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和李政道在物理学上有多高?

物理天才杨振宁与李政道的对决是一个备受关注的世纪公案。时至今日,年过古稀的李和杨,为了争夺“座贴”的荣誉,仍然利用各种机会,无休止地为自己辩护,无视16年的友谊合作之路,让世人看到学术之人也是心胸狭隘的。

在1946年的秋天,李政道去了芝加哥大学读研究生,并在费米的指导下完成了他的论文。在研究中,李政道总是向比他年长几岁的祖先杨振宁寻求指导。杨振宁认为李政道既有才华又勤奋。在芝加哥,他实际上成了李政道的物理老师。杨振宁后来回忆说:“我们的通信始于1946。这种交流以前是很亲密的,是建立在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关心的基础上的。然后是1957,我们成功了。”李政道和杨振宁在1956年共同发表了著名的宇称不守恒研究论文,并在1957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不幸的是,日益增长的人气逐渐在我们的关系中打入了一些以前没有的新楔子。虽然,我们卓有成效的合作已经持续了五年。但是,关系慢慢紧张起来了。”1962 4月18日,李与杨谈了很久,但未能维持和解。几个月后,两人永远分手了。

舆论普遍认为,李与杨分歧的症结源于以下争论:谁在诺奖获奖论文中最先提出了“弱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的突破性观点?说是他先想到的,而揭露了杨的贪天和劫人之美。虽然李和杨都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名声大振,但他们个人的名声和在科学史上的地位仍然难以调和。分手四十年后,江撰写的《传》出版,反响很大。李政道指责“杨振宁想通过这本书改写历史,通过诽谤和贬低我来夺取根本不属于他的荣誉”,认为这是杨振宁和作者一起策划的。李政道对此感到非常震惊和愤怒。

李和杨合作了16年,他们的成就举世瞩目。李和杨反目40年,却一直针锋相对,缺乏应有的包容。李和杨早年都出生于西南联大。他们的很多老师朋友,还有中国物理学界的人,在过去很多年里都试图做两人的协调人,促使他们第二次握手,结果都是徒劳。李与杨的反目,显示了中国文人的合作限度和人格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