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耳的生日
聂耳(1912-1935)中国作曲家、音乐活动家。原名守约,字意,名紫艺,原名嘉祥,聂耳是他在上海的艺名。出生于云南玉溪,1912年2月14出生于昆明市甬道街72号“程春堂”中药店小楼,一个贫困的中医家庭。父亲聂是玉溪人,母亲彭是玉溪附近的峨山人。
1918进入昆明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开始接受正规教育。聂耳从小热爱音乐,能够敏锐的分辨声音。他模仿能力很强,会玩很多种乐器,并且痴迷于学习各种乐器。他经常天不亮就在城外练习打球,直到深夜才回来。聂耳从民间音乐家那里学会了演奏二胡、笛子、笛子、七弦琴、秦越、管风琴、曼陀林、手风琴、小提琴等乐器,熟悉了许多传统音乐。为以后的音乐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昆明美丽的风景和丰富的艺术资源给聂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他的后期作品中,如《绿湖上的春晓》和《与金蛇共舞》,他表现出了深深的怀旧之情。
65438年至0922年,聂耳进入昆明私立求是小学学长部,成为“学生音乐乐团”的活跃成员。1925考入昆明省第一联合中学。受五卅运动和大革命的影响,聂耳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组织“99音乐社”,积极参加学生爱国运动。就是在这个时候,他的第一部小说《省师院附中校歌》问世了。1927年秋,聂耳初中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省第一师范高级中学“外语组”,主修英语。这时,他不顾反动派的迫害,积极参加地下党领导的青年读书会和音乐戏剧演出,参加散发传单等秘密活动。1928年秋,毅然加入中国* * *生产青年团,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在思想和行动上,他已经从一个普通的学生变成了一个有* * *无产阶级思想的进步青年。
1930年夏天,聂耳毕业于省第一师范学院。因为在昆明参加了多次学生运动,不得不离开昆明,经越南、香港去上海,在云峰沈庄做店员,以躲避云南地方当局的迫害。
1931年4月,聂耳考入“岳明歌舞剧团”担任小提琴手,从此开始了他的艺术生涯。在此期间,聂耳不仅参加演出、音乐会和录制,还自学钢琴、和声和作曲。他还研究了世界各地的民歌和戏曲,分析了大量中外著名的音乐作品,研究了汉语的音韵和变调,开始了他早期的音乐创作。后来,聂耳离开上海去了北平。在北平,聂耳接触了左翼戏剧协会和音乐协会的同志,参加了他们组织的一些活动和演出。他经常在群众集会上演奏《国际歌》,观众和他的音乐一起合唱。
1933,田汉介绍他加入中国* * *产党。聂耳从此成为一名* * *用音乐武器与敌人战斗的无产阶级战士。他积极参与左翼音乐、戏剧和电影工作,以“黑天使”为笔名发表艺术评论,抨击腐朽声音,提出“为大众呐喊”的主张。
1933到1935这一段时间,是聂耳在上海活动的最后三年,也是他的创作才华得到充分发挥的三年。在此期间,他创作了34首歌曲,如采矿歌(田汉的词,电影《母亲之光》插曲),先锋(孙士毅的词)和道路之歌(孙瑜的词),义勇军进行曲,新女人,毕业歌曲和卖报歌。对劳动人民生活的深刻体验是聂耳的创作源泉。1934年,聂耳在为田汉的歌剧《长江风暴》作曲时,在黄浦江边多次聆听搬运工的劳动歌曲,最终创作了《夯工之歌》、《码头工人之歌》、《苦力之歌》四首歌曲。同年为电影《桃李劫》主题曲《毕业之歌》、《飞花之歌》作曲。为舞剧《复兴之歌》中的《再会南阳》作曲。聂耳是中国音乐史上第1位成功塑造工人阶级英雄形象的作曲家。这些歌曲集中反映了工人和农民在旧中国阶级压迫下的苦难和反抗。
1935年,中国孤军奋战,与日本帝国主义进行殊死搏斗,东北抗日义勇军与日本侵略者血战四年。“救亡图存”已成为全中国人民的一致呼声。1935年3月,聂耳开始为电影《风暴之子》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作曲。“起来吧!不想做奴隶的人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正处于最危险的时候……”他似乎听到了他母亲的呻吟。同胞的呼声,祖国的呼唤,战士的怒吼,爱国的激情在胸中涌动,气势磅礴、激昂的旋律不断从心中产生。聂耳仅用两个晚上就完成了总谱初稿。为了躲避间谍的追捕,他把《义勇军进行曲》的初稿拿到国外,在日本定稿,寄回上海。一首展现中华民族坚强品格和祖国尊严的革命战歌就此诞生。
义勇军发表三月后,随着救国运动的巨浪,抗日战争的烽火遍及全国,长城内外,享誉海外,传遍世界。《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显示了中国* * *党员在民族危亡的重要关头。坚持民族大义,主张全民族团结抗战,表达了中华民族的不可战胜的意志,也表达了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人们的心声。每个音符,每个乐句似乎都蕴含着雷霆万钧的力量。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通过《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国人民国歌。1982 65438+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正式定为中国人民国歌。
1935四月初,党组织得知聂耳有被国民党逮捕的危险,考虑到他想出国留学,通知他先去日本,再从那里去苏联。聂耳四月中旬东渡后,受到了中国留学生的热烈欢迎。聂耳是抗日斗争的鼓动者,但他对日本文化深感兴趣,所以他打算呆一年。在此期间,他终于完成了《义勇军进行曲》,将乐曲送回国内,并在留学生聚会上演唱。同年7月,聂耳暑假去神奈川藤泽市的常沼海滩,住在日本朋友家,每天练习钢琴和游泳。17年7月,溺水身亡,年仅23岁。
聂耳去世后,他曾经的朋友张天旭将尸体在当地火化后带回上海。1937年聂耳骨灰葬于西山碧鸡关旁,1980年5月移于西山太华寺与三清阁之间。楚图南、光伟然、徐家瑞立碑,徐家瑞题字。解放后,郭沫若为聂耳墓题词“人民音乐家聂耳之墓”。全文是:
聂耳同志是中国革命的号角,是人民解放的声音。它的配乐《义勇军进行曲》被选为另一首国歌。听到他声音的人都是满脑子爱国思想,而庄却是满脑子远大理想,坚决有志于* * *。聂耳同志,中国* * *产党党员也。1912年2月14日出生于风景秀丽的昆明,1935年7月17日溺死于日本常沼的海边,时年二十四岁。可惜死在了敌国,可惜!他淹死的原因还不清楚。
写于1954年2月,建国四年后的郭沫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