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文化与巴蜀文化之比较
中华文化是一体多元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都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孕育了中华文化的两大元文化——黄河流域中原文化(邹鲁文化、三晋文化、燕齐文化等。)和长江流域的荆楚文化(上游的巴蜀文化,下游的吴越文化)。北方的中原文化——以粟麦农业为基础的儒家文化,与南方的巫鬼文化——以稻作农业为基础的楚文化有很大不同。前者标榜儒家,儒家在钟鼎,注重人与社会的协调,孕育伦理规范和自省模式;后者以道教闻名,居于山林之中,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崇尚自然,沉湎幻想。北方有孔子和儒家思想及其朴实无华的《诗经》,南方有老子和屈原奇幻瑰丽的《楚辞》,相得益彰。北方的朴素理性光辉和南方的浪漫色彩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两大源头。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坚力量儒家思想植根于北方,所以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大多在北方。在南北长期的互动和渗透中,北方文化具有整体优势。因此,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楚文化已经融入了中原文化的儒家文化。然而,中国幅员辽阔。无论是山水、水土的自然地理环境,还是语言、风俗、政治、经济、文化,各地之间的人文环境往往是不同的,地域文化特色总是以隐性传承的形式存在。明代屠隆认为:“周体美时,为‘关遂’与‘雅’;郑伟峰好色,则“桑钟”“秦怡”;秦凤雄强,然后是《车邻》和《Si @①》;陈、奢,则《万秋》、《米优》;颜、赵、、荆、高的挽歌;楚人多有怨言,必气怒,声动于俗。”(注:江图。红宝记。卷18)近代梁启超在谈南北文风时指出:“颜、赵慷慨悲切者多,一生美文多。自古以来,从唐以前开始,诗歌都是用散文写的,南北各有数。长城饮马,江河梁联手,北方人精神也;草长在江南,浪起于洞庭,也体现了南方人的情怀。散文中,长江千里流,北方人高人一等;骈文雕云,雕月者,善动我情,南方人最好。盖文根植于灵魂,受周围社会影响特别大。”(注:梁启超。论中国地理。饮冰室作品集。卷四)“古今之变,划时代;山川丰富,具有民族特色”(《黄九十杂记》)。到现在的文坛,有海派、京派、山药蛋、莲花湖等流派,也有晋军、陕军、湘军。“从俗变声”形成了该地区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该地区的山川河流、土壤、气候、语言、信仰、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乃至文化心态,影响和塑造了该地区的文学风格及其作家艺术家的气质、性格和审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