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忍》
五代时,冯道把自己和孔子相提并论,他的耐心和修养似乎比孔子更高级。据说他当宰相的时候,有人牵着一头驴在街上走,把“奉道”二字写在一块布上,挂在驴的脸上。这明明是在取笑他,他看到了也没理。一个朋友告诉他不能再装聋作哑了,他只好回答:“我不知道世界上有很多同名同姓的人。那冯导是我吗?”我想有人捡到了一头驴,并寻找它的主人。"
俗话说“宰相肚里喜欢撑船。”肚腩狭窄是不能容忍的,不配当宰相。相传唐朝有个宰相叫娄德义。他让弟弟做州代理州长,自己也快要走了。他对弟弟说:“我没有才华,我是丞相。现在你是另一个州的州长。我家太有钱了,这是人应该嫉妒的。你想要什么?”弟弟说:“从今以后,如果有人吐我一脸,我不敢出声,只好自己擦干净,免得哥哥担心。”老师说:“这正是我担心的。人们想往你脸上吐口水,因为他们生你的气。如果你现在把脸上的唾沫擦掉,会让人更生气。如果你不擦脸,它会自己干。为什么不假装微笑!”弟弟说:“我是诚心受哥哥指示的。”这就是楼先生自律的故事。这个故事生动地描绘了为了做官而忍辱负重的心理。
我家白沙先生是明代大儒。他写了一句隐忍的座右铭:“七情生,怒为戏。众怒加,但忍耐是对的。愤怒上火的时候,忍水。忍着忍着,越忍越激动。百忍之后,是张公义。不要制定伟大的计划,但它是有帮助的。不能忍,就要被打败!”他想学习张弓的隐忍,可惜他始终没有当上宰相,像娄德德、冯道等人一样,以隐忍治国。他只能学习张弓的艺术,隐忍地治理家庭。从家到国,离不开一句隐忍。一旦我们容忍了一些事情,中华民族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
这个忍字真的是我们唯一的国粹。隐忍哲学:道教最早发明,但从未申请专利注册。老子无可争议的原则在于他的宽容。他说:“夫才不争,天下不能与他争。”这只是他的诡辩。道教常把黄帝和老子称为“黄老之学”,其实是不对的。如果关于黄帝的史实是可靠的,那么,黄帝在建国之初,就用反抗和斗争战胜了一切。他赶走了蚩尤,外族入侵被消灭,开始整理内政,建立体面的国家。老子主张不争,弱者。他不仅从来没有继承过黄帝的正统,他根本不配做黄帝的后代。
自从佛教哲学传到中国,老子哲学又多了一个帮手。
相传释迦牟尼曾是一个盘着发髻的仙女,经常修习禅意,在一棵树下坐不住。一只鸟来了,把他当成木头,在他的小圆面包里下蛋。当他冥想时,他意识到头顶上有一个鸟蛋。他想,如果我起来走一走,鸟就不会再来了,蛋就坏了,他就再安顿下来,直到蛋下了,鸟飞走了,他才起来。虽然这个故事不一定是真的,但是佛教徒的耐心比我们道教徒高得多。六朝时期道教和佛教的思想最为强大,而中国这个民族最倒霉的也正是这个时期。经过五湖十六国和北朝的蹂躏,北方可怜南方的小朝廷,却还在一隅,为国受苦,过着幸福的生活。虽然宋朝看起来是儒家影响最大,但其实大部分道家都是戴着儒家的帽子,不过是戴着佛道的里子而已。他们很健谈,没有实际时间。“议未决,兵已过江”,成为千古笑柄。这一时期中国的民族也是最倒霉的,北方一直在不同民族的手中。结果南方的小朝廷屈服了,屈服了,退到了广州的海利亚山,小皇帝葬身大海。明朝的道学号是中兴。所谓儒家,还是佛道的产物,也就是消极哲学、懒惰哲学、不求上进哲学。尽管一位名叫王阳明的学者松了一口气,但王雪的最后一股流却堕落成了疯狂的禅宗。明朝亡了,中华民族又倒霉了三百年。虽然我不一定非要把这两千年来外族不幸入侵的责任都推给道家佛教徒甚至是有儒家外号的道士。但是,这三大学派长期浸泡在中华民族的血液里,在耐力修炼上越是勤奋深刻,就越是牢不可破。所以,这个对世间万物最宽容的伟大民族,成了最适合被侮辱被侵略的民族。
一位被视为墨家的哲学家说,“见辱而不辱,救世之争。”忍受一切,倡导和平。多么伟大的和平主义者!我记得清代儒生张培仁的《苗石翔丛话》中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忍是世间的普世之宝。如果和别人争论对错,写一个隐忍字会省很多口舌。如果你和一个美女睡觉,一句忍字,你养了多少精神。.....世界上哪里有各种有前途的事情,只有你去想,你才能承受。如果你想逃跑,你应该用鞭子抽打你的手,这样会省去你很多麻烦。但是在克制中有真正危险,这是和谐的另一个词。对和平保持耐心就像用刀子切水一样。和声,大家觉得是风暴,我觉得是春风,大家觉得是汹涌的海浪,我觉得是平地,叫和声耳。这也好比说,忍耐与和平是分不开的。难怪中国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他们能忍受一切。同时又是世界上最热爱和平的伟大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