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的差异。

从中西建筑风格看中西文化的异同

紫禁城

德国学者恩斯特·卡西尔在《论人》中说:“人类文化分为各种活动,这些活动沿着不同的路线前进,追求不同的目的。”中西文化在起源与原因、发展逻辑与空间、建造理念与目的上的差异,必然会在建筑文化或建筑风格上得到融合和体现。所以,中西建筑文化的差异,从根本上应该理解为中西文化传统的差异。一般认为,中国文化重人,西方文化重物;中国文化强调道德和艺术,而西方文化强调科学和宗教。中国文化讲究融合、统一、共存、融合,西方文化讲究不同时代的独特精神,突出各个流派的个性特征等等。中西丰富多彩的建筑文化中所蕴含的建筑特色、艺术形式、发展源泉和人文理念,都可以从历代建筑和传世的建筑作品中得到印证和体现。

想法和幻想

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高度概括了东西方两大建筑体系的根本区别。他认为:“艺术有两个起源:一个是观念——欧洲艺术由此产生;一个是幻想——东方艺术由此产生。”换句话说,西方建筑在造型上有雕琢的特点,重点是二度立面和立体造型;而中国的建筑则有绘画的特点,重点是艺术形象。不太注重单体建筑的体量、造型和透视效果,而倾向于注重单体建筑的群体效应,在平面和空间上延伸。西方重视建筑整体与局部之间的比例、平衡、节奏等形式美原则;而中国在建筑环境中重视空间和人对空间的感受,是动态美、空间美和生动美的统一。因此可以认为,欧洲建筑的理念主要体现在“实”,而中国建筑的幻想主要体现在“虚”。

模仿与写意

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起源于模仿,艺术是模仿的产物。古希腊建筑中不同的柱式建筑模仿不同性别的人体美。欧洲人更注重形式逻辑,强调写实,依靠论证,注重几何分析,在建筑的意境和整体布局上强调对称、具体和模拟几何图案的美。中国人非常重视人的内心世界对外界事物的认识、感受和把握,而如何艺术地体现这种心智的认识和内心的感受,具有很强的写意性。它是对抽象美的概括和感受,是某种有形的实景和它所象征的无限的虚景的组合或融合,追求的是“得意忘形”的意境。中国人也讲究写实和论辩,但必须建立在写意“传神”的基础上,形不如神。如中国古典建筑顶部飞檐的翼角,形似风,十分传神写意,富有唐代画家张文彤所谓“自然由外,心由内”的艺术激情,给人以强烈的心理感染力。

仪式和逻辑

礼乐观念来源于春秋时期的《乐记》,即美与善、艺术与法、情与理、心理与伦理的密切关系。礼是社会的道德标准,音乐是社会的情感标准。中国理性精神的表现是“礼乐结合”,或者说是礼乐的紧密配合。可以说,中国建筑的艺术感染力是建立在理性(仪式)基础上的浪漫情调(音乐),体现和蕴含着中国建筑的某种诗意美。这类似于中国人“思维方,做事圆”的总体规划。西方建筑文化更注重逻辑和论证,其特点可以概括为理性和斗争精神,个体和主体意识,天国和宗教观念,建筑艺术处理的合理性和逻辑性,以及重视艺术、技术和环境的协调和布局,比例适当和艺术精美,等等。这些特点在欧洲建筑理论中都有提及或阐述,也表现在其建筑实体中。

关闭和打开

中国的四合院、围墙、影壁等。,表现出一定的内向、封闭甚至“一劳永逸”的思想倾向,甚至有人认为“封闭的庭院象征着我们封闭的社会”“中国是一个有围墙的砖瓦世界”...西方强调以外部空间为主,把中心广场称为“城市的客厅”“城市的客厅”等等。如建于1756的法国凡尔赛宫,有一个占地220亩的后花园,与两侧对称整齐的树木和一个接一个的水池雕塑融为一体,并延伸至远处的城市森林...国内一些大宅或豪宅,一般把后花园模拟成自然景观,用建筑和院墙围起来,包括月牙河、三五亭、假山等。可以说,这是中国人某种纯防御性、自我封闭、内向型文化心态的建筑反映和体现,即对内保平安,对外防安全。

保守进取

中国人建造的园林或偏爱的自然风光,一般都是清高幽僻,或脱俗脱俗,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环境的长期友好和守土重农的田园意识。在建筑的整体布局、空间设置、功能划分等方面,更注重他人与自己之间“和平相处,互不犯罪”的内在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中国人倾向于保守、防范、和谐的心理需求,似乎与“外求自保,内求心安”的性格培养取向如出一辙。欧洲大陆的正规园林,无论是布局、构图、意境,都给人一种眼界开阔、意境宏大、技法繁复、意境浪漫的感觉。但其几何园林体现了人与自然对立、人征服自然、人与自然分离的思维习惯和精神理念。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反映了西方人征服自然的外向型、进取型、外向型的行为模式和价值取向。

团体和个人

中国的建筑,尤其是四合院建筑,讲究群体组合,“院”一般是组合的基本单位,这是中国文化传统的反映,强调群体,抑制甚至遏制个性发展,或者与之有很大关系。比如,一望无际的大大小小的方形四合院,从地面一层层铺开,在时间中呈现她的韵致,每一个青灰色的屋檐下,都住着一个温暖的家。如果在雨中看风景,“一个故宫屋顶托着两个云中凤凰,雨中大树,千家万户”的意境更是深刻耐人寻味。而西方的单体建筑则表现出个性的张扬和“人格”的独立,认为优秀的个体是不朽的,代代相传的。如法国巴黎的万神殿、高320米的埃菲尔铁塔、意大利佛罗伦萨的比萨斜塔、美国波士顿的约翰·汉考克大厦等。,都是这种哲学思想或文化观念的典型表现。这些杰出的独立而独特的建筑,能给人杰出的、强烈的、向上的震撼力和感染力。

静态和动态

中国园林中的水池、运河一般都是雍容华贵,微波微弱。其布局更注重虚实结合,情感成因强调动静分离,多静少动。这种立意和格局更适合营造轻松宽敞、幽静雅致的环境空间,有利于突出休闲自然、转化协调的人文气质,表达“情与景、意与象”的意境。就像中国的山水画,一般都有一点“留白”,所谓“知白守黑”,达到神韵、气韵、意蕴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而西方园林中的喷泉、瀑布、流泉,大多气势磅礴,动感十足,能表现出某种奔放、灵动、热烈、前瞻的趋势。这就好比中国发明了气功(静态),西方人发展了竞技体育(动态)。它们之间的异同既令人困惑又耐人寻味。

暗示和暴露

中国强调曲线和含蓄美,即“寓言是假的,不是直截了当的”。园林的布局、立意、选景都强调虚实结合,文与质相得益彰。或追求自然情怀,或热爱田园山水,或抒发情怀与希望。在“借景”上下功夫,做到含蓄、玄妙、姿态;巧妙运用“曲线”,可以使自然、环境、园林在个性和整体上相互协调,适得其所,相得益彰,恍若天成。“巧借巧体”的手法,类似于中国的古典诗词,强调言外之情,言外之意。看似漫不经心,行云流水,实则超凡脱俗,一丝不苟,博大精深。在西方,笔直、暴露、尺度、宏伟是美的,比如开阔平坦的草坪、巨大的体育场、宏伟的高层建筑等。,都强调对轴和几何图形的分析。直、开、露无疑是重要的特征,区别于中国建筑的象征性、寓意性、含蓄性。

传承与创新

中国对形式美和工程技术的把握往往依靠直觉和经验,更注重技巧的掌握和运用。在建筑理论和建筑知识的教学实践中,一般采用师徒传承或口耳相传的方式。在建筑技能或施工技术的传承线上,师徒都是在世代相传传授或传承的。如果没有后继者或者后来的学习,人往往会死,技能也会失传。在建筑技巧和技法的应用上,一般是继承多于创新。在建筑风格的选择上,模仿往往大于超越。在建筑理论上,注重对建筑材料、施工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描述,没有详细的总结和理论成果。相对而言,西方从几何分析入手,强调建筑资料的严密性和准确性,更注重建筑理论的突破和创新,积极探索新的建筑形式,倡导并积极形成不同的建筑风格和流派,对建筑教育采取系统理性的态度,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和中西医学在工作方法、药理操作、技术教学等方面的差异有着惊人的相似。

中国文化的兼容性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排斥外来文化。而是要从实际出发,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吸收和创造,使之更好地融入国家文化体系。从建筑风格上看,佛教在公元前后的东汉时期从印度传入中国,引入印度塔,创造了中国塔。唐朝以后,伊斯兰教从中东传入,伊斯兰教清真寺建筑传入,创造了中国清真寺建筑的风格。18世纪乾隆年间,意大利园林传入,建在北京圆明园,等等。应该说,中国非常注重引进和吸收国外优秀的建筑风格和设计手法。

总之,城市、园林、建筑作为文化的载体,背后有着深刻的文化印记和浓厚的人文精神。重视文化传统,探索民族特色,激活民族特有的文化价值,已成为国际建筑思潮之一。建筑风格进入了“各显神通”的时代,人文追求成为建筑价值的新衡量标准。通过比较中西建筑文化的一些差异,可以看出中西建筑风格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独特的表现魅力。因此,要产生具有中国风格和文化底蕴、历史精神和民族特色的城市、园林和建筑,就必须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建筑文化,努力把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巧妙地融入其中,把民族性、时代性、文化性、发展性的元素结合起来,创造出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优秀建筑作品和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