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车时遇到态度不好的教练,只能忍气吞声吗?
“哦哟”语气和态度都不好。我一听就说:“啊,我头疼。我真的不想练车了。”
其实有几个原因可以解释这个现象。
教练的工作压力很大。首先,教练的工作强度和压力比我们想象的要大一点。
东南大学有一篇博士论文分享给大家,是关于工作压力、恢复需求、慢性疲劳和头发皮质醇的关系。
过重的工作量使工人表现出各种生理和心理症状。比如坏脾气就是其中之一。
就工作时间而言,教练一天的工作时间往往超过10小时。即使学生不多,大部分也很忙。
平时我都会抽时间学车,练到早上6点或者晚上10都不稀奇。
另外,教练的工作是户外工作。“风雨里等你,驾校”和“夏天黑,冬天霜”才是教练真实的工作状态。
在这样的压力下,教练比普通人更容易表现出不耐烦。
就好像:气球太满了,一碰就容易爆炸是吧?不是别人这样,是这个位置这样。
为了建立强大的个人地位
第二,驾校教练在教学时,为了在心理上建立强势地位,对待学员不好,训斥学员。我以前不这么认为。
我想与你分享福建师范大学的期刊论文。它在《驾校冲突话语中的常态化不礼貌程序与身份建构》中说。
个人认同是指与个人品质价值相关的“自尊”,与自尊相关。
在驾校培训的情境中,教练对学员的侮辱、威胁和负面表达可以建构学员的负面语用认同,凸显教练强烈的个人认同,从而达到训诫学员的目的。
比如我们小时候调皮捣蛋,不好好学习,父母老师就会骂我们:“我们学习不好,长大了还要捡垃圾。”
当然,捡垃圾的收入可能比现在的老师高。
我们可能会因为这些话变得没有安全感,乖乖的听。
第三个有助于学员对错误印象深刻的是,有些教练态度不好,或者可能是带引号的所谓“好脾气的骂”。目的是引起学生的注意,纠正开车时的一些重要错误。
浙大与你分享一篇博士论文,题目是《基于心理负荷的生产力研究》。
情绪对信息认知的加工有很大影响,涉及感知、记忆等。与中性刺激相比,负面刺激会强化认知。
说白了,批评更容易记住。
北大的博士论文也分享给大家。表扬和批评的意义——从教育现象学的角度如上所述。
批评可以使人把意识转向自己,从而逐渐形成自我反省的习惯,就像“最不愉快时的忠告,有益于行为”、“严师出高徒”一样。
开车上路,关系到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教练在教的时候对学员稍微严格一点,帮助学员纠正开车时犯的错误,加深印象。
如果以后不开车,可能会避免很多潜在的危险。
适度的批评,反正能从侧面反映出教练还是比较负责的。
有什么方法可以科学的反制态度不好的教练?不是所有的教练都这样。有的教练不好,素质低,甚至上升到人身攻击。
我们也推荐两种维护自身利益和尊严的方法。
投诉驾校,换教练1,教练态度和言辞过于激进。我们有权向驾校投诉或者要求“直接换我。”
我们去驾校报名学车。换个说法:我们付了钱,是来享受教学服务的,对吧?
南昌大学硕士论文分享给你,在“A驾校薪酬体系优化研究”中提到。
列举了驾校教练员管理与考核的相关规章制度,其中投诉纳入教练员工资绩效考核,占权重10%。
如果教练因为投诉被扣10分,将被处罚2个月不参加评比。
此外,驾校规定,因学员投诉给驾校带来经济和声誉损失的教练员,年度考核等级可直接定为“不称职”。
换句话说,投诉是和工资直接挂钩的,真实客观的投诉才能震慑教练的恶劣态度。
作为“工人”,最怕的就是老板扣工资吧?
拨打热线举报第二次投诉。如果投诉还是解决不了问题,这个驾校的校长和这个教练,他说他们是亲戚吧?我们还有杀手锏,相关部门监管。
吉林大学硕士论文分享给你。以上就是沈阳宏达驾校提高教练员综合教学质量的研究。
有些教练除了教学态度差,有辱骂行为,甚至还有“吃拿卡要”和索贿的行为。
“明天要考试吗?”“你明天考不上。”就是这种感觉。
如果教练做出这样的行为,而且肆无忌惮,显然驾校的管理已经出现了问题。
这时候可以拨打交通运输部开通的服务监督电话“12328”;或政府服务热线“12345”。
或者市交通部门的电话,可以直接投诉驾校本身。
如果还涉及退款的问题,也可以尝试联系“12315”。
但是,要注意的是,没有证据。如果有投诉渠道,也要提供确凿的证据。不然你骗别人,别人委屈得要命怎么办?
所以最好先固定证据再投诉,手机拍的视频,录的录音都ok。
总的来说,有些教练对学员的态度不好,或许是“恨铁不成钢”,有责任心,只是不耐烦,不是说本质不好,倒不如互相理解。
对于那些能力差,素质极差的教练,不用太客气,就在那边忍着,直接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