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关于邮政储蓄银行的大学论文

中国邮政储蓄制度变迁的理论分析

摘要:中国邮政储蓄目前已成为第六大金融机构,但却受到金融界的广泛诟病。这些批评根源于邮政储蓄独特的制度安排,因此这种制度安排的走向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运用制度经济学原理揭示了邮政储蓄制度安排的内在逻辑,部分回答了这一广受诟病的制度安排的原因,指出了这一制度的不稳定性,并探讨了其演进方向。本文的结论是,现行的邮政储蓄制度安排是承前启后的,有其内在的必然性。只有考虑到邮政储蓄系统供应商的利益,未来邮政储蓄系统的帕累托改进才能实现。

关键词:中国邮政储蓄;制度变革;路径依赖

一.前言

中国邮政储蓄自1986开通以来发展迅速。……如此复杂的制度安排是如何形成、变化和发展的?

二、邮政储蓄的制度分析框架

……

三。中国邮政储蓄制度的变迁

(一)中国邮政储蓄制度变迁的路径

中国邮政储蓄制度的变迁经历了三个阶段。(1)1986——1989存款系统。这一时期的制度安排是:①邮政储蓄业务由邮电部管理。邮政机构吸收的储蓄存款是中国人民银行的信贷资金来源,全部存入人民银行统一使用。(三)邮政机构向存款人支付的利息,由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实际支付情况定期拨付;邮政机构存入中国人民银行的储蓄存款不计算利息。邮政储蓄业务所需的备用金,由当地人民银行根据实际需要每年核定后预拨给邮政机构,不计利息。中国人民银行按邮局储蓄存款月累计日均余额支付2.2‰的手续费,由开户银行按月结算,按季支付。手续费率暂定三年不变。邮政储蓄必须执行国家金融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

(2) 1989-2003存款转账系统。为了有利于邮政储蓄的长期稳定发展,加强人民银行和邮电部门的内部核算和管理,将邮政储蓄存入人民银行的业务关系改为转账关系,即邮政储蓄由邮电部门自行办理,邮电部门在人民银行开立活期存款账户和长期存款账户,吸收的储蓄存款转入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根据邮电部门在人民银行存款账户的累计余额,向邮电部门支付转存存款利息和储蓄增值折价。长期存款账户的存款按年利率13.5%计息,每季度末支付一次。如遇国家统一调整利率,邮政储蓄对存款利率也将相应调整。增值储蓄的利息仍由人民银行支付。停止缴纳邮政储蓄费,提供备用金;储户的存款利息由邮电部门支付;邮电部门获得的利差就是营业收入。1997 65438+2月21,长期和活期两类账户合并,实行资金划转统一账户制度,按季计息。

(3)自2003年8月起存款自用系统。2003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启动了邮政储蓄体制改革的初步方案。该方案采用新老基金隔断的方式,以2003年8月1为界。之后新增的邮政储蓄划入中国人民银行,执行金融机构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利率。这部分存款也可以由邮政储汇局自主使用,利率由市场决定。申请方式包括: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参与债券交易,按程序申请成为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承销团成员,在中资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办理大额协议存款,与政策性银行合作开展部分中间业务。1之前的旧转存,人民银行暂按现行转存利率4.131计息。

(二)邮政储蓄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的经济体制已经偏离了制度均衡点,而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金融体制也面临着制度变迁的压力。退一步说,假设当时的金融体系是平衡的,当金融体系的外部制度环境发生变化时,金融体系平衡就无法维持。因为一种制度变迁会要求另一种制度变迁,最终整个制度体系都会改变。由于众所周知的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变化,自1978以来,中国的经济环境也发生了变化。从1986到1989对邮政储蓄体系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有:一是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国民收入分配向个人倾斜,社会闲置资金与日俱增,需要更多的金融中介积累资金支持生产发展,如表1所示。1978之前的计划经济时期,投融资体制以金融为主,银行为辅,一家银行独占天下,纵向而非横向配置资金。经济资源集中在国家手中,国家既是储蓄者,也是投资者。居民储蓄很少,是纯粹的消费者。在这种环境下,银行成了金融出纳,金融体系适应了当时的经济环境。1978之后,国家手中的经济资源相对减少,居民数量相对增加,储蓄者和投资者分离,原有的统一金融体系已经不适应需要,需要更多的金融中介来链接储蓄和投资。

表1 1978——1989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年份1978 1979 1980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1.2 28.4 25.7 24.2 22.9 23.0 22.9 20.8 18.4 15.8 15.8。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1。

(2)人民银行恢复和新增了一些金融中介,但仍不能满足实体经济对金融中介的需求。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家银行机构和人员的扩张可以看出实体经济对金融中介的需求。1981年末,全国银行47251家,从业人员685483人,全国银行1986家,从业人员67626人,五年增加1006808人。

表2 1981——2000年末全国银行机构总数及从业人数

年份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8 1989 65438。

年末机构总数(个)47251 48925 49687 53898 58364 67626 79619 98076 94563 1165438。

年末职工人数(人)685483 704077 732499 847000 924828 1006808 122404 1204009 1343331065438。

年份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8 1999 2000。

年末机构总数为123356 120622 138862 1985 160142 157365 158395 65438。

年末职工人数(人)1499823 17430 1769191876285 1922984 1919739 6538。

来源:中国金融年鉴。

(3)融资难,资金紧张。1978存贷款为-71.55亿元,1986存贷款为-2231亿元,增长3.12倍。如表3所示。

表3 1978——1989国家银行信贷资金来源及运用情况(亿元)

年份1978 1979 1980 1981982 1983。

各项存款1134.5 1339.1661.2 2035.6 2369.9 2788.6。

各项贷款1850 2039.6 2414.3 2764.6 3180.6 3589.9

所有存款-所有贷款-715.5-700.5-753.1-729-810.7-801.3

年份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各项存款3583.9 4264.9 5354.7 6517 7425.8 9013.9

各项贷款:4766.1 5905.6 7590.8 9032.5 10551.3 12409.3

各项存款-各项贷款-1182.2-1640.7-2236.1-2515.5-3125.5-3395.4

来源:中国金融年鉴。

(4)对金融中介的巨大需求造成了各行各业对金融中介的供给。各行各业不同的初始条件和资源禀赋导致了不同的金融中介。如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相关政府部门、私人或组织。有合法的和非法的,直接的金融中介和间接的金融中介。邮电机构还具有办理金融的资源优势:到1986,全国已有53000个邮局和办事处,超过65438+万的投递人员覆盖城乡400万公里的投递路线,四通八达的电信网络,可以利用其他邮电业务发展邮政储蓄,并有办理金融业务的历史。但是,在金融中介供给市场上,中国人民银行是垄断者,掌握着金融中介供给的审批权力。凡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金融中介机构均为非法金融机构,邮电机构必须配合中国人民银行经营金融业务。另一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利用邮电机构网络开展金融业务的成本远小于单独设立一家金融机构的成本,双方的合作将带来双赢。受到潜在利润的鼓舞,中国人民银行和邮电部组成了第一个行动小组。因为两者都属于国务院下属的政府机构,国务院是重大决策的最终仲裁者,国务院作为第二行动组,帮助第一行动组获得潜在的利润。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在他们之间分配潜在利润。由于中国人民银行在金融中介供给市场上处于强势地位,利润分配向中国人民银行倾斜。第一,邮电机构只有吸收存款的权利,没有资金运用的权利。1978——1989国家银行信贷资金的贷款一直大于存款。如表3所示,资金使用权是一种稀缺资源,人民银行手中握有资金使用权。其次,沿袭65438+50年代初的做法,邮储定位为人民银行的派出机构,人民银行可以根据邮储的表现决定去留。作为补偿,邮政储蓄由邮电部管理,人民银行对邮政机构支付一定的手续费。对于邮电部来说,这种制度安排是划算的,因为人民银行支付的手续费远大于邮政储蓄的实际成本,邮政储蓄的发展分担了邮政机构的固定成本,发挥了邮政机构的规模效应。

中国人民银行与邮电部从65438到0986年达成的制度安排,为邮政储蓄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本框架。这种安排取得了双赢的结果。1989邮政储蓄拥有15609个网点,745100户,从业人员37970人,存款余额1008亿元,分别比1986增加5.58、33.4、3.79和65438+。但这一安排期限较短,表现在人民银行向邮电机构支付的手续费率暂定为三年。这一制度安排意味着双方将在三年后重新谈判。因为金融中介仍然不能满足实体经济对金融中介的需求,如表2所示,资金仍然紧张,如表3所示,通货膨胀压力如表4所示,中国人民银行对资金的需求压力并没有得到缓解。这种压力体现在中国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其特点是金融贷款、银行信贷和现金发行都很高。1987-1989期间,中国人民银行预算贷款/资产总额分别为13%、12%、12%,银行贷款/资产总额分别为72%、73%、73%。中国人民银行仍然可以从邮政储蓄中获得潜在利润。另一方面,存款制度不利于邮政储蓄的长期发展,65,438+0988的65,438+065,438+0702万户和65,438+0989的74,565,438+000万户减少了42,565,438+000万户,有利于邮政储蓄的长期稳定发展中国人民银行与邮电部在1989中达成协议,邮政储蓄由邮电部门自行办理,邮电部门存入中国人民银行的邮政储蓄业务关系改为存转关系,人民银行根据邮电部门在人民银行存款账户的累计余额向邮电部门支付存转利息。

表4 1978——2003年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年份1978 1979 1980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0.7 102 102.4 101.9 101.5 102.8 108.8 65438。

年份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658。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102.9 105.4 13.2 121.7 114.8 106.1 100。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1,2004。

1986和1989这两项制度安排为邮政储蓄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这充分表现在邮政储蓄的网点、储户总数、存款规模、银行卡发行量和储蓄市场份额上。邮政储蓄收入呈现规模递增的趋势。然而,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人民银行的收入成本发生了逆转。首先,金融中介机构的规模在缩小。1996年末,全国银行机构总数达到160142,2000年下降到125449,减少31916,如表2所示。金融中介显示总体上供大于求,人民银行借助邮政机构吸储的动力减弱。二是金融中介的存款余额大于贷款余额,部分资金闲置。1995年存款余额首次超过贷款余额3324.2亿元,2003年存款余额超过贷款余额49059.36亿元,如表5所示。

表5 1990——2003年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亿元)

年份1990 199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存款:14012.6 18079 23468 29627 4072.2 40438+0.2。53647

存款-贷款-3668.1-3258.8-2854.9-3316.1-337.6 3324.2343338+08.4 . 5433536

年份1997 1998 1999 2000 2006 5438+0 2002 2003

各项存款82390.3 95697.9 108778.9 123804.4 143617.2 170917.4 208055.6。

存款-贷款7476.2 9173.8 15044.6 3433.343438+0302.5 533536

来源:中国金融年鉴。

第三,通货紧缩。1997零售物价指数为100.8%,2003年为99.9%,如表4所示。第四,邮政储蓄体制与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相冲突,大大降低了货币政策的效果。中国人民银行使用各种政策工具增加货币发行,但邮政储蓄将增加的基础货币送回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在2001《上半年货币政策分析》报告中指出,“自1998以来,邮政储蓄保持了年均20%左右的快速增长势头。由于邮政储蓄全额转到央行,邮政储蓄增加越多,基础货币的来源就越多。但当央行基础货币投放渠道狭窄,不能及时使用时,邮政储蓄增加越多,央行被动收紧的政策效果越强。”第五,随着邮政储蓄规模的扩大,其对金融市场运行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这就要求人民银行加强监管。但1989的制度安排规定,邮政储蓄由邮电部门办理,邮政储蓄与邮政业务核算不分离,人民银行难以对邮政储蓄进行有效监管。人民银行意识到,如果能改变1989的制度安排,至少能减少自己的损失。但1997之后的系统调整不利于人民银行。一是65438-0997年,中国人民银行经与邮电部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协商,提出了邮政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即将邮政财务部门改组为独立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财务法人。从65438到0999,国务院原则同意中国人民银行提出的关于邮政储蓄和汇兑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但后来不了了之。二是在商业银行准备金利率大幅下调的情况下,邮政储蓄对存款的名义利率是“刚性”的,居高不下。中国人民银行再贷款年利率和邮政储蓄对存款实际利率倒挂。邮政储蓄转入中国人民银行越多,中国人民银行亏损越大,如表6所示。我们推测,原因可能是邮电部游说了国务院。

表6邮政储蓄转存款利率(%)

常驻时间

年度存款

邮政储蓄存款利率

名义利率邮政储蓄转存款实际利率邮政储蓄转存款名义利率邮政储蓄转存款实际利率商业银行准备金年利率央行再贷款年利率央行再贷款年利率-邮政储蓄转存款年利率实际利率

1997.12.21 5.67 7.452 7.6628 1.782 1.9928 7.56 9.36 1.6972

1998.03.25 5.22 7.218 7.4157 1.998 2.1957 5.22 7.92 0.5043

1998.07.01 4.77 6.6429 6.8102 1.8729 2.0402 3.61 5.67 -1.1402

1998.12.07 3.33 5.922 6.0548 2.592 2.7248 3.24 5.13 -0.9248

1999.12.21 2.25 4.6008 4.6808 2.3508 2.4308 2.07 3.78 -0.9008

2002.02.21 1.98 4.347 4.4184 2.367 2.4384 1.89 3.24 -1.1784

2003.01.01 1.98 3.847 3.9029 1.867 1.9229 1.89 3.24 -0.6629

2003.08.01 1.98 1.89 1.9034 -0.09 -0.0766 1.89 3.24 1.3366

注:邮储对存款名义利率按季计算,邮储对存款实际利率可通过复利计算得出。来源:历年中国金融年鉴。

水果。邮政储蓄成立以来,邮政机构成为1986、1989银邮协议中的既得利益者。由于邮政储蓄系统的供给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邮政机构试图维持现有的制度安排,因此需要寻求上级政府部门的政治支持。1999年,邮政与电信分离,造成亏损179亿元,负债95亿元,在建项目资金缺口210亿元。国家启动了“8531”计划,从1999开始,分别对邮政进行了80亿元、50亿元、30亿元、1亿元的补贴。邮电部提出了“三年扭亏为盈,五年步入良性发展轨道”的规划(蔡有才,2003)。实际上,人民银行承担了本应由财政承担的补贴。但是,承担这个损失是有期限的。更重要的是,在1989银邮协议中,中国人民银行埋下了一个制度装置,即“如遇国家统一调整利率,邮政储蓄对存款利率也相应调整。”但当时双方对如何调整转存利率并未达成一致意见,从而扣住了邮电部的命门。三年后的2003年8月,人民银行启用了这一装置,解决了人民银行再贷款年利率与邮政储蓄实际利率倒挂的问题。同时,放宽了邮政储蓄资金运用渠道,邮政储蓄进入资金自主运用阶段。

四、中国邮政储蓄系统今后的安排。

参考资料(根据附件2的要求)

[1]李玮,2000:对我国邮政储蓄制度的考察与思考,《金融研究》第10期。

[2]汪洋。邮政储蓄、政策性金融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J]。当代财经,2004,(5)

[3]杜慧芬。邮政储蓄体制下货币乘数的泄漏效应分析[J].金融与贸易经济,2004,(4)

[4]蔡有才。“第五大金融机构”何去何从——中国邮政储蓄系统的实证研究[J].管理者,2003,(5)

[5]唐成。中国政策性金融与邮政储蓄的关系研究[J].经济研究,2002,(11)

中国邮政储蓄制度变迁的理论分析

潘朝顺成昆

(经济管理学院,

华南农业大学;广州,510642)

摘要:中国邮政储蓄成为第六大金融机构的同时,也受到了广泛的批评。这些批评源于邮政储蓄特殊的制度安排,因此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揭示了邮政储蓄制度安排的逻辑,部分回答了这种安排的原因,指出了它的不稳定性,并研究了它的演变。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现行的邮政储蓄制度安排不可避免地演变为过去的制度安排,只有照顾到供给方的利益,才有可能在未来实现对邮政储蓄制度安排的改进。

关键词:中国邮政储蓄;制度变革;路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