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论文提纲
摘要:一种特殊的书法风格和一种特殊的绘画风格的形成是有其渊源的。比如这个家族的作品及其艺术风格被其他家族继承,前者的艺术风格成为后者艺术风格的来源。
一种特殊的书法风格和一种特殊的绘画风格的形成是有其渊源的。比如这个家族的作品及其艺术风格被其他家族继承,前者的艺术风格成为后者艺术风格的来源。这个来源要么是当代的,要么是前时代的。这种艺术风格既来源于那种艺术风格,又在形式和性格上保留了前一种风格的某些相似之处,这就是体裁。例如,如果我们得到一幅明代的草书,了解书法流派的人可以不假思索地说,朱的草书来自苏的草书,并受到宋和黄山谷草书的影响。因此,祝枝山的草书是怀素和皇姑的学派。
可能有人会问,字画的流派和鉴定有关系吗?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再举一个例子:唐张旭草书《古诗四首》在鉴定上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因为张旭的真笔,此帖独一无二,无法比较。同时,帖子本身,张旭本人并没有支付书款。据阿明董其昌鉴定,据说是张旭的真笔。因为董其昌看过张旭的《烟诗》《宛陵诗》,所以说和这个帖子一样。这两首诗现在已经不存在了,我甚至不知道它们是否还在流传。所以,董其昌所依据的基础,直到现在也没有作为依据。本卷草书《古诗四首》的风格是一种特殊的形式,在晋代至唐代的书法中从未有过,但从其所处的时代来看,是唐代的风格。在没有其他证据之前,可以认定的第一步只能到此为止。据史书记载,颜真卿的书法风格是接受张旭的笔法,从苏的《序》和《藏针帖》可以看出颜真卿与张旭的书法关系。因此,一些鉴定《古诗四首》的专家特别关注唐嫣真卿的《刘忠信使》。《刘忠使》的后一段与本卷《草书古诗词四论》有其特殊的* * *相似性,它们的笔法与人格的关系,显示了刘忠使的笔法。很明显是出自《四物诗》的草书笔法,而不是出自刘忠的《信使》。因为两者的成熟阶段是一样的,而成熟阶段的性质是不同的,专家一眼就能看出来。此外,根据北宋大书法家黄的说法,五代的书法风格与张旭和颜真卿颇为相似。现在杨凝式的墨迹,如《居仙笔记》、《暑帖》等,在形式和风格上与这本草书《古诗四帖》相似。这一切都说明《古诗四首》是这种写法的先声,因此可以承认董其昌的评价是可信的。认识的基础是两者之间的体裁关系,两者之间的特殊性以及同性的渗透。运用这些知识,鉴定的作用在于:一是解释一些作品的时代;第二,说明部分作品的时期。
然而,没有一个医生的药方能包治百病。即使我们掌握了书画家的流派,也不能把每一幅书画与它们的真伪和是非割裂开来。但是对于书画鉴定师来说,是我们入门的第一步。以下是对书画家流派的简要描述和介绍。
1.书法
虽然很难确定汉字起源于何时,但根据考古资料,甲骨文是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成熟字体。是古代刻在龟甲骨上的一种文字。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在河南安阳以北五里的小屯村发现。此地曾是殷商故都。刚发现的时候,因为环水大堤破了,很多甲骨都被冲走了,遗弃在地上。有人在耕地的时候发现了这种东西。但当时人们还不知道,所以没怎么关注。后来有人称之为龙骨,入药。光绪二十六年,有心人王捡到100多件,带到北京,引起人们的注意。此后,它一直是考古学家研究和确定其在中国文化史上价值的依据。
这种甲骨文多用于记录占卜之言。古代人敬鬼神,遇到什么事都要占卜。他们取龟甲、兽骨的平面,刮掉表皮上的一些障碍物,在上面刻上甲骨文。因为它记载了殷商时期的事迹,所以我们知道它是殷商时期的遗物,所以也叫殷墟书契。大的字体一寸见方,小的像纹路,但都很精致。甲骨文字大多有一个先写后刻的过程。有的是用墨汁或朱写在玉器、骨器、陶器上,有的是先刻后填朱,一直沿用到西周,那时的甲骨文大多只刻不填。
从书法的角度,钟明善先生在《中国书法简史》中认为:“甲骨文字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细硬挺拔,一种是工笔;一种轰轰烈烈的粉笔路。甲骨文是用刀刻出来的。刀钝而锋利,骨薄而硬而松。笔画有粗有细,有方有圆。刀雕形成的笔画多处折叠,笔画交叉处剥落严重,为后来的书法篆刻留下了许多用笔用刀的方法。从结构上看,甲骨文变化错综复杂,大小不一,但平衡、对称、稳定的格局已定。从构图上看,或散疏,或工整凝重,随骨片大小形状而变化,表现出古朴浪漫的意趣。对现代书法的创新给予了有益的启示。稀阴墨:玉片、陶片、兽骨上墨书法、朱书法,横、竖笔画厚如漆,自然藏锋,笔尖细如横针、挂针;转折圆润自然,特别可贵。当然也有一些后期甲骨文字笔画细腻的作品,还不够。”很明显,钟明善认为只有到了甲骨文才称得上书法。原因是之前的书符并不是都有书法三要素:笔、结、构图。甲骨文的发现,一方面为书法界开辟了一个新世界,许多书法家从中借鉴,创造了一种新的风格,使这本书变得有趣而独特。另一方面,很多人认为甲骨文虽然古雅可爱,但是字体不好懂,不适合临摹,是少数人的爱好。
钟鼎文是指三代钟鼎彝器上的文字,其发现始于汉代。汉武帝时期,有人在汾阴得到一个宝鼎,送给皇帝,于是朝廷改年号,称之为丁原,是在公元前116年。周前钟鼎中的文字朴实无华,铭文短小,大多只有两三个字,文字深奥,一般人很难读懂。到了周代,器物越来越多,铭文也越来越长,三四百多字,字也雅致。
就字体而言,周初的金文在笔画和文字上与商代的甲骨文和金文相似。这部作品以清道光年间岐山出土的康王重器《大丁羽》铭文为代表。其他的,如吴王时的“李潺”和“大丰禅”的铭文;桂苓、大定、令尊登基时的碑文;康王年间的麦鼎铭文也属于这一类。将这类铭文与甲骨文、帝辛四祭、商代墨书陶片相比较,我们会发现它们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笔画大多是首尾渐细,中间较粗。将“父”、“尤”、“民”、“官”、“十”、“辛”等字收绘,笔尖细,逐渐压成粗笔,再将笔渐细,形成头尖、肚大、尾短的斗尾形笔画。“田”、“三”、“四”、“凌”等字往往笔画较圆,笔画较细,仍有战斗之意。同时,碑文中的字大小不齐,斜正,变化多。可见金文是由甲骨文发展起来的。
从王召到西周的王旋和王友,金文逐渐进入成熟阶段。他书法的主要特点是:(1)笔画圆润均匀。启动、接收、转换多为圆笔。为了使后人学习篆书,必须用藏锋、裹锋、正中来提笔,以得篆书之义。这种圆隐的笔画,就是隶书和楷书的圆笔法的由来。草书的转向也从中得到启示。⑵结构比周初金文更紧凑、挺拔、稳定、规整。比如碑文中有四个“武”字,结构一模一样,重心稳定,上下呼应。可以说是结构紧凑的好例子。(3)从构图来看,除了最后一行略显拥挤外,全篇都是竖线,间距不大;有横栏,字间距大,为后来的韩立碑如《曹全碑》开了先河。其中以大克丁、小克丁、宗馥圭为界的规则尤为严格规范。《吉果甘白盘》字距、行距都很大,特别宽敞、宽敞,是西周时期最有特色的一种。
春秋战国五百年间,鲁、齐、纪、朱、齐、戴、颜、晋、苏、曾、陈、郑、蔡等东方国家的书法,都继承了成熟的西周书法的特点。西秦国也继承了西周金文的书法特色,产生了划时代的优秀书法作品:《石鼓文》。石鼓文是十个馒头形的石头,每个石头都有一个韵脚。诗歌的体裁类似于《诗经》中的四言诗。自唐宋以来,石刻的年代一直争论不休。有人说是周初刻的,也有人说是周朝后期刻的。唐朝的人们认为周文王或周宣王是宋朝以前的第一个皇帝。现代学者认为秦代刻石者甚多,但仍有文公、穆公、向公、龚贤之说。唐兰先生根据当时碑刻、文献、词汇、文字、书法的发展,确认石鼓制作于秦献公十一年(公元前374年),论据全面,令人信服。如果没有新的提法,似乎已经成了定论。
“石鼓文”是圆而有力的,有一个正方形的圆圈。结构略偏向方正之,扬长取短,取其名。字间距宽,均衡工整,天若晴则明。字大于一寸,接近大印。刚劲有力,质朴自然,是“书法家的第一准则”,不为过。后来李斯编的篆书也由此而来。历代抄袭者甚多。秦公桂和秦公仲的铭文与石鼓文的相似。其他书法作品如郭、余等与相似。此外,还有一些中山王墓出土的铭文,如许的《洗钟》、《紫钟》等,字体委婉流畅,结构密度有意夸张。还有钟、丁等参差不齐的奇形怪状的铭文。至于兵器文字,就像一本鸟虫书。《越王周句剑》铭文属于篆书与艺术文字的结合;玉器铭文、古空文字、货币文字、杰夫文字、简化书上留下的墨迹,都各有特色,往往以一个字的形式出现,形成了书店里百花齐放争艳的盛况。
一个字形,后人称为奇字,什么是奇字?这是一种不同于古代汉语的写作风格。《说文解字》中有一些例子,大部分是古张的其他字,或增减其笔画,或改变其形状。《杨涵雄传》说刘欣的儿子刘巴从杨雄那里学来了异体字,就是这种写法。从文字的作用来说,这种独特的书法风格和多字现象恰恰为书法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秦始皇确定书法有八种风格时,称为八种风格。一是大篆,二是小篆,三是篆刻,四是虫书,五是临摹,六是隶书,七是隶书,八是隶书。虫书又称鸟虫书、鸟篆,是以一只鸟虫的头为笔、虫身为线的篆书艺术字体,是战国时期越王周剑上铭文的延续。“新媳妇”、“杨凌”等雕刻都是小印章;仿为创始人篆书,汉印首创。门牌用书、篆书用书、兵器刻书,只是大篆、小篆或隶书适用范围的变化。所谓“舒勤八体”,就汉字形体而言,无非是大篆、小篆、李殊三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