的环境。
M&A对宏观经济结构的影响来自于M&A案例的累积效应,因此必须重视M&A案例的有效实施。从现实的角度来看,无论哪种主导型并购重组,企业本身才是真正的利益主体。因此,并购既要体现投资者的意愿和利益,又要遵循企业发展的内在规律,维护企业的主体利益。那些违背企业发展规律的并购,尤其是行政主导的并购,往往成为拖累企业的包袱。因此,要鼓励和支持企业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自身条件,科学选择并购目标和方式,使并购得以有效实施。
四是推动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为了从源头上减少并购中的风险因素,除了加强外部监管外,企业内部决策风险防范机制尤为重要。因此,国务院SASAC正在积极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规范企业管理行为,推动建立科学的投资决策体系,防止企业盲目投资,通过在国有独资公司实施董事会制度试点,有效规避投资风险。在推进上市公司兼并重组中,必须高度重视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健全和完善。
规范引导,重视解决企业兼并重组中的问题
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一方面成为促进证券市场结构和功能调整的有效手段,另一方面也确实对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优化社会资源配置、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和功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由于我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市场基础设施薄弱,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并购过程中暴露出许多突出问题,需要我们研究解决。
一是企业盲目扩张比较严重,风险意识薄弱。
目前,一些企业缺乏风险意识,以盲目扩张和铺摊子为目的,将并购作为公司低成本扩张的主要方式,大量兼并不利于自身发展的企业,投资管理失控,最终导致并购失败。有的深陷破产深渊,损失巨大,教训深刻。所以在兼并重组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做强做优和做大的关系。做强做优比做大做科学重要得多。一个企业如果做强做优,是无法发展壮大的。但一味追求伟大,即使实现了,也不一定能持续发展。
二是违背市场经济原则,搞非等价交易。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的资产购买、出售和置换,确实可以快速有效地改善部分公司的财务状况。比如对于业绩不佳面临退市风险的公司,可以达到保壳的目的;对于有再融资需求的公司,可以满足发行新股的条件,最大限度发挥上市公司的融资优势。在这个利益诱惑的时候,有许多投机者在M&A进行非等价交易和重组活动。长此以往,这种违背市场经济等价交易原则的行为,必然会使交易中利益受损的一方以非正常的方式寻求利益赔偿。一些企业过于重视获得控股股东地位,通过并购将优质资产低价注入被并购方,而不注重与被并购方业务的有机结合和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成长机制的完善,导致动机和效果出现偏差。其实这并不是真正的并购重组。充其量只是利润和资产的转移。久而久之,也会让原本优质的资产失去盈利能力。
三是频繁从事草率的、习惯性的并购。
一些企业对资源重新配置的整体性、长期性和可行性缺乏足够的规划,患了企业发展的“近视症”和资源配置的“色盲症”,导致很多并购只是在短期内提升了公司业绩,没有给公司经营带来本质的改变,然后一年比一年差,甚至差到ST、退市。其他首次并购未能解决公司的根本问题。为了保全壳资源,他们寻求解决重组无法解决的问题,从而陷入了“习惯性重组病”的怪圈。据相关机构统计,此类重组已达10次左右,但仍有20余家上市公司业绩和运营能力未见实质性提升。
第四,为二级市场炒作的并购时有发生。
目前二级市场股价对并购标的有较高预期,二级市场有重组预期的上市公司股价往往短期大幅上涨。二级市场的超额利润使得一些并购偏离了并购的本义。他们不是根据公司的发展需要来决定并购的目标和策略,而是为了企业的短期利益而并购,二级市场流行什么概念就追求什么概念。这种兼并重组不仅没有优化资源配置,甚至造成了资源错配,制造了股市泡沫,留下了后患无穷的问题。
以做强做优国有企业为目标,加大中央企业兼并重组力度。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基本完成,中国证券市场的主要制度缺陷已经消除,市场的流动性大大增强,国有企业并购的重要性日益显现。面对新形势,我们将以做强做优国有企业为目标,积极支持国有企业兼并重组,促进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壮大。
一是进一步发挥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并购中的作用。
目前,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194家,总股本约3000亿股,约占国内所有上市公司总股本的22%,且大多分布在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市场影响力较大。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公司的质量和发展潜力决定了中国资本市场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完善公司治理,确保规范运作,促进业绩稳定增长,不断做强做优,既是当前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树立公众投资者信心的着力点。未来,我们将继续鼓励国有控股股东通过资产重组、联合并购、技术投入、资金支持等方式,做强做优中央企业控股的上市公司,不断增强整合市场资源的能力。
二是继续加大国企改制上市力度,为并购重组提供更好的平台。
近年来,国有企业重组、改制和上市不断增多,对优化国有资源配置,促进国有经济运行效率的提高,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神华集团、彩虹集团、网通集团、中国建材集团、中交集团、中煤集团等一批大型国有企业均已在境外成功上市,宝钢、武钢集团、鞍钢集团、中国电信也将主营业务整体上市。与此同时,当地SASAC也在促进企业资源整合、提升企业发展潜力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今后,我们将继续鼓励符合条件的大型国有企业通过境内外市场实现上市融资,在分散自身投资者、增强业务发展实力的同时,为更好更快地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并购创造有利条件。
三是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国有控股股东行为。
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国有控股股东行为,是防止企业盲目投资,有效规避并购风险的必要条件。为此,我们将按照现代产权制度的要求,继续推进中央企业董事会制度建设;通过股份制改革和引进战略投资者,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和企业决策机制科学化。此外,我们也在抓紧研究制定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国有股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努力使国有股东特别是国有控股股东的行为更加科学规范,为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注入更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