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应该如何遵守社会公德论文1500字?
近年来,高校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特别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后,各校积极宣传贯彻,取得了显著成效。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的主流是健康积极的。他们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前途命运,关注世界发展变化,具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他们热心公益活动,开拓进取,勇于奉献,能够在行为层面上很好地践行社会公德,表现出强烈的社会公德观念和社会公德意识。
然而,在当前复杂的环境下,一些不良的社会道德倾向在大学生中悄然蔓延,形成一股暗流,腐蚀着意志脆弱的大学生的心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习不够努力,迟到早退,逃课,考试作弊,甚至抄袭别人的论文;诚信意识淡薄,助学贷款长期逾期;不注意公共卫生,在教室和校园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不爱护公物和公共设施,随意刻画桌椅,践踏墙壁,撕毁图书资料,损坏公物;不注重节约,浪费水电严重;上课随意接电话,既不尊重老师,也不影响别人出勤;学生情侣在公共场合过于亲密;集体主义观念不强,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缺乏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因此,加强大学生社会公德的正面引导和教育,对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社会公德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缺失的主要原因是对思想道德和道德修养不够重视,特别是缺乏计划性和长期性的社会公德教育,以及课程设置的原因。目前大部分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被父母惯坏。成长环境往往一帆风顺,可谓“温室里的花朵”,造成了他们自私、冷漠、懒惰、自大、我行我素,缺乏公德和社会责任感。同时,近年来大多数家庭教育重视孩子的成绩和智力发展,忽视了对孩子思想道德素质等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导致部分学生人格不健全,出现了“知而不教”的现象。但在大多数学校,公德教育内容理论性大于实践性,教育目标理想化,教育过程抽象,学生普遍缺乏道德实践,道德行为能力不强,导致“知行相悖”的现象。
大学生应该如何遵守社会公德涉及两个方面:
1.作为当代大学生,如何增强社会公德意识,践行社会公德规范?
2.如何增强社会公德意识,在实践中践行社会公德规范?
高校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和辐射源。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和科学素质,宣传和维护社会公德责无旁贷。社会道德与人们在公共生活中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因此,大学生应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努力成为社会道德规范的传播者和实践者。
1)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和责任意识。参加志愿服务等公益事业和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了解社会、拓展实际工作能力,特别是增强社会责任感有很大帮助。大学生培养社会公德意识的具体途径有很多。他们不仅可以参与社会公德宣传活动,普及社会道德规范,传播文明新风,还可以结合自身的职业特点,服务和回报社会。你不仅可以参加学校的各种社会公益活动,还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加入各种社会公益组织。大学生参与社会公德实践本身就是一种学习。从实践中了解什么言行符合社会道德规范,什么言行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从而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道德素养,带动他人,影响社会。
2)从小事做起,从小事做起,带头践行社会公德。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包括社会生活中最小的行为细节,容易被人们忽视,而一旦被社会群体中的大多数人忽视,往往可能形成不良的社会风气。所以,社会公德意识要在每一件小事中培养。古人云:“勿以小善,勿以小恶。”这是事实。其实,践行社会公德并不难,提高尊重和礼貌的境界也不难。比如,见老师长辈,谈社会公德并不难。坐公交车主动给老、幼、病、残乘客让座是社会公德;在银行、邮局等公共场所排队时站在“一米线”之外,关乎社会公德;最后,离开教室关灯关乎社会公德;旅游的时候不随意刻画景点和设施,却大谈社会公德,等等。社会道德的境界在这些卑微的姿态之间逐渐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