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物和雕像的论文的结论

屈平,原名屈原,战国末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是熊通之子屈先的后代。虽然屈原忠于楚怀王,但他却屡遭排斥。怀王死后,因项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后死于汨罗江。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中国最早为人所知的著名诗人和世界文化名人。他开创了“楚辞”的风格和“香草美人”的传统。代表作有《离骚》、《九歌》等。

陈升(?——前208),字涉,楚阳城县(今河南登封东南)人。我早年当过仆人。陈升年轻时是个雄心勃勃的人。出身农场劳动者,从小为地主做长工,深受压迫和剥削。他内心“失望已久”,逐渐产生了反抗压迫、改变现实的想法。他曾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从小就立志要做大事。秦末反秦军队的首领之一,与光武一起在大泽乡(今安徽宿州西南)领兵,成为反秦军队的先锋;不久,他在陈郡称王,建立了张楚政权。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云,汉族,沛国桥(今安徽亳州)人。中国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诗人。他是三国时期魏国的创建者和主要创建者,后来的王维。其子曹丕称帝后,被尊为魏武帝。曹操为尽快统一全国而奋斗终生,在北方广泛开垦土地,兴修水利,对当时农业生产的恢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其次,他起用人才,打破门第观念,镇压豪强,所统治地区的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此外,他还擅长兵法,著有《孙子兵法》、《孙子兵法》、《孟德新书》等著作。作为一个枭雄,他精通音律,善于写诗,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反映汉末百姓的悲惨生活,慷慨悲凉。

杨业,本名杨崇贵,其父杨信是林州土豪,趁着五代之乱占领林州,自称刺史。由于时局动荡,他加入后汉和后周。大约在杨信加入后汉的时候,为了和当时在河东被任命为节度使的刘崇交朋友,少年杨崇贵被发配到太原。杨信投靠周朝后,杨崇贵留在太原。杨信去世后,他与儿子杨崇训(杨业的弟弟)继任刺史,与林州一起加入北汉刘崇。后来杨崇训加入了周朝。尽管如此反复,杨崇贵在太原的生活并没有因为身处五代混乱而特殊的时代而受到影响。年轻勇敢的杨崇贵很受刘冲的器重。他收养杨崇贵为义孙,并改名为刘。刘最初担任的防御司令,并以勇猛著称。由于他的功绩,他被提升到熊健军队。由于刘的卓越战功,他所向披靡,中国人民称他为无敌。

岳飞(1103 ~ 1142)汉族。北宋孝宗年间,出生于汤阴县相州永和乡(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财源镇程刚村)。中国是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抗金名将。岳飞的军事才能被誉为宋辽金西夏时期最杰出的军事统帅和连河连月计划的创始人。同时他也是宋代以来最年轻的建节封侯者。韩世忠、张浚、刘光世)南宋。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0月9日),汉族,冀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民族英雄,原名孙云,字吉祥。龚氏入选后,改名天香,字改善。宝玉四年(1256),中得一等奖后改字宋瑞。后来因为住在文山,所以取名文山,有个浮生道士。文天祥以忠义英雄之名流传后世。被俘期间,元世祖带着高官厚禄投降了。文天祥宁死不屈,从容赴义。其生平事迹为后人所称道,与陆秀夫、张士杰并称“宋末三杰”。

郑和生于明洪武四年(1371),原名马。洪武十三年1381冬,明军进攻云南。马,10岁,被带进明营,阉割为宦官,然后进入的燕王府。靖南之乱时,马在河北郑州(今河北任丘北,非河南郑州)为燕王立下战功。永乐二年(1404),明太祖朱迪认为马姓不能列入三宝堂。于是,在南京把“郑”字给了马姓,改称何,任命为内务府监察太监,排名仅次于司第四。宣德六年(1431),郑和被封为三宝太监。

郑成功(1624-1662),汉族,明末清初军事家、民族英雄。他的真名是森,也叫宋富,他的名字是严明和号。达木,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镇人。他的父亲叫郑志龙,母亲叫田。还是学生的时候,隆帝给了朱这个姓氏,还赐了他忠孝,所以俗称“国姓”。当清兵进入福建时,他的父亲郑志龙迎接他。他又哭又谏,起来反清。与张煌言北伐后,震动了东南。郑成功终其一生,为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祖国在台湾省的领土而与清朝抗争,功勋彪炳史册,海峡两岸都竖立了纪念他的纪念碑。还有《王艳萍纪》。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乾隆五十年)~ 1850 65438+10月22日(道光三十年),汉族,福建侯(今福建福州)官,字福,又字邵牧,村中老人,后得名。他是晚清政治家、思想家、诗人,是中华民族在抵御外侮过程中的伟大民族英雄。他的主要成就是在虎门销毁鸦片。官至一品,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云贵总督,两次任钦差大臣;因其倡导禁绝鸦片,抵抗西方侵略,维护中国主权和国家利益,深受全世界华人的敬仰。

曾国藩:字澄,原名伯翰,本名,石,汉族,湖南双峰县(原湘乡县)叶禾镇田萍村人。晚清重臣,湘军创始人兼总司令。清代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湘派”创始人。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五营殿大学士,一等义侯勇。

贾德福是四方面军女子工程兵营里年龄最大的。说是年纪最大的,其实当时她才二十七八岁。她是女子工程营烹饪班的班长。由于她对年轻军人的特殊喜爱,时间长了,大家都不自觉地抬举起她的辈分,称她为“贾妻”。

准备长征的时候,“贾老婆”简直想把厨房都搬走。在所有的食物、蔬菜、油和盐都装满后,我在我的干粮袋上缝了许多小口袋,里面有姜、蒜、辣椒和胡椒等香料。她一边试着填,一边还遗憾地说:“装不完怎么办?”有人取笑她,这是行军打仗,不是搬个厨房。她说:“姑娘们,行军打仗都要吃饭。”

过嘉陵江,走在剑阁古道上,从石崖上凿出的小路,是一眼望不到顶的悬崖,下面是深不见底的山谷。连续下雨的时候路面湿滑,一不小心掉下来就摔成碎片。此外,敌机还在头顶上不停地轰炸和扫射。这个时候贾德福真的是背了一口大锅不知所措,她总是落在队伍的最后。为此,大家都想抓住她的锅背,她却开玩笑地说:“背这个锅有很多好处!就像背着龟壳,不能下雨,不能掉鸡(飞机)蛋!”大家都忍不住笑了,赶走了很多紧张。就这样,“贾老婆”的锅成了长征路上女子工程兵营房的一面旗帜。当每个人看到她的锅时,他们感到安全和希望。

春天的悬空山,时而大雪纷飞,时而飞沙走石。爬山之前,贾德福把火点着,把珍贵的辣椒和生姜倒进沸腾的锅里。她一边搅拌着锅里的麻辣烫,一边喊道:“快爬雪山!大家多喝一点驱寒。”大家都喝过辣椒汤,给身体增添了热量和信心。

然而一场恶战下来,贾德福满嘴是血,她的生命悲惨地定格在这个铁锅下。

主人公董存瑞的故事

-

党员董存瑞,全国著名战斗英雄、模范,东北人民解放军第十一纵队96师2营6连6班班长。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龙华的战斗中,他用身体作支撑,手握炸药包,炸毁了国民党军守住的桥式黑暗城堡,壮烈牺牲,享年19岁。

英雄死了,英雄的光辉形象永存。

干涸的河上,巨大的桥形黑暗城堡喷出邪恶的火焰;桥型黑暗城堡下,一名全副武装的年轻士兵笔直站立,一手拿着炸药包,导火索在燃烧,冒着浓烟。战士大声喊:“为了新中国,去!”这一声呐喊震撼了山河;这一声呐喊,穿透硝烟,成为千万人的呐喊;这叫声仍在我们耳边回响。董存瑞将永远活在人民心中。1954年隆化县委、县政府为纪念董存瑞烈士而建董存瑞烈士陵园,1982年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保护单位;1995 65438+10月被中国人民和民政部指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5,河北省委、省政府将其定为“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65438-0996,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民政部、国家教委、共青团中央、国家文物局联合指定为全国100个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1997,被列为全国100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董存瑞烈士陵园建在河北省隆化县西北的泰山脚下,伊浔河东岸。1954年建成后,又在1957、1960、1967、1975进行了多次扩建,初步形成了纪念体系。1987重建烈士纪念碑,1991重建董存瑞烈士纪念馆。目前,董存瑞烈士陵园占地71,000平方米,建有9座纪念建筑。墓地的布局是以中轴线为对称的。在396米长的中轴线上,从南到北依次是城门、牌楼、董存瑞烈士塑像、董存瑞纪念碑和烈士墓。大门横额是萧克将军题写的园名“董存瑞烈士陵园”。董存瑞纪念馆有张爱平将军题写的名字。董存瑞烈士纪念碑正面,用金字镌刻着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元帅的题词:“为国捐躯,永垂不朽。”?

董存瑞烈士纪念馆,1995,5月25日举行,陈列董存瑞烈士的图片、油画、遗物,陈展藏有关于董存瑞烈士的重要文献、文学作品50余卷、件。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名人为英雄题词100多首。由著名播音员方明解说的半山水画,反映了1948龙华的电动沙盘,采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生动展现了龙华血战现场和董存瑞的英雄壮举。陵园西南200米处是董存瑞当年轰炸的敌桥式碉堡,有花岗岩纪念碑和4米高的“董存瑞烈士牺牲地址”标志碑。为了更方便人们参观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党和国家领导人及社会各界人士的题词,5月1998建成了两座对称的“名人题词廊”,以石刻的形式展出这些题词。1998 5月25日,省市领导在董存瑞牺牲50周年之际,为董存瑞新铜像揭幕。

1929 10 15、董存瑞出生在河北省怀来县南山堡的一个贫困家庭。残酷的社会现实在他幼小的心灵中铸造了单纯的阶级感情。1940年,董存瑞11岁。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抗击日本侵略者,八路军开始在董存瑞的家乡开展抗日游击战。1943年,董存瑞成为南山堡第一任儿童团长。1945,董存瑞加入区小分队。同年编入吉热查军区第九旅,成为正式八路军?士兵。1947?3月,董存瑞光荣地加入了中国* * *制作党。他向党宣誓:“我将把我的生命献给党,为* * *生产奋斗终身!”1948年,董存瑞所在部队晋升为东北人民解放军第11纵队。5月,部队奉命向当时热河省省会承德的大门龙华城推进。

龙华是承德的屏障,国民党军在这里有一个团的兵力,周围有40多个永久性碉堡,由母碉堡和子碉堡组成。在碉堡群周围,还有许多辅助工事,如鹿砦、铁丝网、陷阱、梅花桩、外壕等。碉堡群之间有火力连接,形成交叉战。这些防御工事,加上龙华城所依托的苔山、龙头山等有利地形,形成了相当坚固的防御体系。所以国民党认为龙华“固若金汤”。解放军包围龙华后,国民党第十三军军长石觉在承德夸口:“如果* * *军能打下龙华,我就把承德白给他们。”5月18日,部队开到离龙华城区不到5公里的土窑子沟,开始了紧张的战前准备。24日凌晨11点,全营召开战前动员会,董存瑞第一个站出来请求长官批准。同志们都知道他机智勇敢,多次立功受奖,是爆破专家。没有人和他争论,一致同意。董存瑞当了“爆破元帅”,他任命雍顺义为“突击总队长”,机枪班班长为火力掩护组组长,班长为支援组组长。然后,董存瑞代表大家表达了自己的决心。他激动地说:“我们为什么要训练,为什么要抱怨?为什么去年我们的一些同志死在龙华?这一次,党给了我们最光荣的任务,天塌下来也要完成!坚决响应党的“五一”号召,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这次战斗,我受伤了,下不了火线。我牺牲了做碉堡,死也要把龙华拿下!”

25日凌晨,黎明前,阵地一片寂静。士兵们焦急地等待着总攻的信号。随着三枚红色照明弹的飞舞,我军强大的炮火压制了莫斯山上所有的敌军火力。在硝烟与火光中,泰山之巅的砖塔被我军的猛烈炮击击倒,炮塔也被打掉。很快,泰山顶上插上了胜利的红旗。5时25分,命令下达,董存瑞六连担任主攻,从东北向龙华中学外围移动。敌人的机枪紧紧地挡住了他们前进的道路。六连火力组、突击组、爆破组、支援组相互配合,迅速攻破龙华中学东北的老衙门碉堡群。董存瑞带领爆破组连续爆破敌塔4座、碉堡5座,圆满完成了龙华中学外围工事的清场任务。

下午3点半,第二次总攻开始。六公司收费龙华中学。突然,敌人的机枪像暴雨一样横扫过来,把士兵压在一个土坡下,抬不起头来。原来,这是龙华中学东北角一座横跨干涸河道的桥上喷出的六团火焰。狡猾的敌人在桥上建造了一个巧妙伪装的碉堡,阻止了我军的冲锋。此时,董存瑞和战友们已经向连长有据可查,要求炸掉这座桥式碉堡。副连长白派李振德等3名爆破手爆破。李振德冲出不远处,炸药包被敌人子弹打中。李振德死亡,另外两名爆破手重伤。董存瑞看到战友的伤亡,又站了起来。副连长白说:“你们几次完成爆破任务……”没容副连长说完,董存瑞抢着说:“我是党员,我的任务不只是炸几个碉堡。现在龙华还没解放,怎么完成任务?哪怕只剩下我一个人,我也要完成任务。”这时,团部来了紧急命令,要求六连从中学东北角冲进去,配合已经冲进中学的兄弟们,迅速解决战斗。副连长白和指导员郭商量,对董存瑞说:“好,你去吧,一定要注意隐蔽。”董存瑞攥紧拳头说:“你放心,不完成任务你是不会回来的!”然后,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纸袋,递给指导员,说:“如果我牺牲,这将是我最后一次党费。”指导员接过小纸袋,紧紧握住董存瑞的手,深情地看着他说:“你一定要回来,我们都等着你成功归来!”

董存瑞拿起炸药包,弯着腰冲了出去。在智顺义的火力掩护下,他一会儿向前爬行,一会儿又站起来,在智顺义扔出的手榴弹的烟雾中猛烈奔跑。桥型黑暗城堡里,敌人的机枪越来越紧,子弹带着尖锐的呼啸声从他耳边掠过。正要冲进开阔地时,董存瑞指着前面的一个小土堆对智顺义说:“你在这里掩护!”一颗手榴弹炸毁了敌人碉堡前的鹿砦和铁丝网。董存瑞趁此机会,冲进了空旷的场地。敌人的机枪在这边疯狂扫射,子弹打得周围尘土冒烟。董存瑞沉着机智,左右爬行。当敌人的机枪收紧时,他一动不动地躺着。敌人的机枪一停,他就像飞一样向前跳了几米。敌人的机枪又一次急匆匆地向他冲来。突然,董存瑞扑倒了。智顺义站起来,正要冲上前去。他突然起身,跳进干涸的河沟,进入敌人的火角。他的腿受伤了,血流不止。他抱着炸药冲到桥下。这座桥离地一人多高,两边都是砖石,没有沟,没有边,哪里都没有放炸药的地方。如果把炸药包放在河床上,就炸不了碉堡,也找不到什么东西代替河床上的火药支撑。我们做什么呢智顺义清楚地看着这一切,着急地握紧了拳头。

突然,身后传来一声巨响,总攻时间到了。惊天动地的喊杀声由远而近,威震敌胆。大批后续部队如潮水般涌了上来。这时,桥碉堡上的砖块被一个个推开,子弹像倾盆大雨一样,向突击部队“砰”的一声。董存瑞没动。他抬头看了看桥顶,转过头,回头望了一眼。他短暂停顿了一下。突然,他向左倾斜,站在桥中央。他的左手举起炸药,紧紧抓住桥式掩体。他的右手拉了拉保险丝。导火索爆出火花和白烟!董存瑞站得笔直,一动不动,像一座雕塑。看到这一幕,支顺义不顾一切地跳进干涸的河中,跑向桥下的战友。我听见董存瑞对他喊:“趴下!趴下!”然后,我听到董存瑞大声喊:“为了新中国,走!”突然,一声巨响,大地震动了。敌人的桥型碉堡被炸成碎片。

“为了新中国,去吧!”董存瑞的战友喊着震撼山河的口号,冲进龙华中学。

一面鲜红如血的旗帜在龙华市上空升起,高高飘扬。

董存瑞牺牲后,东北人民解放军第十一纵队党委决定追认董存瑞为纵队战斗英雄、模范党员;将董存瑞的班级命名为“董存瑞班”;7月10日,吉热查行政公署决定:“为纪念董存瑞同志在收复龙华战斗中英勇顽强的自我牺牲精神,决定将龙华中学更名为存瑞中学,以永垂不朽。”

1950年9月,全国战斗英雄和劳动模范代表大会决定追认董存瑞为全国战斗英雄。

董存瑞烈士陵园建于1954,董存瑞烈士在河北隆化县战斗过的地方,其名字由肖克题写。陵园内有大型烈士雕像、烈士墓和烈士纪念馆。纪念碑由朱德题写,纪念亭刻有碑文。参考资料:

仅供故事,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