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是谁?

韩愈(768-824)

韩愈韩愈,字退,号韩昌黎,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祖籍河北昌黎。唐代杰出的文学家和思想家,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的领袖,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苏东坡称赞他为“八代文学之衰”。学名、仕途遭遇诸多挫折,思想趋于复古。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维护唐朝统一。崇尚道统,批判佛道。他领导了唐代反对骈文的“古文运动”,反对浮华的形式主义文风。他的文道合一、热情与得体相结合、言志之要、文字之序等散文写作理论,对后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他的文章气势磅礴,豪华奔放,一波三折,新颖简洁,逻辑严谨,古今交融。无论是议论、叙事还是抒情,都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达到了前人未曾达到的高度。他的全部作品都收录在昌黎先生的作品集里。

【编辑此段】柳宗元(773-819)

柳宗元柳宗元,字厚,河东(今山西运城市)人,世称刘合东,长安人。贞元初年进士,官督御史。顺宗时,王当政,他担任礼部尚书,决心进行政治改革。不久,王失败,他被贬为永州司马,调任柳州刺史。他在南方生活了十四年,死于柳州。唐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杰出的文学家。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反对六朝以来笼罩文坛的光鲜文风,主张散文简洁流畅。著有《六合东集》四十五卷、《外集》两卷。

柳宗元一生留下了600多首诗,他的诗多以抒写苦闷、悲愤、思乡、友情为主题,这使他独树一帜。最被世人称道的,是那些闲适的山水,有着深厚的情怀。柳宗元和唐代另一位文学家韩愈倡导唐代古文运动。他与欧阳修、苏轼等人被后人称为“唐宋八大家”。

苏迅(1009—1066)

个人简介

姓名:苏洵,子明云,劳权。

出生和死亡日期:1009—1066。

朝代:宋朝

文学时期:宋代文学。

流派:苏三唐宋八大家

代表作:论权利与书籍的平衡

生活简介

北宋散文作家。汉族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为“三苏”,他们都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字明云,号劳权。梅州眉山(今四川)人。韩琦推荐他为文安县书记、省校记账、主簿。擅长散文,尤以政治理论见长,论述清晰,笔触苍劲。还有贾。

据说我27岁才读书。经过十几年的闭门苦读,我在学业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仁宗嘉祐元年(1056),引苏轼、苏辙至汴京,召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欣赏他的《权术》、《论衡》、《计策》等作品,认为可以和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当时官员学者争相讲故事,文名因此兴盛。嘉佑三年,仁宗召他到舍人所应试,他却推说自己有病,不肯回信。嘉祐五年,任省校书郎书记。后与襄城县令姚合撰《太常礼》。书写不久,他就去世了,被追授为光禄寺丞。

苏轼(1037-1101)

苏轼,字子瞻,字和中,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大文学家、画家、书法家,创作才华多,在诗、词、文、画、书等方面都有独到而卓越的成就。世称苏东坡。

苏轼(1037 ~ 1101),宋代人,人称“东坡居士”,谥号文忠,享年64岁。南宋时,皇帝高宗赠给一个太师追谥号“文忠”。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汉族,父亲苏洵第五子,北宋著名文学家、画家、散文家、诗人、词人。嘉祐二年(1057),与弟弟同为秀才。授大理为判官,签书凤翔府。熙宁二年(1069),父丧制期满返朝,状告朝廷为法官。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实施新法,自谋职业,为杭州将军判刑。迁密州(今山东诸城),迁徐州。元丰二年(1079),卷入乌台诗案,负责授黄州(今湖北黄冈)使辅,被置于此州,不得签书、公文。皇太后哲李宗来朝,复为郎峰知登州(今山东蓬莱);4个月后,他转任礼部大夫;任期未满,除住府外,迁中书,迁翰林学士,知圣旨,知礼部。元佑四年(1089)出知杭,后改知颍州、扬州、定州。元佑八年(1093),哲宗主政,先后被贬至惠州(今广东惠阳)、儋州(今海南儋县)。惠宗即位,回到北方以求宽恕。钟健袁(1101)卒于常州(今江苏),葬于汝州郯城县(今河南郏县),享年65岁。何、其父苏洵(1009 ~ 1066)、其弟苏辙(1039 ~ 112)三人都以文学闻名于世,并称“三苏”。与汉末“曹三父子”(曹操、曹丕、曹植)相同。“三苏”是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在政治上,它属于他的父亲苏洵,那个在圣紫晶提到“二十七,只为了生气”的“苏劳权”。苏洵很晚才发火,但他很努力。晚年的苏轼回忆起童年随父求学的经历,觉得自己深受父亲的影响。当然,如果没有苏洵的刻苦学习,苏轼从小就不可能得到一个好的导师,更不可能“学通经史,那是属于每天几千字的事”,更不可能有未来的文学大师。

苏辙(1039 ~ 1112)北宋散文家。与父亲苏洵、哥哥苏轼合称为“三苏”,位列“唐宋八大家”。子子有梅州眉山(今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1057),以秀才身份加入苏轼。不久后,由于失去了母亲,他回到了哀悼。嘉佑六年,和苏轼一起,做了一系列的讲学。当时因为“乞养”,没有被任命为官,此后一直在大明府为官。熙宁三年(1070),他上书宗申,力主新法不变,又上书王安石,激烈批判新法。熙宁五年(1072),入河南为官。元丰二年(1079),其弟苏轼因写诗“谤朝廷”被捕入狱。他上书要求用官职为弟弟赎罪,却不得牵连,被降职,被判云州盐酒税。元丰八年,旧党执政,被召回为秘书、省校书郎、右秘书,晋升为活郎,并调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第四年(1089),哲宗元佑授权吏部尚书,派往契丹。他也是帝国的继承人。六年拜尚书右丞,入门下侍郎,执掌朝政。在元佑的第八年,哲学家掌管政治,新学派重新掌权。邵圣元年间(1094),他上书反对时政,被贬为官,了解汝州、袁州,负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后贬至周迅等地。崇宁三年(1104),苏辙定居颍川,隐居乡间,建室名“颐老斋”,自号“迎宾颐老”,以读书写字为业,静坐冥想。死后在明太祖庙中攻读学士,决定葬之。

苏辙的人生知识深受其父其兄的影响,主要是儒家思想,最推崇孟子,遍访百家。他擅长政治理论和历史理论。在政治理论中,他谈论世界大事。比如新论(一)说“当今天下大事不安,乱而不危,吉冈糙而不举,无突变而慢病”。分析当时的政治形势,颇能一针见血。《皇经》说“在这个世界上,不要急着没钱”,也说到点子上了。史学理论和《父兄》一样,都是针对时代之弊,为当下服务的。《六国论》评论齐、楚、燕、赵不能前拥高丽、魏国,联合抗秦,暗喻北宋前有患敌,后有乐腐的现实。比较刘备和刘邦,《三国志》评价刘备“智短而不勇”,“不知是因为未能取胜”,也隐含着前车之鉴。

苏辙对古文也有自己的见解。在《高级官员韩太尉》一书中,他说:“文学家是齐之形。但是,写字不能学,气可以养。”认为“养气”在于内在修养,但更重要的是要靠广阔的人生阅历。所以司马迁被赞为“周游列国,遍游名山大川,交游燕赵,所以散文疏而颇奇。”他的文笔是汪洋的,也是满满的儒雅。如黄州快仔亭的故事,集景、叙、抒情、议论于一炉,在浩瀚的海洋中渗透着不平,鲜明地体现了作者散文的风格。

苏辙的赋也写得好。如《朱模赋》赞美画家文同的《朱模》,把竹子的情态写得细致写实,充满诗意。

苏辙试图在诗歌上赶超苏轼,现存的诗歌也不少,但与苏轼相比,思想和才华都是逊色的。他早年的诗多为生活琐事,咏物写景,尤以与苏轼为甚。风格朴实无华,文采不佳。晚年退居颍川后,更多地了解农民生活,写出了《秋收》等深刻反映现实生活的诗歌。写个人生活感受,艺术成就也较早期为多,如《南斋竹》:“居少尘室,妻自在。走到南窗修竹,如见旧西山。”意境悠然,味道悠远。苏辙对诗歌有自己的想法。他的《诗中五病》以思想内容为标准,对李白、白居易、韩愈、孟郊进行了批判。比如说李白“华而不实”、“唐朝人为不懂诗”等说法,在宋代就有代表性。

苏辙著有《六安季承》,包括《后记》、《三际》等84卷* * *,以及一部活字书四辑。此外,六安程英赵霁(12)有四个系列的副本。

王安石(1021-1086)

王安石(1021-1086),本名,字半山,号獾郎,被封为荆公,又被世人称为王、临川先生。抚州临川(今抚州东乡县上池李阳村人),汉族。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宦家庭。父益,字失,是临江军判官,一生担任数州县官。安石不太爱读书,记忆力强,受过良好的教育。李青二年(1042),位列杨坚进士榜第四名,先后任淮南知府、鄞县知府、知府、常州知府、条甸江东狱官。治平四年(1067),宗申初即位,诏安从江宁府学,被召为翰林学士。熙宁二年(1069),升任参政。从熙宁三年开始,先后两次担任改革家,推行新法。Xi宁九年罢市后隐居,病逝于江宁(今江苏南京)钟山,谥号。列宁称赞他是“中国11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

曾巩(1019-1083)

曾巩(1019—1083),南丰(今江西)人。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宋嘉佑第二年成为秀才(1057)。小时候,曾巩和他的哥哥曾烨一起努力学习,刻苦钻研,而白游表现出了很好的天赋。弟弟曾昭在《亡兄之行》中称他“生而机警,不似少年”,记忆力超群,“读几万字,脱口而出”。嘉祐二年(1057),39岁考中进士,被任命为太平司法军,从此走上仕途。次年,冯召回北京,编辑校勘史馆书籍,移馆校勘,广纳校勘人才。熙宁二年(1069),任齐、项、洪、傅、明、博总督,颇有名气。元丰三年(1080),迁沧州,过京师,宗申召见时,提出经济是理财的关键,颇得宗申赏识,留三班侍奉。元丰四年,宗申因擅长史学,委派史馆编纂《五代史纲》,未果。元丰五年,拜中书舍人。次年病逝于江宁府。经营佛教时,奉行“文定”。曾巩在政治舞台上的表现并不出色,但他更大的贡献在于他的学术思想和文学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