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字关于低碳生活的论文

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

阐述了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的概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低碳经济”是国际社会对人类大量消费的回应。

化石能源和大量二氧化碳排放导致全球气候灾难性变化而提出的新概念。“低碳经济”不仅仅意味着制造业要加速淘洗。

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产能,就是引导公众反思浪费能源、增加污染的陋习,从而充分发展。

挖掘消费和生活中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指出“低碳经济”仅仅依靠先进技术是不够的,还必须依靠“低碳经济”

活”就能达到减排的目的。而“低碳生活”是一种简单、朴素、节俭、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为了实现“低碳生活”,

宣传引导和制度保障缺一不可。

关键词:环境科学;低碳经济;低碳生活;可持续消费

1低碳经济的概念及形成背景

今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改变传统观念,促进低碳经济”(“戒掉习惯!

迈向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近年来国际社会对人类大量消耗化石能源的回应。

二氧化碳排放导致全球气候灾难性变化而提出的新概念。其核心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通过制度框架。

并推动高效节能技术、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促进全社会经济向高能效、低能耗、低碳排放方向发展。

模式改变

21世纪,全球油气资源趋紧,保障能源安全压力增大,全球环境容量瓶颈凸显。与此同时,

气候变化也成为人类历史上面临的最大“市场失灵”问题。在这种背景下,英国率先提出了“低碳经济”

经济”概念,并于2003年颁布了《能源白皮书》(英国能源的未来——创造低碳经济)。现在,欧美发达。

国家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大力发展“低碳技术”,为工业、能源、技术、

贸易等政策大幅调整,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作为推进“低碳经济”的深水炸弹,日本投入巨大。

重点发展“低碳技术”;2007年,美国参议院提出《低碳经济法案》,美国政府制定了低碳技术发展计划。

划。所有这些都给我们的国家带来了压力和挑战。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加速发展阶段,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巨大,能源需求快速增长。

成长。“高碳经济”的突出特征已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如何走出一条既保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快速发展,不重复西方发达国家牺牲环境求发展的老路,不盲目让西方国家牵着鼻子走,

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

2从技术角度看低碳经济

确保能源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无疑是“低碳经济”要实现的两个最重要的目标。英国倡导的“低碳”

经济”,通过制定和实施工业生产、建筑和交通运输领域的产品和服务的能效标准及相关政策措施,通过

一系列体制框架和激励机制促进了能源形式、来源和运输渠道的多样化,特别是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实现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目标。最后,减少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

支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1新能源CO2排放的不确定性

从技术创新的角度来看,“低碳经济”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氢能和生物质能。

材料能源技术。一般将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氢能称为新能源或替代能源,生物质能被认为是替代能源。

可再生能源的源头。

虽然风力发电近年来发展迅速,技术也取得了一些突破,但其成本仍高于煤电和水电。这

另外,人们认为风力发电在发电过程中不排放二氧化碳,而火力发电排放大量二氧化碳,所以说风力发电。

不排放二氧化碳其实是一种误解。与火力发电相比,风力发电在发电过程中不排放或很少排放。

碳氧化物,但在制造风力发电设备及其维修和保养过程中必须排放二氧化碳。不能只比较发电量。

整个过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要与火力发电和风力发电进行对比。所以,认识到

风力发电和电动汽车不污染环境,不排放二氧化碳的概念,一开始是不科学的。再比如现阶段的太阳能发电。

成本是煤电水电的5-10倍。【1】氢气作为二次能源,离商业化目标还很远,技术还不成熟。眼睛

新能源开发成本高一方面说明技术不够,另一方面也说明所谓的新能源不是无污染的,也不一定是两种。

二氧化碳排放量低,所以在整个过程二氧化碳排放量对比之前,不能说新能源是二氧化碳排放量低的能源。

来源。

2.2生物质能技术的实施结果

生物质能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生物能源技术似乎一举两得,既解决了化石能源短缺的替代和缓解。

问题改善环境。但从目前的实施结果来看,似乎带来的问题比解决的问题还多。美国发展生物质能。

新政策出台后,美国农民纷纷扩大玉米种植面积,或将原本种植其他作物的土地改为玉米。据统计,

2007年美国玉米的种植面积和产量达到1944以来的最高,生产的玉米中有多达五分之一被用于生产乙醇蒸汽。

石油。如此强劲的需求当然带来了价格的上涨。仅在2007年,美国的玉米价格就上涨了50%。[2]这

此外,由于种植空间被玉米挤压,大豆供应量减少,价格开始上涨。因此,布什的新能源政策没有引起任何争议

很少有人批评。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琼·齐格勒(Joan Ziegler)警告称,一些国家将粮食转化为燃料的做法是一种“反人类罪”,将加剧全球粮食短缺,抬高粮食价格,让更多贫困人口无法承受。利用粮食作物

转用生物燃料的政策无疑会给日益严重的全球粮食短缺雪上加霜,而且肯定会在世界上造成更大的饥荒。

在中国,2007年猪肉和食用油价格飙升,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饲料价格的上涨,而食品。

受价格飙升影响的不仅仅是中国。美国的能源政策对全球食品价格有如此大的影响,这真是太棒了。

中国生物燃料政策的实施,客观上形成了全球8亿车主和20亿最贫困人口的对比。

数量。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发展生物质能的计划并没有给化石能源短缺的问题带来丝毫的缓解,反而使新老问题雪上加霜。

相互交织给人类带来了更多的麻烦。

但这并不意味着技术创新和新能源的发展对“低碳经济”不重要,而是我们正在推动“低碳经济”

同时,我们应该倡导“低碳生活”,或者说“低碳生活”应该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低碳经济要靠低碳生活。

“低碳经济”的重要含义之一,不仅意味着制造业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产能,而且

它意味着引导公众反思浪费能源和增加污染的不良习惯,从而充分发掘消费和生活中的巨大节能减排。

潜力。

在市场经济体制和理念下,高能效、低能耗的“低碳经济”状态下的生产仍在追求利润最大化,因为

这种量产是必然的,生产出来的产品最后一定要卖出去,而且卖得越多越好。大量生产

必然会产生大量的污染和大量的碳排放。单位能耗降低了,但总量大大增加,二氧化碳排放不会减少多少。

是的。比如,通过几十年的努力,汽车行驶100公里的油耗降低了50%左右,但汽车总量却增加了。

几十倍,很明显污染和二氧化碳排放也增加了很多倍。因此,“低碳经济”只有先进的技术支撑。

支持是不够的,我们必须依靠“低碳生活”来达到减排的目的。

3.1“低碳生活”是一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低碳生活”是一种简单、朴素、节俭的生活方式。我们的衣食住行都和二氧化碳排放甚至气候有关。

例如,一张A4纸的能量含量接近0.1 kWh,[3]由此也可以计算出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如果绝大多数

少数人可以过上低碳排放的适度消费生活,因此实现“低碳经济”是可能的。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有什么样的经济。

“低碳生活”不仅是制造、建筑等诸多节能技术改进的细节,也是日常生活习惯中的诸多节能细节。

节日。对于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来说,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中浪费的能源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似乎很少。

很多人口乘数的计算是一个巨大的数字。

如今,在发达国家,很多人已经接受了低碳经济带来的低碳生活方式。为了过低碳生活,他们愿意

做出自我牺牲,从关掉暖气到放弃开车上班。如今,欧洲人越来越喜欢坐火车旅行。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坐火车。

高速列车带来的人均碳排放量仅为飞机的1/10。

简单的生活也正在成为中国更多人追求的生活标准。一些收入已经进入中产阶级的市民也会穿旧衣服。

衣服去早市买便宜的菜,骑车出行,用最老的手机。煮鸡蛋前一分钟关煤气,用洗水冲马桶。

关灯用双面纸打印的习惯,早已渗透到最有教养的阶层,带来心灵的宁静。

但很少有人能在可持续消费价值观的指引下自觉做到适度消费,大众消费还是一种社会生活。

主旋律。低碳经济大部分时间只是一个概念,低碳生活也只是处于纸上谈兵的尴尬阶段。

现实生活中,以消耗大量能源、排放大量温室气体为代价的“面子消费”和“奢侈消费”比例过高。

高个子。我们一方面在努力实现“低碳经济”,另一方面又在不断挥霍。这些都是消费主义文化造成的。

消费主义文化总是刺激你去换最新的手机、电视、衣服、鞋子;轰炸商业广告煽动公众。

一波又一波的消费欲望把人变成了商业利润的工具。很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很快就用一个月的收入买了。

新手机或者名牌皮包都不眨眼。中国现在平均每年淘汰近7000万部手机,产生大量电力。

次垃圾[4]很多年轻女性家里都堆满了各种款式的鞋子和钱包,但还是得买比较新的款式。在倡导“低”

今天,“赚了花了”的口号已经不再象征现代化的概念,而是象征一种浪费资源的野蛮消费模式。大生产、大消费、大抛弃的生活方式正在走向人类文明的反面,严重制约着可持续发展战略。

实施不仅污染了生态环境,也污染了人们的心灵。正是这种消费欲望的无限膨胀,造成了世界的能源和资本。

紧张的根源。

3.2“低碳生活”要有制度保障。

今年6月13日,湖北省首次公示了部分省厅的能源审计结果,包括省建设厅、交通厅、发展部等。

包括发改委在内的20栋省直机关办公楼,平均每平方米年耗电量为80度,是普通住宅的3 ~ 4倍。[5]还有

在此之前,国务院办公厅和湖北省政府下发了关于节能降耗机构建设的通知,有一些具体的。

要求。之所以不能取得明显的效果,根本原因是公务人员的节能纯粹是个人道德和认识的反映,即使有一些

身体的要求只是柔性的,没有硬性的制度约束来督促他保存能量。如果政府有一个系统来确保节约能源,那么公众

一旦服务人员不节能,将受到组织和经济的惩罚,这将极大地促进政府层面节能的实施。

6月6日16《解放日报》报道,上海已将办公室节能措施具体化,如“夏天穿清凉衣服上班,例外情况除外”

礼仪要求在外不穿西装打领带,不坐办公楼四楼以下电梯,公务出行拼车,乘坐公交车等。

肯定的是,办公室节能措施正在具体化,首先在公务人员中实施,这在大方向上应该算是制度化。诸如

如果这些制度辅之以惩戒措施,会更符合实际,也更容易操作。

全民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宣传教育开展多年,公众的环保意识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除了道德层面。

除了教育引导,还必须有制度约束。6月1之前,很多人怀疑“限塑令”的可操作性,但颁布之后,也

得到了广大民众的理解,取得了实效。

总之,“低碳生活”的广泛推行将遏制“高碳经济”的蔓延,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点

第一,“低碳生活”的宣传、引导和制度保障缺一不可。

参考

【1】吴小江。改掉爱好!面向低碳经济[N]。文汇报:2008年6月5日

[2]赖华夏。油价上涨的蝴蝶效应[J]。世界环境,2008(2):10

[3]陈天。低碳生活是一种更好的生活方式[J]。世界环境,2008(2):31

[4]陈晓凤。简单的生活[J]。自然之友通讯,2008年(3):48

[5]毛建国。只有通过法律制度来迫使政府节约能源[N]。中国青年报,2008年6月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