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简介。

梅早年在谷子育种的基础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小米的花很小,人工杂交很困难,但也有一定的自然杂交率。他花了两年时间观察谷子的开花习性,掌握规律。结果发现,不同的谷子品种有不同的幼苗颜色,包括红色和绿色。他利用红苗占优势的指示性状,让两个苗色不同的品种自然杂交,从而获得了5%左右的杂交结实率。该实验为谷子育种研究提供了便利,研究成果已发表在《金达农学院学报》和《美国农学杂志》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谷子作物的杂交育种方案。此后,梅还参与了郝教授主编的《作物育种学》等书籍的编撰,以及《农学论文文摘》等期刊的翻译工作,历时数年。这些著作进一步丰富了梅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基础。中国长江流域的复种指数一直很高。除稻麦两熟外,还有麦棉、麦豆、麦玉米等多种轮作方式,其中有两熟制和三熟制。这在国内外都是独一无二的典型。因此,研究小麦的早熟性以适应多熟制具有重要意义。在他的带领下,先后育成了“华东5号”、“华东6号”、“矮早”等早熟小麦品种,在生产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早熟育种的基础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很大进展。他应用阶段发育理论研究早熟,指出小麦早熟主要是为了缩短抽穗前的生长发育时间,所以加强品种的春性,减弱光周期的敏感性,是总体上提前小麦成熟的有效途径,但要进一步提前小麦的成熟,应考虑缩短抽穗后的发育进度。开花早导致籽粒形成开始早,有利于灌浆进度。实验数据表明,由于不同品种对温度的反应不同,即使在同一时间抽穗,花期也不同。因此,只有深入探索小麦后期发育的特点及其品种间的遗传差异,才能更有效地应用于早熟育种。梅通过大量资料证明,我国长江下游许多地方小麦品种的早熟性尤为突出,有些品种早熟性的遗传传递能力很强,江东门就是其中最突出的品种之一。这些品种应该是我国早熟小麦育种的重要基础材料。梅也得出结论,早熟在遗传上是显性或部分显性的,除了主基因外,还受微基因控制。因此,梅强调定向选择应在分离的世代中进行,并“早中选早”。实践证明,这对提高小麦的早熟性有明显的效果。他的上述观点对小麦早熟育种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65438-0978,梅在《中国农业科学》发表了《小麦早熟育种探讨》一文,系统阐述和总结了我国小麦早熟研究和早熟育种的主要研究成果。本文主要论证了以下五个关系:阶段发展特征与早熟的关系;物候学与早熟的关系;温度和光生态因子与早熟的关系;早熟的遗传分析及其与高产的关系。这篇文章受到作物学术界的高度赞扬。这篇文章的“编者注”指出:“这篇文章之所以值得一读,是因为它理论与实践并重,理论与丰富的育种实践相结合,育种工作有规律可循。阶段发展理论本身也因此更加充实和丰富。”实际上,本文不仅对小麦的成熟和早熟育种研究有指导作用,对其他作物也有指导作用。他的学术观点在他参与撰写和出版的《小麦育种》一书中已形成体系。新中国成立后,梅长期主持华东地区小麦育种和栽培研究,在组织和推动该地区小麦科研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认为,农业科研活动的关键任务是解决农业活动中的迫切问题,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因此,从50年代到60年代,他每年都要花三分之一的时间深入农村田间地头,找出问题所在。他走遍了江苏、安徽、山东三省。在掌握了大量农业生产的第一手资料后,他把三分之一的时间用于实验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技术途径。然后,再抽出三分之一的时间参加各种科研生产会议或参观现场。他是深入农村,结合实际,系统总结群众经验的有影响的农业科学家之一。多次受到各级政府表扬,荣获劳动模范称号。20世纪50年代初,以梅为首的华东农科所淮北工作组赴苏、皖、淮北农村,对当地小麦生产中存在的一些科技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总结,对当时小麦生产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通过这些调查并结合实验研究,撰写了11篇论文,收录在他主编的《华东农科所小麦研究资料汇编》中。这些工作至今对指导小麦生产具有借鉴意义。

梅是小麦专家,但他不以小麦论小麦,而是把小麦科研工作放在农业生产的全局中,使生产和科研紧密结合。60年代初参加江苏省农业区划研究,参与并主持了包括农作物区划在内的部门区划工作。他还利用多年的科研储备,生产实践知识的积累,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为集体完成区划研究做出了贡献。这项工作起步较早,推动了全国农业区划的研究。

梅季芳在科学研究中的态度是严谨的,他能辩证地考虑问题。他对作物栽培的研究从不孤立地看问题的一个方面,而是注意处理好“三边”关系,即综合分析作物发育、环境条件和技术措施。正是由于梅在农业科技研究中注重辩证分析方法,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迅速抓住事物的主流或本质,提出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65438—0954年安徽省苏仙县春季冻害调查就是一例。那年4月中旬,下霜了,小麦的茎叶都被晚霜冻黄坏死了。灾难很严重,人们很担心。许多干部和群众主张翻耕冻坏的麦苗,种植秋粮。梅和工作组的同志们连续几天深入田间地头,在查看了大量的田间地头后,发现同样的春霜冻害,在同一地区不同的田间地头都有不同程度的冻害。他们发现,麦苗发育过程的差异、土壤肥力的肥瘦、局部小气候等都是造成不同程度冻害的因素,而这些都与前期的栽培管理措施有关。只要不冻死所有分蘖,或者基部还有小分蘖,潜伏芽还是可以生长抽穗的。根据这些第一手资料,他提出了一个具有理论性和说服力的救灾计划。他认为,即使小麦受到一定程度的冻害,也可以立即采取适当的栽培管理和有效措施,争取一定的收成。后来的实践证明,麦田在霜后及时浇水、追肥、锄地,都能取得好收成,个别田地也超过了常年平均产量。这一补救措施为国家挽回了不少损失,皖北人民至今对此事记忆犹新,由衷钦佩。

梅关于“三边关系”的观点,为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重大问题带来了巨大的好处。比如1959年春天,气象部门发布类似1954的低温预报后,江苏省委召开全省电话会议,安排防冻救灾措施。梅作为顾问出席会议,提出江南麦苗长势旺盛,易受冻,但江南气温不会降到灾难性的低温;徐淮地区虽然气温低,但麦苗生长量小,应该不会受到影响。根据作物发育、环境条件、技术措施等综合分析,即使发生灾害,也只是点状分布,不至于造成大面积灾害。他的结论是,冻害在全省没有那么严重,但在江淮之间的部分地区,要提高警惕,果断采取各种防冻补救措施。后来发生的事情证明他的论断是正确的。这样,不仅在生产中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为防霜防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总结了许多规律性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