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1.在新课程导入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人对知识和活动需求的情感表达,是一种积极探索事物的倾向。一旦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包括大脑在内的各种感官都会处于最活跃的状态,从而为参与学习活动提供了最好的心理准备。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我们应该从新课的引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进入课堂,做好扮演主角的心理准备。因此,新课程的引入应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快速有效地吸引学生为前提。在具体操作中,教师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教师要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把握他们的兴趣。同时,要在深入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抓住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点,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从实际出发,建立引入新课程的方法和手段。比如教《草原》这篇文章时,一首悠扬的《牧歌》立刻把学生带到风吹草动、牛羊稀少的辽阔草原。讲授《月光音乐》,贝多芬的著名钢琴曲,时而铿锵有力,时而舒缓缠绵,让学生如痴如醉。此时老师说这优美的音乐是月光,学生自然想知道月光是怎么作曲的。讲授《十里行丞相》,声泪俱下的悲喜交加,立刻绷紧了师生的心,充分让学生感受到了人的心情的悲苦。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好的开始,学生们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课堂中,促进了教学的流畅、生动和高效。第二,给学生提供更多参与的机会。叶圣陶先生曾说:课堂上,学生是报告和讨论,而不仅仅是听课;在老师那里,是引导和纠正,而不仅仅是解释。因此,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并尽力把时间还给学生。教师的角色定位应从单纯的广播员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展示自我、肯定自我、超越自我。有专家建议,一节课要分成40分钟:老师占用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剩下的30分钟完全给学生活动。在具体操作中,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1,自主探究,放开质疑。只要老师给学生探索的权利和机会,每个学生都可以在探索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尽量让学生自主探索。放手不代表放下。在此之前老师要给出探究的范围。比如一个初学者可以让学生自己学习新单词,看看你可以采取什么方法去记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写作顺序是什么?你从中学到了什么?这样,学生的自由探究就有了一定的目的性。学生充分自我探究后,通过汇报结果,谈谈自己的收获和疑惑。对于学生的举报,老师要迅速回应,妥善处理。对于学生谈得不够深入的问题,要抓住机会,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对于学生的个别问题,教师要梳理下一步的学习任务,以学为教。让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独立课堂上尽最大努力达到自己的最高点,获得成功。2.合作学习突破困难。合作学习中畅所欲言是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具有重要作用。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各抒己见,相互启发,使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宽和深化。教师也可以适时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不同的经历展开师生、生生之间的碰撞,让每一个学生在讨论中展示自己,得到锻炼,共同提高。比如在学习金钩的时候,有个学生问了这样一个问题:老班长完成上级交给他的任务了吗?有同学认为老班长没完成任务是因为还没出草地就死了。另一部分认为老班长完成了任务。在同学们争论不休的时候,老师适时抛出了这个问题:为什么老班长临死前说没有完成党交给的任务?问题一出,有效的促进了学生的思考,然后学生通过重读、再讨论、再理解,深刻理解。最后他们明白了,老班长很好地完成了党交给他的任务,虽然为此献出了生命,但还是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这表现了他对革命事业的忠诚。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评价学生的问题和答案时,应以正面引导和鼓励为主,不能单纯以对错来判断。他们应该注意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只要有利于发展创新能力,就应该受到赞赏和表扬。老师不应该对学生琐碎或幼稚的回答感到愤怒和伤害。一个善意的微笑,一句“再想想”,就能激励学生继续探索,保护自尊。在这种轻松自由的教学氛围下,相信会有更多的学生自愿走进课堂。三、课内与课外学习相结合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曾说过:差的老师只教语文知识,好的语文老师教语文学习方法,最好的老师提供学习资源。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对课外活动的辐射作用,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学习资源,使有限的时间和空间无限延伸,使课内外学习相结合,从课外活动中受益。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进一步体现。在具体操作中,教师要充分分析教材,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与课堂教学相关的材料。老师也要亲自下水,去寻找哪里可以收集到这些信息,给不同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