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供应链风险大,芯片缺货会持续半年。
文三左茂轩
全球半导体供应不足,使得汽车制造业面临巨大风险。
近日,德国车企大众集团、零部件巨头大陆集团、博世集团纷纷发布预警,可能因全球汽车芯片短缺而影响汽车生产。这包括中国市场,市场复苏带来的需求增长,这种影响会持续到明年。
芯片供应紧张已经威胁到全球汽车行业的供应链安全。中国的汽车行业最先感受到了紧张的气氛,一些汽车公司已经因为“缺芯”被迫停产。第一个生产受到影响的消息是一汽大众和SAIC大众,这两家汽车公司在中国的销量最高。智库君从车企、零部件企业、汽车行业人士等不同渠道了解到,由于包括汽车芯片在内的电子元器件等核心零部件短缺,部分车企在短时间内调整生产计划、减少生产班次或暂停生产。
“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了一些特定汽车电子部件的芯片供应。中国市场的全面复苏进一步促进了需求增长,使形势更加严峻,导致部分汽车生产有中断的风险。”对于汽车芯片短缺带来的巨大挑战,大众中国的回应很坦率。
受影响的不仅仅是北方和南方。“整个汽车行业都受到了影响,不仅仅是南北大众,至少还有吉利和两家本田(即东风本田和广汽本田)。这些都是我们通知停产的。”65438 2月6日,某跨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华高管对智库君表示。
智库君从多家车企了解到,虽然每个公司的情况不同,但“缺芯”是全行业面临的问题。从65438+2月开始,汽车芯片短缺问题将更加突出,将陆续对所有汽车企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影响部分汽车企业明年上半年的生产进度。
虽然,很多车企表示,目前汽车的交付和销售并没有受到影响。然而,汽车“芯片”的短缺短期内难以解决,国内汽车市场不断上涨带来的需求不断增加,现在又恰逢销售旺季。供需矛盾带来的巨大潜在威胁,给整个汽车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车企为什么“缺芯”?
“各种系统部件(有短缺),包括发动机ECU、转向EPS、底盘ESP,不仅有芯片,还有各种电子元器件。”上述汽车零部件企业高层告诉智库君。
简单来说,导致贴牌生产中断的直接原因是一些核心汽车电子产品的短缺。发动机控制系统(ECU)和车身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PS)主要由Tier1(一级供应商)提供,其中博世和中国占据最主要的市场份额。ECU和ESP中需要的芯片由Tier1从半导体芯片供应商处采购。
有汽车行业人士向智库君表示,目前汽车芯片主要短缺的是功能芯片MCU(微控制单元),这种芯片广泛应用于传统燃油车的电子核心部件。策略?根据Analytics公布的数据,2019年,全球汽车装机量超过25亿辆。
多位业内人士向智库君表示,汽车芯片短缺是由两方面因素造成的:一方面,中国汽车行业持续复苏,市场表现好于预测,汽车芯片需求增幅超预期;另一方面,全球疫情蔓延,上游晶圆厂产能紧张,手机、电脑等各种电子消费品的芯片供应不足,汽车芯片产能也受到限制。
“现在一提到芯片,大家都很敏感,想到地缘政治和国家战略。但其实是产能规划和市场预测的问题,主要是OEM和Tier?1(一级供应商)问题。”有汽车行业人士告诉智库君,影响是全球性的,但中国汽车市场表现优异,需求大增,供给不足,所以问题先暴露出来。
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业界对汽车行业和半导体行业的预期其实都不乐观。上半年的悲观预测,一定程度上打压了下半年汽车芯片产能的生产调度计划。
“汽车芯片周期长,产能规划不好。这个问题在正常年份也可能出现,只是我们没有注意。反之,规划不好就会报废,所以是一把双刃剑。”上述跨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中国高管告诉智库君。
值得注意的是,自5月份以来,中国汽车市场一直在持续复苏。虽然一季度市场情绪悲观,但二三季度全行业已经明显感受到汽车市场需求的逐步释放。在这个过程中,随着中国需求的增长和其他市场的逐渐复苏,出现了汽车零部件的局部短缺。?
有零部件企业高管表示,如果芯片的供应是按照汽车厂商原有的产能规划,其实问题不大。但由于新增产能,需要向半导体企业额外订购,需要6-9个月的漫长周期。
但值得注意的是,汽车需要较长的产品研发和验证周期,汽车芯片也是如此。而且由于Tier1掌握着较重的话语权,车企调整供应商体系的难度很大。以车身控制的EPS为例,结构复杂,集成功能多,价格相对昂贵,研发的测试周期最长。一旦得不到芯片的批前供应,就会给正常生产带来麻烦。
“虽然汽车行业的供应链极其复杂,但是车企经历了多年的市场反馈机制,有很强的供应链风险控制能力。筹码短缺肯定不是突然断的,肯定经历了一个过程。车企和Tier1应该是发现了一些问题,调整了生产节奏。”65438+2月6月,全国车联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智库君采访时表示
事实上,企业对汽车芯片短缺并非毫无预警。“采购部门其实对供求关系非常敏感,一些企业在8、9月份就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有车企内部人士告诉智库君,一些企业之前已经开始有意识的增加库存。
有业内人士向智库君表示,在汽车芯片普遍短缺的情况下,汽车企业不得不调整部分车型和工厂的生产计划,将损失降到最低。例如,一位消息人士告诉智库君,一汽-大众的天津工厂和成都工厂受到的影响比其他三家工厂更大。
“汽车公司对市场的判断仍然相对较快。因此,他们会根据市场需求,将稀缺资源投入到带来更高经济效益的车型中。”有车企告诉智库君。
短缺可能会持续半年以上。
很多业内人士在接受智库君采访时表示,汽车芯片短缺对汽车生产的影响以及背后的原因其实大家都很清楚,但是解决问题的难度很大。
“要解决这个问题,OEM需要更准确的市场预测,Tier1需要更好的产能规划,Tier2试图缩短领先优势?时间(提前期)。”有汽车行业人士表示。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各方合作,以博世和大陆集团为代表的Tier1起着关键作用。
虽然大陆和博世都表示正在加强与各半导体厂商的合作和沟通,尽一切努力将影响降到最低。然而,多层?1商业人士对智库君表示,芯片厂产能不足的问题短期内很难解决,行业芯片缺货的情况至少会持续半年。
更迫切的问题是如何阻止这种情况变得更糟。现阶段,大部分车企的交付并未受到影响。如果产能不足的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部分车型的产能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只是时间问题。
在接受智库君采访时,博世中国的一位高管有点无奈。“芯片厂产能不足,我们别无选择。我们只能加大投资,帮助芯片厂投资,扩大产能,但可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我们一直与半导体制造商保持密切沟通。目前,半导体芯片制造商已经开始扩大产能,以应对突然增加的供应需求,但考虑到半导体行业的正常交货时间,目前的供应短缺将在6-9个月内得到改善。因此,预计到2021,供应形势依然严峻。”65438 2月6日,大陆集团中国区人士告诉智库君。
此外,有汽车行业人士向智库君表示,由于上游晶圆厂产能紧张,汽车芯片实际上处于与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竞争的状态。
“汽车芯片的工艺要求没有手机高。相比手机和5G,芯片公司的利润率并没有那么高。所以在全球晶圆厂产能紧张的时候,汽车和消费电子争夺芯片产能,并不具备优势。”65438 2月7日,一位汽车芯片从业者告诉智库君。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汽车芯片投资领域,随着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的增长,许多芯片公司更加关注IGBT、传感器等充满巨大商业前景的领域。
不少业内人士在接受智库君采访时对汽车芯片价格表示担忧,在目前供需严重失衡的情况下,汽车芯片涨价将是大概率事件。
全球车载MCU前五大供应商分别是恩智浦、英飞凌、瑞萨电子、意法半导体、德州仪器,占据了市场的半壁江山。其中,已有数家公司报出涨价。
近日有消息称,一位客户收到了恩智浦的通知,通知称恩智浦必须提高所有产品的价格,以应对材料成本的“大幅上涨”和芯片的“严重短缺”。
日本半导体制造商瑞萨电子也向客户发出了涨价通知,称公司近期迫于库存、成本增加和产品运输风险的压力,不得不提高价格以保证这些产品的持续投入和生产。瑞萨的价格调整将于2021 1 1生效。
在芯片短缺影响汽车产能的情况下,主机厂和Tier1不得不接受价格上涨。崔东树认为,在目前汽车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很难将这种成本价格转嫁给消费者,汽车价格上涨的可能性不高。增加的成本可能需要主机厂和零部件供应商自己消化。
是否会影响汽车终端市场?
芯片的短缺实际上已经影响了一些车企的产能。对于车企来说,年底和春节前是传统的汽车销售旺季,最近中国汽车市场的行情一直在好转。如果此时某些车型的产能跟不上,不仅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还会把市场份额拱手让给竞争对手。
当然,总的来说,芯片短缺是整个汽车行业面临的挑战,不同的汽车公司或多或少都会遇到挑战。
“停产会影响市场终端,取决于影响的时间跨度。”65438年2月7日,罗兰·贝格全球高级合伙人、大中华区副总裁郑云在接受智库君采访时表示
资深汽车电子工程师朱玉龙认为,(芯片)短缺更多是从2020年2月开始,延续到2021年上半年,出现交货瓶颈。这种影响可能对所有车企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很难按照需求跟上生产进度。
然而,崔东树认为,产量下降的影响有限,汽车市场并不像预期的那样悲观。“很多车企还有部分车型库存。车企可以通过调整生产计划来降低影响,同时也可以去一部分库存。”
他认为,从车市走势来看,明年中国乘用车市场有望增长7%,市场需求是存在的。供给方面,虽然部分车企的部分车型会受到影响,但消费者还是有其他汽车品牌可以选择。
“虽然部分车企部分车型产能会造成差距,但这并不代表所有车都不生产,影响有限。消费者可以选择其他车企的类似车型。”崔东树说。
此外,近两年我国汽车市场进入调整期,车企之间的竞争已经很激烈,价格战愈演愈烈。因此,在主流合资或自主品牌市场,即使短期内部分车企的部分车型供应不足,也不会出现终端价格的明显上涨。否则消费者会被竞争对手抢走。
“芯片短缺不会对终端消费市场造成大的影响。需求决定供给,我们预计明年中国汽车市场产销将实现正增长。”崔东树告诉智库君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