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在中国的学术影响有哪些?
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并于公元一世纪在中国生根。它吸收了西域和印度的新兴学说和学派的成果,并与民族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地发展,形成了汉、藏、巴利三大体系的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中国佛教。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传播范围最广、影响最深远的思想运动和文化运动。
1,佛教在中国的历史起源
如果我们把印度佛教从公元前4世纪(佛教消亡后100多年)到12世纪的15600年历史平均分为三个时期,那么中国佛教就包括了第一、第二时期的佛教、大乘佛教和第三时期密宗的根本部分。藏传佛教在第二、三期翻译传播了早期的佛教法典和大部分经典;说巴利语的佛教基本都是用巴利语原文,有一部分是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的。可见,现在在中国流传的三个语系的佛教,可以说是完全继承了印度历史上三个时期的佛教。
2.佛教在中国的形成及其影响。
但中国的佛教不仅仅是巴利语佛教,汉藏语两种语言的佛教也具有结合民族文化传统而丰富发展的特点。其突出表现就是各派各派的繁荣。比如汉藏语都能列出大大小小十多个教派。其次,汉藏两种语言的佛教仍然奉行闻、听、乘的戒律,用大乘教义来解释;信大乘,没有大乘和小乘之争。第三,自公元一世纪佛教传入中国以来,大多数朝代都采取了保护和帮助佛教发展的政策,并通过法律使僧侣和寺院享有一些特殊待遇,僧侣的生活原则上由国家保障。第四,中国大多数皇帝都赋予佛教僧侣崇高的政治地位和荣誉,让他们成为国师、皇帝、活佛。第五,佛教与中国其他教派(如儒教、道教)的关系,可以说是在发展过程中相互渗透、相互促进。这与印度的佛教和外道始终处于敌对、对立、激烈斗争的局面不同。第六,佛教已经渗透到中国民族文化的方方面面。自晋代以来,中国的诗歌、绘画、书法、雕塑、石雕、印刷和建筑都受到了佛教的影响。佛教对医学和历法计算的发展也起了很大的作用;音乐、戏剧、小说的发展也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佛教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哲学,而宋明理学直接受到禅宗的启发,所以学者认为理学实际上是佛教禅宗的变相。第七,中国佛教的教义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我们最近做了一个初步的估算,发现常用语中大约有1000个成语来源于佛教。第八,佛教在中国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并向其他国家和民族传播,形成了繁荣的局面。它是人类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最和平、最强大的思想文化运动。它所创造的辉煌文化成就有目共睹。
3.从“人间佛教”思想看佛教在中国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佛教界为了弘扬佛陀的利生济世精神,倡导以人为中心的“人间佛教”思想。事实上,人间佛教的理念并不是后人创立的。《加一汉》中,佛陀对皇帝说“我生于世,长于世,得于世佛。”管仲派始祖龙树在《论大智慧》中提出“一切养老事业,皆是佛道。”弥勒佛和瑜伽派创始人左雾在《瑜伽论》和《大藏经》中提出,菩萨不学“五蕴”是得不到智慧的。特别是在《大庄严经》中,提出佛教中化身众生的四种表现,都是由技巧引领的。大乘佛教积极入世的光辉思想被译介到中国后,被历代佛教大师继承发扬,力求将佛教思想与民族优良传统有机结合,使佛教精神体现在人们的日常身心活动和社会实践中。隋唐时期在中国建立的几乎所有主要教派都反映了这种精神和倾向,其中尤以禅宗最为突出。他们高举“佛教在人间,不离人间”的印章,使佛教与人生融为一体。中国佛教以积极的姿态加入世贸组织,提高了在社会中的地位。由此可见,人间佛教是原始佛教的原始理念,但在中国的大乘佛教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体现。这场思想运动经历了一千多年。佛教消亡后的第三个500年(隋唐),以风起云涌之势席卷整个东亚,在不同语言的各个民族和国家结出了令人羡慕的丰硕果实。尤其是近代高僧太虚大师力推“人间佛教”精神,使人间佛教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得到了进一步的澄清和升华,影响深远,成就更加丰富。
4.佛教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中国的佛教在公元4世纪从中东传到朝鲜,公元6世纪初传到日本,与包括泰国在内的东南亚各国交往频繁。近代以来,尤其是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佛教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政府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使旧中国的佛教一度繁荣,在修复寺庙、保护古迹、整顿僧伽制度、发展佛教文化事业、培养僧伽人才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政府重申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并在新宪法中作出具体规定,保护宗教信仰自由,保障信教群众正常的宗教活动。修复重点寺庙,开办佛学院和各种培训班,修缮保护名胜古迹,开办佛教仪式和各种节日,大规模培养僧团接班人,恢复佛经印刷发行事业,都表明在恢复和发扬优良传统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然而,更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正在把“人间佛教”的思想与现代人类文化文明的新趋势和新水平相结合,努力为我国的现代化和世界和平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
4.1我们与许多国家的佛教界进行了友好往来,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佛教文化学术交流,开展了互访、互派留学生、互赠经典和出版物等活动。同时成立了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开展多学科、系统的研究。
4.2越来越多的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的青年学者对佛教进行了学术研究,出版了相关著作,探讨了佛教的具体问题,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当然,有相当一部分作品是站在批判佛教的立场上的。但我们注意到:第一,论文中肯定佛教成就和贡献的倾向与日俱增;第二,批判是针对人间背离佛教宗旨的消极因素。所以也可以说,批判者从反面抑制和消除了负面因素,为佛教在人间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此外,许多出版社制定了系统出版古籍的长期计划,出版了汉藏两种文字的佛教经典,包括佛教历史、传记、医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古代经典,数量越来越多。这是一个非常可喜的现象,坚定了我们恢复中国在世界佛教研究中领先地位的信心。
4.3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对典籍和文物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和收集,并努力进行集中、整理、修复和保存。如南京金陵刻经处为汉文木刻经版下了很大功夫,四川德格印经院为藏文木刻经版下了很大功夫,北京佛教图书馆、文物博物馆为房山石经下了很大功夫,或恢复拓展原有业务,或取得积极成效。尤为重要的是,在人民政府的支持下,大藏经正在编纂出版。这是一个极其庞大的工程,它的中文部分,有两万多卷,是迄今为止最完整的中文佛经集。此外,各种佛教研究工具书的编纂出版也值得注意,如《藏汉词典》的编辑出版,《佛教词典》的再版等。这些作品的完成,必将为佛教研究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便利。
总之,佛教自古印度传入中国以来,与中国传统文化充分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中国佛教。它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的文化等各个领域,并传播到国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在全国佛教界和佛教界的共同努力和积极工作下,中国佛教的发展令人鼓舞,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前景是不一样的。可以说,中国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发展于中国,影响于全世界。它将继续在中华大地孕育成长,它将满怀信心走向未来,走向人间佛教的理想境界,走向全人类和平幸福、繁荣昌盛的庄严的中国西藏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