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有哪些独特的风俗习惯?

哈尼族自然村落的宗族结构大多是以父系血缘关系为纽带的集团,可以称之为父系血缘家族集团。哈尼族语称之为“开博然”,意为同一祖先的后代或一棵树的分枝。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生产力的不同,每一次浪潮都有不同的起伏。只有几十户人家弱小,独居一村,千户人家繁华,居数村。不管是什么类型,都有自己的标志:①献给本家(村)神灵的丛林;(2)“苦扎扎”节,向神灵献秋磨桩;(3)镇怕伤害本家动物的兽神和强大的丛林;(4)标志着这个家庭和野鬼分界线的丛林;⑤供人饮用的泉水井;⑥这家人特别需要的一对古芒鼓。每个Kaiboran都有一些旨在增强凝聚力的习俗和法规,例如每个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保护和援助的义务以及婚礼和葬礼仪式和祭祀中的* * *食物制度。(《首届哈尼文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1996版,第196-208页)。)由于哈尼族大多生活在有家族纽带的村落里,长期以来养成了尊老爱幼、扶弱济困、互帮互助的道德风尚。至今,“尊老”、“母亲节”等民间节日依然流行。在与其他民族的交流中,哈尼族人非常有礼貌,热情好客。特别有意思的是他们和傣族人之间形成的“牛公婆”。早春,热巴河谷是傣族人种植早稻的繁忙季节,因为这里牧草茂盛,气候温和。牛是傣族人的“牛亲戚”喂养和使用的。夏秋季节,坝区气候炎热,山间凉风习习,草木葱茏,正是哈尼族种植水稻或迎接丰收的好时机,所以牛被哈尼族喂养使用。冬天,牛被从坝区赶下来避寒。双方世代交往,同舟共济,亲密无间地互称“牛公婆”。哈尼族在人际交往中也非常注重待客的礼仪。他们认为家里客人的到来是“格兰特”(幸福吉祥)来临的标志。哈尼族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一家有难人人帮,一家有难人人担。“Angjiaojiao”是跳槽互助的一种形式,“Bajiaojiao”是婚丧嫁娶轮流借钱的有效方式。“昂巴木”是互助建房、帮助大家的传统习俗。一切都显示了各地哈尼族和平、相互的人际关系。“一纠”在哈尼语中是“调整轮换劳动力”的意思,即在生产的关键时刻,不管哪家缺劳力,全村只要打个招呼就来帮忙。这个循环互相帮助,互相调整,才不会耽误生产季节。这是哈尼族社会生产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传统方式,有效地调节了劳动力,促进了劳动力的合理利用。“一正”只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名词,具体可以分为:天赋梯正(栽秧轮)、天赋底正(打谷子轮)、阿扎黑正(劈柴轮)、其正(挖田轮)等等。但是,无论对具体的生产活动进行何种“矫正”,其目的都是为了互相团结和调整劳动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更新,“以错改错”的时尚也在不断扩大范围,发展自己的内容。于是出现了“阿高高”(交换劳动力)、“阿安安”(出卖劳动力)、“阿欧欧”(购买劳动力)等现象。“阿高高”名为“交换劳动”,但其内容与“阿纠”几乎相同,只是在形式上打破了国界,延伸到村外和熟人之间。体现了与当地其他民族的和谐关系。但“阿岸”和“阿瓯”是在当地哈尼族有了商品意识后才出现的,这是哈尼族社会的一大进步。“牛公婆”:居住在红河县的哈尼族与当地的傣族有一种血缘关系,称为“牛公婆”。双方* * *共同买了一头牛,两家公司* * *共同拥有和* * *共同管理,生了一头小牛,归双方* * *所有,屠宰出售时互相分割。这种关系定下来之后就不会变了。已婚女性一旦怀孕,一般不会离家太远,但分娩前总是坚持临产。婴儿出生后,门上要挂象征性的驱邪符,母子床上要挂竹笋做成的画像,保护婴儿。婴儿落地后的三声啼哭被认为具有特殊的意义,是向天地、祖先、村庄宣告他来到了人间。宝宝出生后3-11天左右,要为宝宝举行隆重的命名仪式。模拟劳动是命名礼仪的核心内容。如果是男婴,就请村里的一个男孩,肩上扛着锄头,穿着工作服,背着糯米,在屋外母子面前挖三个锄头,象征男婴长大后勤劳勇敢。如果是女婴,请女孩左手拎糯米,右手拿砍刀,肩上扛个麻纤维背架,在屋外母子面前劈柴三次,表示婴儿长大后会砍柴割草,勤政贤惠。马上给宝宝取名。红河地区哈尼族的一个分支叶车人,有一套奇妙的给婴儿取名的风俗习惯。无论男女,五六岁之前的孩子或婴儿都有好几个,少则两三个,多则七八个,随时可以更换。但是一定不能和任何一个生活在同一个家族的男性祖先同名,哪怕可以追溯到几十代以前。一般要到七八岁才能固定真名,直到老死。改名的原因据说是宝宝身体不健康,爱哭,或者和家里的父母兄弟姐妹“决裂”,让他生病了。叶车人的名字一般有几种含义,比如象征美好的事物,或者纪念出生日期(黄道十二宫),地点,或者连接父子的名字。父子联名族谱显示,叶彻人只有名没有姓(多为双音),近代姓氏的使用明显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哈尼族历史上盛行火葬。直到清代中叶,火葬习俗才逐渐演变为木棺葬。哈尼族一般会选择离村子不远的向阳山梁作为同宗的共同坟山。丧葬习俗因地而异。西双版纳哈尼族一般在家里停棺3-5天,最多7天。在此期间,全村停止一切生产和娱乐,请“贝玛”念一段咒语送鬼,杀死迷途的牛。葬礼时,全村人排队为他送行,并将死者的部分生产生活用品一起掩埋。红河南岸的哈尼族可以为替死者杀了三头以上牛的家庭举行盛大的“莫措”葬礼,意思是为死者跳舞。持有“莫措”的人会把棺材停放在家里3-5个月。扣留灵柩期间,每天早晚饭前要鸣三次土炮,每12天举行一次盛大的宗灵仪式,称为“无伤”。“不伤”那天,会请村里的长辈和亲友喝酒,唱丧酒歌。当晚,青年男女聚集在殡仪馆前玩耍,载歌载舞《莫措措》,谈恋爱,选伴侣。对生死持乐观态度的哈尼族认为,生老病死是生命的自然规律。逝者已逝,生者应该像往常一样快乐。“莫措措”葬礼仪式极其隆重,持续了2-3天。远村亲友,抱鸡牵羊,邀人成群吊唁。葬礼时,“贝玛”唱着优美的古歌和悲凉的丧歌。男女老少,都穿着华丽端庄的衣服,挥舞着扇子,喊着“不要搓”跳舞。土炮声不绝于耳,大唢呐响,锣鼓喧天,彩旗飞扬。哭着哭着,唱着唱着,笑着笑着,悲伤伴随着欢乐。婚俗一夫一妻制氏族(血亲)婚姻是哈尼族的基本婚姻制度,禁止同姓通婚,禁止在异性血亲和公婆面前透露有关爱情生活的言论。青年男女婚前自由社交,自由恋爱。两人相亲相爱,不受父母或他人干涉,但禁止兄妹、兄弟姐妹或堂兄妹同时参加一项社交活动。在哈尼族村落里,一般都有未婚青年男女社交的场所,称为“扭冉”(《王庆华与史超君:云海中的怪嫁女》,云南教育出版社,1995版,第5页)。)。黄昏后,身着新装的青年男女,在男青年或女青年的带领下,在扭曲的森林里,寡妇的家里,或村子附近的丛林里,相会,互相倾诉感情。红河南岸大阳街一带的哈尼族,如果邀请五个以上的姑娘来找男青年,就可以举行盛大的酒歌爱情宴——“阿巴多”。它的场景是快乐的,有趣的和多样的。经过多次交往,姑娘和小伙子可以形成“扎哈”关系,即稳定的朋友关系,只要两人意气相投。如果双方互相喜欢,相识百年,得到父母认可,男方请媒人向女方提亲,然后自己受雇给女方打招呼。当男方的迎亲队伍到达姑娘的村子时,埋伏在路边的姑娘用橄榄果袭击了她,这表示她“抢”走了姐姐,其中蕴含着先苦后甜,多子多孙有福的寓意。女方搭起婚礼帐篷,用酒菜招待男方的婚礼宾客和女方的亲朋好友。老人们唱起了《婚礼曲》,这时,打扮成“扭然”的新娘忍不住泪流满面,哭着诉说自己的命运不幸,凝聚成一首悲伤的《婚礼曲》。有的地区早在三天前就开始哭着唱了,有同村的闺蜜陪着。哭得越伤心,对父母的感情就越深。在一些地区,女孩结婚时,他们的兄弟或堂兄弟要把她们抬出村子,亲戚朋友要组成欢送会,送嫁妆和礼物。新娘接到男方家,要先给祖祠拜一拜,然后吃一碗新郎亲自送来的生米,表示永不变心。第二天日出时,新娘陪着伴娘,带了些糯米回娘家,分发给村里的血亲,以示缅怀祖先。婚后双方不再参加社交和恋爱活动。如果夫妻感情破裂,无论谁提出离婚,女方一般都会退还原雇佣费,有些地方还会进行简单的离婚仪式。由村里一位公正的男长辈主持,在一块木头上刻三个小口,然后把木头劈成两半,各持一半。“黑夏夏”:婚俗,指已婚女子按期(每轮十二天)住在父母家和婆家,实际上是“足不出户”婚俗的别称。“打新郎”:哈尼族的一个分支——卡多人迎亲时,新娘哭着打新郎,新郎则一直躲闪,从不还手。这是卡多人婚俗中的“打新郎”。“打新郎”的本意是为了考验新郎对爱情的忠诚。如果你不还手,说明:你来我家,我会好好待你。你看,你打我这么久,我还能忍。我全心全意爱你。如果你还手,就意味着失败。服装和头饰哈尼族人喜欢用自己编织染色的小土布做衣服。崇尚黑色,简约庄重。6-7岁之前的孩子基本是中性的,他们是以保护身体为基础的。各地男装发型基本统一。穿蓝色或蓝色有领双排扣上衣或无领左后上衣。袖子在手腕处又长又窄,上面扣着别致的布纽或闪亮的银币和珠子。穿扭裆蓝裤,裤腿大。老人们戴一个大的蓝色“包头”或一顶老式的瓜皮帽。男青年经常留短发,穿汉服。女性的服饰和发型极其丰富多彩,地区和分支差异很大。一般以单辫或双辫、下垂的辫子或发辫、裙子的高度、服装的颜色和腰部来区分年龄。大部分女性穿短裙,以银珠或布条作为纽扣。下身穿着因地而异,包括裤子、短裤、折叠裙。打扮的时候穿个马甲。腰多扎花,腿裹花,绿布打底裤。大部分地区的妇女喜欢佩戴银耳环、耳环和项圈,以银链和一串串银币作为胸牌。手腕上戴银镯子、绞镯子、龙镯子。用来装饰衣服的物品有很多,比如贝壳、羽毛、虎牙、动物骨头、项链等等。绣在服装上的图案一般有山川、河流、树木、太阳、月亮、星星等。所有的模式本质上都是其地域地理环境的反映,是对其祖先迁徙历史的描述。在各地哈尼族多姿多彩的服饰中,大阳街和红河南岸郎地的哈尼族妇女(叶车支)的服饰很有特色。他们的外套统称为龟式衣服,分为外套、衬衫、内衣三种。大衣码“雀郎”是一件靛蓝色双排扣上衣,无领圆口。袖子长及肘部,宽大,双排扣两侧钉有多个精致的装饰纽扣。“雀郎”蘸靛青后,涂上一层淡牛皮胶,使其微微泛红,说明其工艺之高。衬衫名为“Quepa”,无领尖口,下摆呈龟形。左右翻领略宽,垂在胸前。左翻领用细棉线系在右腋下,交叉成剪刀口。内衣名为“Quepa”,实际上是一种无扣、无领、圆口的贴身内夹克。圆口右前方绣有一串银链,用以系针线。开着leaf车的女人以多穿点衣服为荣。“Quepa”下面钉着几个蓝绿色的假边,表示穿的比较多。女孩的左胸经常被遮住,但右胸却半露在外面。它展示了一辆leaf车的女孩的青春健美。在节日期间,女孩的腰部被紧紧地绑上一条手掌般宽的五色“Paa”,不仅使女孩的全身曲线非常美丽,还显示出几分女性的英气。叶车女子下半身赤脚露腿,一年四季只穿一条紧身青春短裤,颇似水上运动员的泳裤。都是从大腿上端裸着,把短裤收紧露出臀部的原形,很美。不管是夏天还是夏天,在田里插秧除草,还是在几个寒冷的日子里深入深山老林砍柴割草,从来不穿裤子。短裤是根据自己的身材胖瘦来裁剪的。原则是同样收紧臀部。独一无二的特点是,在短裤的前部,有七层折叠成人字形。乍一看,好像有七条短裤可以穿。他们头上戴的白色“帕昌”是用白布缝制的尖头软帽,略像雨衣上的雨帽,但后面有一个漂亮的燕尾。“帕昌”的燕尾边绣着五颜六色的线,用一根白线将“帕昌”紧紧系在辫子上,保证它只会随风起舞,不会随风而去。“帕昌”制作简单,戴在女人头上像一只白蝴蝶。叶澈小姐的银饰也为她们独特的服饰增光添彩。除了手腕上戴的银手镯和腰带上装饰的银泡泡,胸前还挂着两串银饰品。由许多银链和银泡组成的银坠挂在胸前,为独特的龟式套装增光添彩。此外,在“Quepa”的下摆边缘,还有一圈同样的银饰。女孩走路时会发出细小而有节奏的“叮”声。特别是当姑娘们受到牛皮的鼓舞时,全身的银饰会发出节奏清晰的银器声,来陪伴她们优美的舞蹈。哈尼族服饰不仅反映了本民族固有的文化特征,而且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有助于了解本民族的起源、迁徙和支系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