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态声乐演唱教学方法研究论文

原生态声乐演唱教学方法研究论文

回顾中国民族声乐及其历史,说明原生态唱法作为民族声乐艺术形式的意义。原生态和原生态声乐演唱艺术的起源,以及不同分类产生的独特论述,让人们逐渐认识到原生态声乐在中国民族声乐中的原生态演唱艺术。摘要:本文从自然性、实用性和即兴性三个方面阐述了原生态声乐的艺术特征,从而了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独特艺术魅力。为此,原生态声乐演唱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只有展示原生态声乐演唱的文化性、艺术风格和民族性,才能凸显原生态声乐演唱教学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可以在教学中选择打破理性思维教学模式、引导学习者联系生活、注重个性培养三个方面来分析和研究原生态声乐教学的教学方法创新,可以审视原生态声乐教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从而激发更多的教师更加关注和重视原生态声乐教学,从而引导更多的人关注民间传统文化的新发展。

关键词:原生态唱法;声乐演唱教学;教学方法;改革

一、了解民族声乐中原生态声乐演唱艺术

中国作为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语言文化、社会政治、社会经济、生产劳动、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等诸多因素对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中国民族民间声乐艺术形式和风格各异的流派演唱艺术体系。民族声乐中的原生态声乐艺术最能展现我国各民族、各地区的风土人情,是最原始的生存状态的声音,是没有经过任何加工和修饰的民族声乐艺术形式。原生态唱法的出现,成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中举世瞩目的一朵奇葩,赢得了大众的关注。

(一)了解中国民族声乐及其历史发展。

中国民族声乐是劳动人民表达感情、意志和思想的艺术形式。中国传统民族声乐基本上是中国的原生态声乐,而现代中国民族声乐是指在继承了中国传统民歌、戏曲、说唱之后的一种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民族歌唱艺术形式。早在春秋时期,第一部诗集《诗经》中的“国风”就是当时的北方民歌。20世纪以前,原生态民歌是中国民族声乐演唱的主要形式。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开放心态的形成,中国开始有了西式声乐教学和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出现,使中国的民族声乐艺术进入了一个转型期。现代民族声乐艺术有科学的演唱技巧和与时俱进的内容,但原生态声乐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着其他演唱形式无法替代的自然质朴的风格,也应该得到重视和关注。

(二)原生态的定义和原生态歌唱的起源

“原生态”一词来自自然科学中的生态学研究领域,指大自然赋予的最原始的生存状态。它没有复杂,没有装饰,没有技术,没有趣味,没有时尚,是最简单朴素的存在状态,基本可以用“清水出芙蓉,天然雕琢”来形容。所谓原生态唱法,就是当地人民在劳动、生产、生活过程中,按照自己的语言习俗和唱法自然形成的,没有任何专业修饰或外来影响的民间作品,其中以原生态民歌的唱法为代表。原生态唱法最早是在2004年央视西部频道举办的“西部民歌大赛”中提出的。原生态唱法下出生长大的劳动人民,没有任何专业技能的原生态嗓音,赢得了人们的赞誉和关注。原生态声乐演唱是当地人民创造的积淀,通过代代相传传承了民间音乐艺术的精髓,是我国民族传统习俗和生活的真实写照。

(三)原生态声乐艺术的不同分类

根据演唱形式的不同,原生态声乐艺术可分为独唱、二重唱、团体合唱、多声部合唱等。它既有委婉柔美的抒情性,又有高亢激昂的豪放性,曲调优美,艺术魅力极强。按其地域不同,可分为北方原生态民歌、南方原生态民歌、高原原生态民歌、平原原生态民歌和其他少数民族原生态民歌。因为不同地方的原生态民歌的语调和音调,会因地域和地貌的不同而产生不同风格的原生态民歌,比如北方粗犷高亢,南方细腻悠扬。根据原生态声乐艺术演唱内容的不同,原生态声乐演唱的主题和作用也不同,可分为劳动号子、信仰天道、爬山调、长短调内蒙古牧歌等。

第二,探索原生态声乐演唱的独特艺术魅力

原生态声乐艺术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体现,是各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悠久文明发展沉淀下来的文化遗产,有着自己不可磨灭的艺术特色。正是这种艺术特征,使得原生态声乐在现代艺术生活中独放异彩。

(一)原生态声乐演唱的自然艺术特征

原生态声乐是民间直接产生的,长期以来在农民、船夫、牧羊人或劳动妇女中流行。它是由大众口头创造的,并在流传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是随便说说,不专业。原生态声乐因其原始、贫乏的语汇,处于一种自然的艺术状态。这种自然并不等同于随意无序,而是自然流露情感,创作作品。细细体会,才能感受到大自然中原生态声乐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和情感。如李的原生态作品中唱道:“我来晚了砍山,我来晚了锅里的螺和纺线里徘徊的妻。”还有其他作品唱道:“猪要怕脏猪,狗要怕吠狗,鸟要怕飞鸟,只要有亲人作伴。”这些原生态作品的歌词通俗易懂,都具有自然无意的艺术特色,但表达的是真挚感人的生活和情感。

(二)原生态声乐演唱的实用性艺术特征

原生态声乐作品大多是人们在劳动中创作的,与劳动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原生态声乐艺术的初衷是为了实用性,其次才是审美。比如劳动号子,就是民歌最早的载体。它是人们在繁重的体力劳动中,为了释放体力负荷的压力或协调步伐而大声喊叫或喊手势产生的。这些呼喊和呼唤的标志后来被人们美化,发展成为声乐艺术形式。劳动号声的实用性在于协调和指挥人们的劳动。随着它的实用性的出现,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它,美化它,并在节奏与韵律的配合下逐渐展现出原生态声乐艺术的独特魅力。

(三)原生态声乐演唱的即兴艺术特征

原生态声乐演唱都是唱你所见,编你所想,所感,即兴。其实就是方言声调的音乐化,不需要考虑技术要求,不需要加工提炼,只需要专注于自己感受到的唱腔,展现“最原始的作品”。歌词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情感即兴及其“口语化”的民间特征,在结构、语法、修辞、艺术逻辑和形态规则等方面形成了许多新的民族文化特征。比如山西民歌《三天路程需两天》中的原生态民歌:“大青山高,乌拉山低。鞭子一甩,我就要回嘴。我再喂两升,三天的路程,两天就到了。“歌词来自于他们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因为民谣歌手不了解专业的创作知识,所以无法像专业作曲家一样利用民谣素材创作民谣。他们只能靠即兴、冲动和强烈的情感支配来“创造”。

三,原生态声乐教学的意义

由于民族声乐的曲目单一、重复,民族声乐的单调状态让观众感到听觉和视觉的厌倦,于是人们开始想要追求新鲜刺激的艺术形式,渴望和期待民族音乐的多元化。原生态声乐演唱表现出自然、质朴、粗犷的特点,是民族声乐艺术的另类展示,具有独特的新鲜感和民族特色。因此,为了迎合人们愿意复兴传统文化的趋势,原生态声乐教学的意义非常重要。不仅学院派的民族唱法是从原生态声乐中生长出来的,而且良好的原生态声乐教学有利于传统文化的进一步传播,吸引更多的人关注我国的民族民间艺术。

(一)原生态声乐教学的文化意义

原生态声乐演唱在工业时代之前是一种自然的、乡村的、朴素的、非商业性的文化。包含了源于自然的生态文化,如民族民俗文化、原始文化、地方文化,涉及到社会科学中的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生态学等。在教授学习者歌唱技能的基本目标下,原生态声乐教学需要对学习者进行教育和引导,让学习者在声乐文化的广阔视野中学习原生态声乐,这不仅有利于学习者对声乐技能的掌握,也有利于学习者今后的深入探索和创造。比如在藏族原生态民歌《翻身不忘党》的教学中,也需要为学习者讲解作品的背景、思想和道德观念,让学习者在了解相关文化中掌握原生态声乐演唱。

(二)原生态声乐教学的艺术风格意义

原生态声乐演唱虽然是一种自然的演唱形式,不需要经过专业的修饰和提炼,但也不能随便唱。也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要忽视艺术风格的重要性,逐步思考一些方法和理论,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炼和选择来指导原生态声乐演唱教学。让学习者随心所欲地演唱原生态声乐作品,展现纯净、质朴、干净的声乐艺术效果。比如在学习不同艺术风格的原生态声乐作品时,抓住每一首原生态声乐作品中的闪光点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掌握了艺术风格的精髓,才能在丰富多样中彰显个性。

(三)原生态声乐教学的民族意义

原生态声乐演唱过程直接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历史、社会、劳动、风俗、爱情、婚姻等日常生活,是了解一个民族情感、性格、历史、民风、民俗的重要名片。因此,搞好原生态声乐教学,对发展我国民族声乐,弘扬民族文化精神,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着无限的作用。

第四,创新原生态声乐演唱的教学方法。

从历代所有民间艺术形式的发展过程来看,几乎所有的民间艺术都是专业艺术的来源和基础,任何艺术门类都是从生活到艺术,从艺术到专业。原生态声乐演唱艺术也不例外。作为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基础,只有将原生态声乐演唱搬进教学,不断拓展教学和创新,才能使原生态声乐演唱艺术从原生态走向艺术舞台,从粗糙走向经典。

(一)在原生态声乐教学中打破理性思维教学模式

在现实教学中,教师往往过分强调教学内容的合理性和* * *性,注重教学方法的重复和效率,往往淡化或忽视教学方法的创新性。在原生态声乐教学中,这种教学模式容易制约学习者的个人兴趣。教师要打破习惯性思维的按部就班的教学模式。毕竟,原生态声乐教学的主要目的不仅仅是教授演唱技巧,而是让学习者走出简单理性的思维,融入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感性地学习原生态声乐,给学习者一个广阔的空间去了解和研究原生态声乐演唱艺术的现实意义和创作借鉴。

(二)在原生态声乐教学中引导学习者联系生活

抛弃原生态声乐艺术的情感和人文成分,单纯追求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只会让学习者理解没有个性和生命力的原生态声乐演唱艺术。因为原生态声乐多是在实际生活生产中形成的,如农耕、采药采茶、航海、排排等,歌唱技术是从生活中摸索出来的,进而用来表达生活感受。因此,在原生态声乐教学中,教师要让学习者将学习原生态声乐与生活联系起来,教会学习者用声音表达生活,传达情感,从而摆脱僵化的声乐演唱技巧。

(三)在原生态声乐教学中注重个性培养

原生态声乐演唱中的每一句每一腔都有着强烈的地域性和突出的艺术个性,如蒙古族长调、苗族飞歌、羌族饮歌等。,可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唱一方歌”。教师要让学习者对原生态声乐的声音有正确的判断,有自己独特的感受,而不是盲目错误的模仿。教师要培养学习者独特的个性思维,让学习者在声乐作品面前有自己的想法,不能再按老师说的去做,以免埋没了自己的创新天赋。结论原生态声乐演唱艺术依赖于原生态的生活环境。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原生态声乐演唱艺术的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因为原生态声乐是我国民族声乐的基础,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言、内容、形式上具有鲜明的地方文化特色和民族特色,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现代社会的文化发展和审美趋向多元化,原生态声乐在民族声乐中的传承和发展是毋庸置疑的。今后,在保护原生态声乐作品的前提下,要注重向保护、研究、发展、普及方向的教学改进,积极吸收原生态声乐艺术中的传统文化和音乐精华,做到既保持特色,又与时俱进。

参考资料:

由杨利刚编辑。声乐教学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2]玉子在等待着。浅谈声乐教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徐孝义。声乐演唱与教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6。

[4]傅晓玲。原生态民歌的理性思考——对第十二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原生态歌唱团创作的思考[J]。民族音乐,2006(3)。

[5]由田青编辑。原唱的当代意义[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