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苏格拉底的哲学论文

在苏格拉底之前,希腊哲学主要研究宇宙的起源和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后来被称为“自然哲学”。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苏格拉底哲学论文分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浅析苏格拉底的哲学命题——孔子与苏格拉底哲学思想的比较研究

在苏格拉底之前,希腊哲学主要研究宇宙的起源和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后来被称为“自然哲学”。苏格拉底认为重新研究这些问题对于救国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出于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心,他转而研究人类自身,即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不正义;什么是勇气,什么是懦弱;什么是诚实,什么是虚伪;什么是智慧,知识是如何获得的;什么是国家,人要有什么素质才能治理好国家,如何培养治国人才等等。后人把苏格拉底的哲学称为“伦理哲学”。他开辟了哲学研究的新领域,使哲学“从天上回到地上”,在哲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人文主义在他们之前,古希腊和中国的哲学家都注重对自然的研究和思考,即以“自然”为观察和思考的对象。当然,他们所思考的“自然”并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作为自然事物和现象总和的自然,而是事物运动和变化的本质。脱离了人类这个主体,似乎有些空洞和不切实际。现在追溯西方哲学中人文主义的源头时,一般都追溯到苏格拉底。诚然,在苏格拉底之前的哲学家,如赫拉克利特、德莫克·朴容洙,他们的著作中也有人生智慧的格言,但苏格拉底是第一个人类哲学的创始人,他真正把希腊哲学从自然哲学转向了研究人事的方向。他研究的对象不再是自然哲学家所研究的自然、空间或宇宙,而是关于人、人的思想、人的道德、人的情操的问题,即研究人的精神自我。他认为,人的问题不能用检测物理事物的方法来讨论,也不能单靠经验观察和逻辑分析来讨论,而是要根据人的意识活动来观察人的生活状态。苏格拉底开创了西方哲学对人的思考。他认为哲学的目的不在于世界的本质,而在于“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的哲学关注道德。他特别感兴趣的话题是“美德的品格”和“什么是善”。他致力于发明一种理性原则来区分是非,以及如何理解道德的意义。他想为自己的生活设定一个合理的标准。这些都是关于人性的问题。孔子对中国哲学传统的首要贡献是在道德领域率先自觉地确立了理性精神,它代表了儒家思想发展的主流方向,对中国文化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从人的角度讨论人的价值、尊严和地位的人。他发展了周初萌芽的人学思想,建立了自己的人学理论体系。孔子的儒家思想也体现了人本思想。儒家伦理植根于人性。孔子的思想中包含着“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同样的道德秩序支配着宇宙和人与人的关系。此外,孔子的儒家哲学在本质上是一种实践的人生哲学。他希望人们践行“仁”、“义”、“忠”、“恕”、“克己”,以“大同”为理想。他把“礼乐坏崩”的根源看作是人的道德沦丧,所以“复礼”的前提是“克己”,“克己复礼”也是“仁”,孔子理论体系的核心是“仁”,体现了孔子的地位、价值和尊严。“仁”的内涵极其丰富,但其核心思想是“爱”,这也是一种人本思想。作为基于道德形而上学的“自律”要求,作为调节“人际关系”的准则,使人和谐相处无疑具有一定的意义。做人之道是孔子关于个体人格道德修养和完善的思想,是人自身发展的基础,是实现其终极目标的前提。

从智者开始,古希腊哲学从关注自然本身转向关注社会伦理和人。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直到苏格拉底,这种情况才得到根本改变。苏格拉底呼吁进行一次“思想的转向”,将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也就是后来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人间。他认为对自然真理的追求是无止境的;感觉世界是不断变化的,所以获得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苏格拉底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种真理不能从自然的外界去寻求,只能从自己和自己身上去寻求。自苏格拉底以来,自我与自然已被明确区分;人不再只是自然的一部分,而是另一个不同于自然的独特实体。

死亡哲学,有学者认为孔子对命运采取逃避的态度:“不知道生怎么知道死?”用今天的话来说,我们还是不懂生活的道理。怎么才能知道怎么死?中国在商朝就有了崇拜天地的宗教。孔子信奉中国的原始天命:天是人间的主宰和人格神。孔子认为“生死有定数,富贵在天”,“被定罪在天,没有什么可祈求的”,“对人生无知,就没有君子”,所以他“畏天命”。但他并不迷信星期占卜。他也远离鬼神。在孔子看来,生与死是不能分开讨论的。一个解决了,另一个自然就解决了。要想理解死亡,首先要理解生命。笔者认为,孔子“不知生何以知死”的思想,强调的是从出生开始就要研究死亡,其用意根本不是要求人们回避死亡,而是避免把“知死”变成少数儒生应该努力研究的纯理论问题,让普通人努力去做。

承认和实际执行的问题。这可以看作是孔子死亡思想的社会性和实践性的又一重要特征。但无论如何,都不能构成孔子不重视死亡,从根本上否定认识生命的心性这条线的理论依据。而且,其实在这方面,愿意对死亡的本质“无知”的苏格拉底也是自卑的。苏格拉底认为灵魂是不朽的,不死的,不灭的。但他也认为自然是不可磨灭的,转而强调自己的思考。宿命论不仅是苏格拉底思考人本身的原因,也是他思考的结果。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把哲学看作是为死亡做准备的活动。自古希腊以来,西方哲学有着悠久的形而上学传统,即致力于寻求和构建一种精神宇宙本体论,其潜在动机是使灵魂在某种意义上不朽,这也会影响其死后的救赎。他们的差异也反映了东西方哲学思想的差异。西方人人生思考的核心问题是:人为什么活着?换句话说,活着的基础和意义是什么?这是一个人面对宇宙时问自己的问题。是人生的终极基础和意义。因此,西方人生哲学本质上是一种灵魂哲学,是一种宗教。中国人思考的问题是:如何生活?这是一个人面对别人时问自己的问题。他要奉行的是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因此,中国的人生哲学本质上是一种道德哲学和伦理学。

苏格拉底关于灵魂的理论进一步阐明了精神和物质之间的区别。苏格拉底之前的哲学家早就说过灵魂是不朽的,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已经有了萌芽。但是在他之前的哲学家对灵魂的看法还是比较模糊的,有的甚至把灵魂当做最细的物质,所以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界限并不明确。直到苏格拉底明确将灵魂视为与物质有本质区别的精神实体。在苏格拉底看来,事物的产生和消亡,不过是某种事物的聚合和分散。他以这种方式明确地把精神和物质对立起来,成为西方哲学史上唯心主义哲学的创始人。

亚里士多德认为,苏格拉底放弃了对自然界的研究,想在伦理问题上寻求普遍真理,开始为事物寻求一个定义。他反对智者的相对主义,认为可以有各种意见,但只有一个真理。“观点”可以随着每个人和其他条件而改变,但“真理”是永恒不变的。在柏拉图早期的对话录中,几乎所有讨论的话题都是如何定义伦理。苏格拉底追求的是认识“美本身”和“正义本身”。这是对美与正义的普遍定义,是真正的知识,是柏拉图的“美的理念”和“正义的理念”。这就是西方哲学史上“唯心主义”的原始形态。苏格拉底进一步指出,自然界的因果系列是无穷无尽的,哲学如果只寻求这个因果系列,就不可能知道事物的终极原因。他认为事物的终极原因是“善”,善是事物的目的。他用目的论取代了因果关系的研究,为后来的唯心主义哲学开辟了道路。

苏格拉底和孔子所处的环境不同,但他们也意识到政治和道德的分离在世俗生活中是“不干净”的。他们都想通过重新整合来理顺社会秩序。他们在政治和道德问题上思维的相似,说明人类遇到的问题是相似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相似的。但双方选择的路径和取向不同,却反映出没有自己的生存环境就无法思考。这种思维显示了双方明显的分歧。这种差异在一定意义上也预示着两种文化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将分道扬镳。两位先贤的这种差异,其实是两种文化&;mdash这是东西方文化开始在源头上产生分歧的一个明显标志。

分享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