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涛代表作品简介
1.性犯罪(编者)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版
性犯罪,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都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犯罪现象。几十年来,我国刑法学界关于性犯罪的专著和论文很少。因此,立足于我国性犯罪的现状,针对刑事立法的空白和司法实践中遇到的难题,我们对性犯罪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探讨是非常必要和有意义的。本书从性行为与犯罪的关系入手,论述了性犯罪的概念、构成要件、情形和特点、性犯罪的具体类型、刑事责任以及认定各类性犯罪时应当注意的界限,提出了预防性犯罪的立法建议和对策。
2.罪与非罪、罪与罪的界限(编者):人民法院出版社,1995。
为了正确区分罪与非罪、罪与罪,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为刑事审判工作服务,提高办案质量。本书以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概念、犯罪的基本特征、犯罪构成和刑法理论为基础,结合我国刑事审判工作中的经验和典型案例,对我国刑法中一些容易混淆和难以区分的罪与罪、罪与罪的界限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和分析,揭示了它们混淆的原因,找出了它们的异同和本质区别,并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掌握了区分它们的方法。特别是对于提高刑事审判工作的办案质量,有效保护人民,准确打击敌人,惩治犯罪,进一步巩固人民民主专政,保障深化改革、扩大发展、稳定社会、发展市场经济和四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犯罪适用指南》(1998版)。
1997 3月14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修改后的刑法,该法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刑事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准确打击犯罪、有效保护人民、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稳定社会和国家长治久安等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书以刑法分则体系为框架,以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的罪名为研究对象,力求用简洁、准确、通俗、通顺的文字,科学地阐述和概括各具体罪名的概念、特征、刑事责任以及罪刑关系,对于司法部门统一认定罪名,正确区分罪与非罪、罪与罪的界限,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
1.论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界定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是保证刑事司法公正与效率的首要问题。在刑事司法工作中,只有正确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才能保证司法公正和效率,才能稳妥、准确、无情地打击犯罪,才能有效保护人民。如果在刑事司法中混淆罪与非罪、罪与罪的界限,就会导致定性不准、法律适用不当。无罪不视为有罪或有罪视为无罪,或重罪轻判或轻罪重判,甚至造成冤假错案,破坏社会主义法制的公平效率和正义。
2.关于毒品犯罪的预防和控制,法律与社会发展,第5期,1998。
如今,毒品犯罪已遍布全球,成为国际社会的一大公害,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中国仅用两年多时间就在全国范围内消除了毒品的祸害,成为举世闻名的“无毒国家”,创造了人类禁毒史上的奇迹。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日益严重的国际贩毒活动的渗透,毒品祸害在中国死灰复燃。制毒、贩毒、种植毒品等现象在社会上日益滋长蔓延,直接危害人民健康、国家繁荣和社会稳定。本文全面论述了毒品和毒品犯罪的概念和特征、毒品犯罪的成因以及毒品犯罪的预防措施。
3.《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几个问题》,《江苏公安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在明确黑社会性质组织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严格区分黑社会性质组织与黑社会性质组织、恶势力与一般犯罪集团的界限,准确认定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入境发展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和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并依据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条的规定作出正确处罚。本文分为三个问题:(1)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概念和特征;(2)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必须严格区分的三个问题,即黑社会性质组织与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区别;黑社会组织和黑恶势力的区别;黑社会组织与一般犯罪集团的区别。(三)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定罪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