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乘佛法。见 THERAVADA

南传佛教在隋唐时期由缅甸传入云南西双版纳。隋大业十一年(615),该派第一座佛寺在今景洪建立,后改名为“巴济寺”。唐朝开元十二年,缅甸景东土司派比丘尼苏丹·马舒纳到景洪传教。此后,南传佛教在西双版纳发展起来。

云南南传佛教主要有两种经典。一种是音译,即用傣文字母音译巴利文经典。另一种是意译经典。是由资深僧人根据佛教教义,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创造的。这类经典还包含许多文学故事、历史、民间传说、寓言、天文历法、法律、医药等。这些经文最初是用铁笔刻在贝叶叶上的,叫做贝叶经。据统计,南传佛教中能列出书名的佛经有500多部。

南传佛教主要分布在云南的西双版纳、德宏、思茅、临沧、保山等地。宗教民族有傣族、布朗族、德昂族、阿昌族和一些佤族。信教人数约70万。到1996年,南传佛教已修复和发展了1702座佛教寺庙。云南南传佛教的主要佛塔有西双版纳州景洪市的曼飞龙塔、勐海县的景镇八角亭、临沧沧源县的广云面寺(这三座佛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盈江县的云岩塔、昆明圆通寺的铜佛殿、景洪的曼格佛寺、芒市的五云寺、博代吉、布科吉、瑞丽的代汉寺、达杰塔等。

南传佛教的佛教寺庙主要是举行佛教活动的场所,同时住在寺庙里的僧人也承担着传授民族文化的义务。所以傣族男孩到了一定年龄,要出家一段时间,7天到几个月不等。然后,大部分人回国,少数人留下来继续修行,成为宗教专业人士。

南传佛教交往地区的民族普遍信仰宗教。南传佛教教对这些民族的日常生活有很大的影响。如南传佛教教传入傣族地区后,逐渐与封建领主的统治相结合,形成了政教合一,对傣族的社会生活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傣语、傣历和傣族的许多宗教节日都是在南传佛教和当地民族文化的结合中演变而来的。傣族的民间文学、雕塑、绘画等艺术,无论是题材、内容还是艺术风格,都受到南传佛教思想文化的影响。总之,南传佛教已经成为当地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云南傣族佛教等少数民族佛教属于巴利语系,即南传佛教,与北传小乘佛教有不同的发展和特点。中国汉藏中有比较完整的小乘经和三藏译本。法显是个和尚,曾去什字国(今斯里兰卡)抄经,但和他一起翻译的《扎阿嘎玛》原文是否为巴利语,已无从考证。南朝齐永明七年(489)译的《善解琵琶沙法》和督十四年(515)译的《解释道论》都源于南方。中国法家所奉行的法集部四分法,也与南传处于同一体系。法门在解释法的含义时,常常引用“善解毗婆沙之法”的理论。中国的出家戒律最初是由佛教高僧比丘尼·铁萨罗等十余人传授的。因此,汉代的戒律随着向南的传播有着很深的渊源。教义上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三藏《南传》中,小布本行藏是各种波罗蜜事迹的汇集,承认佛道不同于闻道,是大乘学说之首。特别是“心性清净,受客尘所染”的思想,也符合南天竺早期禅宗“含同生命道理,防客尘”的基本思想。现代研究发现,达摩的面壁观可能与南传理论从各地到各地的应用有关。可见,南方的八里佛教与汉代的大乘佛教之间存在着深刻而错综复杂的关系。

——巴利语佛教南传,有史料记载,7世纪中叶由缅甸传入中国云南傣族地区。起初没有宝塔寺,经典只是口耳相传。11世纪前后,由于战争的蔓延和人们的逃亡,佛教消失了。战争平息后,佛教从勐润(今泰国清边)经缅甸景东传到西双版纳,再传入泰润写的佛经。这就是现在傣族地区的润派佛教。此外,另一种缅甸白庄佛教传入德宏州等地。直到南宋景延二年(1277)创制傣语,才刻出贝叶经。明朝三年(1569),缅甸金莲公主嫁给第十九代宣威使道时,缅甸国王派了一个僧团,带着三藏经典和佛像去传教。起初景洪地区修建了大量的宝塔寺庙,许多缅甸僧人将佛教传播到德宏、耿马、孟连等地,随后上左佛教在这些地区的傣族中盛行。

——经典的内容与中国南方的巴利语语系三藏相同,但排列略有不同。三藏古籍包括傣语巴利语的音译和注释,一些重要的傣语译本,以及大量的傣语和布朗语著作,包括天文、历法、医学、历史、诗歌、传说和佛教故事。

云南上座佛教按其名称可分为润润、白庄、多烈、左毅、左毅四派,又可细分为八个部落。傣族男孩到了学龄必须出家,在寺院学习文化知识,接近成年后再回归世俗。被认为优秀的个人可以继续留在寺内深造,并按照出家的等级逐渐成为正式的僧人。一般来说,僧团可分为帕(米沙)、杜(比丘)、(杜通长老)、(萨摩教派长老)、僧伽罗布(僧王长老、僧主,此僧团已空缺多时)、帕昭呼(释教长老)、(僧长老)。或者在Pa之前增加Pano(行走的男孩)等级,在du之后增加Dulong(桑杜)等级到十级。从5级以上晋升非常严格,后两级只授予西双版纳傣族、布朗族,成为当地最高宗教领袖。

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又称南传佛教),也信仰原始宗教,部分傣族人信仰鬼神和巫术。在西双版纳,男孩子七八岁就会住在佛寺里,念经念经,然后回家做个可敬的人。女人虽然不入寺出家,但都是虔诚的佛教信徒。“姆瓦萨”和“奥瓦萨”是两个重要的宗教节日,翻译过来就是开幕日和闭幕日,分别在傣族历的9月15日和12月15日举行。这两天将举行盛大的佛事活动。

傣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泼水节。时间是傣历六月(公历四月中旬)。举行三天,前两天送旧,最后一天迎新。节日当天上午,男女老少沐浴更衣到佛寺。全村妇女向佛像泼水“洗尘”。然后青年男女互相泼水,以为这样可以预防疾病,保四季平安。下午是青年男女做爱的活动。节日期间还有展翅高飞、赛龙舟等活动。

德昂族,原名“崩龙”。是西南边疆现存居民中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德宏州泸西县和临沧地区镇康县,其他分布在盈江、瑞丽、龙川、保山、梁河、龙陵、耿马县。与傣族、景颇族、佤族、佤族、汉族交错。

德昂族有自己的语言,属于南亚孟高棉语族佤族。有三种方言,很多人熟悉傣语、汉语或景颇语。没有母语,常用傣语和汉语。信仰小乘佛教中的润教。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玉米、荞麦、土豆等。,擅长种茶。

德昂族喜欢吃酸辣,喝浓茶,也擅长种茶。几乎家家户户都种茶树,有“古茶农”之称。他擅长编竹器和草筏(由野生茅草加工成屋顶材料),收集野生植物。制作银器是德昂族的传统工艺,在周边民族中享有盛誉。

阿昌

阿昌族大多居住在云南,是中国最早居住在云南的民族之一。由于居住地不同,也有自称“蒙扎”、“蒙扎禅”、“对赛”、“汉萨”等名称。解放后统称为阿昌族。惠杰,阿昌族的传统聚会,每年农历九月中旬举行。阿昌族信仰小乘佛教,会街本来就是宗教集会。主要宗教节日有进坳(关门)、出坳(开门)、烧白柴、泼水节等。除了宗教节日,还有许多这个民族特有的传统节日。比如火把节、瓦罗节、浇花节、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