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报告分析报告

企业财务分析与评价初探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市场体系日趋完善,全面推向市场的企业越来越多,对企业行为的要求也越来越规范和科学。评价和分析企业生存和发展基础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整体水平尤为重要。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利润率、成本利润率等常用的盈利能力分析指标,流动性比率、资产负债率等常用的偿债能力分析指标,以及财政部、国家经贸委、人事部、国家计委颁布的企业业绩评价指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整体评价分析的要求,但存在不足。本文试图从应用企业业绩评价结果和评价指标时应注意的问题出发,探讨常用偿债能力分析指标和盈利能力分析指标的局限性和误区,并提出一些改进措施。完善指标和方法,和你讨论,征求你的意见。

一、应用企业绩效评价结果和评价指标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临界值指标分析

企业业绩评价是对企业财务效益的虚假操作。综合评价偿债能力、开发能力等因素。因此,当评价结果用于具体项目或选取某些指标进行具体目标评价时(如信贷和计划投资项目的评价等)。),主要财务指标要进行横向和纵向的研究分析和比较。比如,根据企业业绩评价的相关规定:净资产为负值时,净资产收益率和资本积累率两项指标和初始评价得分计算为0;资产保值增值率、经营亏损损失率、三年平均资本增长率指标单项修正系数按1计算。这样,由于系数等指标值的影响,企业绩效评价指标值可能仍然偏高。如果把这种评估结果应用于信用和被投资企业的评估,显然是不合理的,因为净资产是负数,即资不抵债。根据我国企业破产的相关规定,这类企业随时可能破产清算。

这个例子,一方面告诉我们,企业业绩评价是企业财务分析的深化和升华。虽然弥补了单纯的财务指标难以得出全面结论的不足,但从企业绩效评价的“标识”中,我们看不到具体的问题、潜在的问题以及问题的症结所在。因此,我们在应用评价结果时,还应该对企业财务指标进行深入分析;另一方面,它也告诉我们,在深入分析财务指标时,要特别注意一些关键性财务指标的分析。

此外,还要注意非财务指标和非计量指标的临界值。非财务指标一般包括安全生产指标和环境保护指标,国家规定的最低要求是其临界值。非计量指标有各种定义。企业绩效评价的八个非度量评价指标是一个比较全面的非度量指标体系,每个指标的差(E)水平的标准值就是其临界值。比如“领导班子基本素质”评价指标的差(e)标准是“企业领导班子不够团结,主要领导工作不力,或者以权谋私,决策失误多,企业效益下降,员工抱怨多”。

当企业领导的基本素质具有差(E)级的基本特征时,要进一步分析。

(B)分析用于指数计算的数据来源

企业业绩评价是以财务指标为主要内容,以净资产收益率(即投资回报率)为核心;对企业经营效率和经营者业绩的评价,财务指标的取值直接影响评价结果。我们知道,计算财务指标值的数据来源于会计报表,会计报表是根据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原则确认的会计账簿编制的。因此,在应用企业绩效评价结果和指标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未经资产评估和对账的老企业。这类企业资产负债表中的项目,特别是资产项目,以及由此计算出的指标值,与新成立的企业和最近评估对账的企业相差甚远。因此,应对此类企业的财务指标计算值进行进一步分析。

2.未经独立审计机构审计和调整的会计报表数据。由于这类企业没有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制度进行调整,其会计科目和相应会计科目的数据缺乏可比性,由此计算出的指标值也缺乏可比性。

3.待摊费用、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开办费、长期待摊费用、账龄较高的应收账款、存货跌价和积压损失、投资损失、固定资产损失等虚拟资产都可能产生潜在资产。这两类资产一般称为不良资产。如果不良资产总额接近或超过净资产,不仅说明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可能有问题,也说明企业在过去几年因为人为夸大利润,形成了“资产泡沫”;如果不良资产的增幅和幅度超过了利润总额的增幅和幅度,就说明企业当期利润表中的数据是“水分”的。

4.关联方交易。通过对关联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的分析,判断企业的盈利能力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关联企业,企业的利润基础是否牢固,利润来源是否稳定。如果企业的业务收入和利润主要来自关联企业,就要特别关注关联交易的定价政策,分析企业是否以不等价交换的形式用关联交易粉饰会计报表。如果母公司合并会计报表利润总额远低于企业,可能意味着母公司通过关联交易将利润“打包”入企业。

5.非主营业务利润。通过其他业务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益和营业外收入占企业利润总额的比重,分析和评价企业利润来源的稳定性,特别是对资产进行重组的企业。

6.现金流。通过对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和现金流量净额的比较分析,可以判断一个企业主营业务利润、投资收益和净利润的质量。如果企业的现金流量净额长期低于利润,将意味着确认利润对应的资产可能属于不能转化为现金流量的虚拟资产。

(3)外部预防事项分析

企业业绩评价的非计量评价指标是企业表外事项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在应用中,不仅要注意分析其对企业的影响,还要注意分析以下表外重大事项,如下表所示:(略)

此外,还应注意到,企业绩效评价的本质是国有资本的绩效评价,主要服务于企业监管。国有资本的管理和财务监督,领导班子的考核,经营者的收益分配,体现了国家所有者的职能。马克思曾经说过:“摆在我们面前的有两种权力,一种是财产权力;另一种是政治权力,即国家的权力。”两种权力衍生出两种不同的职能,即国家的所有者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企业绩效评价体现的正是这种产权和国家的所有者职能。它服务于国家的政权和社会管理职能,并通过它发挥一定的作用。因此,企业绩效评价对控股和全资子公司的评价具有更好的适应条件和环境,发挥更大的作用,而对股权投资和债权人债务人的评价较差,发挥的作用较小。这一点我们要注意。

二、常见偿付能力分析评价指标的改进和完善

(一)电流(速度)动态比限制的原因及改进方法

1.限制的原因

①这主要是由于会计信息数据提供者的利益和信息不对称,计算流量(速度)比率的数据往往失真。

按照现代企业理论,企业的本质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由于契约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冲突、经济人的逐利性和契约的不完全性,一些契约当事人有通过变更会计数据来操纵利润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动机和机会,从而导致计算流量(速度)比率的数据失真。

信息经济学的理论也告诉我们,在普遍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由于代理人总是比委托人拥有更多的信息,当这些信息是会计信息时,代理人就有操纵利润的动机,将信息优势转化为利益优势。因此,存在通过一些会计处理和交易活动来美化企业财务指标的可能性,即所谓的粉饰效应。这些用来美化企业财务指标的会计处理和交易活动,也会导致计算流量(速度)比率的数据失真。

实际情况也是如此。笔者从1998注册会计师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和注册会计师出具解释性意见的审计报告中涉及的问题,对a股公司的利润操纵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和分析,发现利润操纵现象较多,其中,通过虚列应收账款、少提拨备、预提确认销售或预提下一年度赊销入账, 操纵利润的方式最多的就是降低销售成本,提高存款额,结果会是计算流(速)比的数据失真,最后流(速)比的计算值失真。

②流动(速度)比率不能定量反映潜在的流动性因素和短期债务。

流动(流动)比率是通过流动(流动)资产规模与流动负债规模的关系来衡量企业的流动性,判断企业在流动负债到期前将短期债务转化为现金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事实上,由于计算流动(速度)比率指标值的数据全部来自会计报表,一些增加企业流动性和短期债务负担的因素并没有在报表的数据中反映出来,这将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有的甚至影响更大。

增加企业流动性的主要因素有:

可用银行贷款指标:银行同意但企业不办理的银行贷款额度,可以随时增加企业的现金,提高支付能力。这一数据在报表中没有体现,必要时应在财务报表中说明。

准备很快变现的长期资产:由于某种原因,企业可能会迅速出售部分长期资产,将其转化为现金,以增加短期偿债能力。一般情况下,企业出售长期资产应慎重考虑,企业应根据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辩证关系,正确决定出售长期资产的问题。

偿债能力声誉:如果企业一直具有良好的长期偿债能力和一定的声誉,当短期偿债出现困难时,可以通过发行债券和股票提高短期偿债能力,迅速解决资金短缺。这个增加流动性的因素取决于企业自身的信誉和当时的融资环境。

增加企业短期债务的因素:

记录的或有负债:或有负债是可能发生的债务。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这些或有负债不作为负债入账,不在报表中反映。只有已贴现的商业承兑汇票在资产负债表下端列为票据,其他或有负债,包括可能因所售产品质量问题而导致的赔偿、可能因税务纠纷未解决而导致的不利后果、可能败诉并需要赔偿的诉讼案件和经济纠纷等,不在报表中反映。这些或有负债一旦成为事实负债,就会增加企业的偿债负担。

担保责任产生的负债:企业可能以部分流动资产为他人提供担保,如为他人向金融机构借款提供担保、为他人购物提供担保、为他人履行相关经济责任提供担保等。这种担保可能成为企业的负债,增加偿债负担。

改进方法

为了弥补流动(速度)比率的局限性,客观评价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建议采用以下三个指标评价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①超速动比率。企业的超速资产(货币资金、短期证券、应收票据和应收高信誉客户的款项净额)用于反映和衡量企业流动性的强弱,评价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计算公式如下:(略)

由于速动比率的计算,除了扣除存货外,还将其他可能与当期现金流量无关的项目(如待摊费用)和影响速动比率可信度的重要因素(项目办信誉低的客户的应收账款净额)从流动资产中剔除,因此可以更好地评价企业的流动性和偿债能力。

②债务现金流比率。负债现金流量比率是从现金流量角度反映企业当期支付短期负债能力的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我们知道,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量来自现金流量表,年末(初始)流动负债来自资产负债表。由于在盈利年度可能没有足够的现金清偿债务,所以采用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负债现金流量比率指标,可以充分反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入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保证当期流动负债的偿还,直观地反映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实际能力。因此,用该指标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更为谨慎。

③现金支付保证率:是从动态的角度衡量公司偿债能力发展变化的指标,反映公司实际可用的现金资源在特定时期内能够满足当前的现金支付水平。公式是:

本期可用现金资源包括期初现金余额加上本期预计现金流入,本期预计现金支付就是预计现金流出。

现金支付保证率高,说明企业的现金资源能够满足支付需求。如果比例达到65,438+000%,说明可用现金刚好可以用于现金支付。按理说,这是一个理想的保障水平,既保证了现金支付需求,又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保留现金的机会成本。如果该比率超过100%,则意味着在保证支付需求后,企业仍能保持一定的不满足预防性和投机性需求的现金余额,但如果超过过多,则可能使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超过满足支付所带来的收益,不符合成本收益原则,如果该比率低于100%,将明显削弱企业的正常支付能力,可能导致支付危机,使企业面临更大的财务风险。

(二)对资产负债率评估偿债能力的误解和评价标准

1,误会

作为反映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一般认为资产负债率越低,企业负债越少,自有资金越雄厚,财务状况越稳定,偿债能力越强。事实上,恰当的债务管理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和规模扩张有着重要的作用。有的发展很快,势头很猛。通过力所能及的借贷获得足够的资金,投资于高回报的项目,对于前景广阔的企业来说,从长远来看是非常有利于实现经济效益目标的。相反,一些规模小、盈利能力差的企业,资产负债率可能较低,但不代表偿债能力强。因此,分析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不仅要看资产负债率,还要看资产收益率。如果其单位资产盈利能力较强,也允许有较高的资产负债率。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项目一旦投入就能立即获得回报,尤其是回报率高、回收期长的项目,其利润无法在当期体现出来,使得资产收益率无法修正资产负债率所反映的情况。

2.评定标准

那么,什么时候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才算合理呢?我们认为主要看企业的价值。企业价值高一方面说明企业盈利水平高,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大,偿债资金多;另一方面也说明银行的信誉高,获得银行贷款的可能性大,偿债能力强。

根据企业价值理论,企业价值等于无负债企业的价值加上节税收入的现值减去金融危机的成本。如下图:(略)

债务利息费用是税前的成本费用,企业的债务利息可以获得一定的节税优惠,节税的价值等于债务金额乘以所得税率。

财务危机的成本是企业负债率上升造成财务困难的成本。当企业的债务增加时,贷款人往往会因为企业财务风险增加而要求高额的债务利息作为补偿,而这种高额利息就成为企业的成本。在极端情况下,贷款人可能会完全拒绝给予贷款,因此企业将不得不放弃那些本应接受的利润更高的项目,从而产生机会成本。此外,企业的现有和潜在客户可能会对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失去信心,这是另一种形式的财务危机成本。再者,如果企业遇到现金流或偿债能力的问题,会因为企业采取一些财务措施而发生一些法律费用或会计费用。最后,如果企业被迫进行最后的清算,企业的资产很可能会以低于市场价的水平出售,这也是财务危机成本的一种形式。

虽然企业的财务危机成本与自身负债率之间并不存在线性关系,但实践证明,负债达到一定比例后,企业财务危机成本的概率会增加,相应地,企业的财务危机成本也会增加。如图,在A1点的右半部分,金融危机的成本随着债务的增加而急剧增加。

我们来讨论一下资本结构中的资产负债率是多少,企业价值最大。用资产负债率D表示的节税和金融危机成本的函数分别为F(D)和G(D),T为所得税率。从微积分的知识中,我们知道它是用下面的公式表示的:(略)

即:g' (d) = t,确定的资产负债率d,企业价值最大。G'(D)是边际财务危机成本,所以按边际财务危机成本等于所得税率确定的资产负债率是最好的。

第三,常用盈利能力评价指标的改进和完善

(一)常用盈利能力评价指标的改进

1.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有两个常见的计算公式。一个分母是年末净资产,比如中国证监会规定的a股公司年报、中报披露的净资产收益率。另一个分母是年初净资产和年末净资产的平均值。比如2008年财政部等四部委发布的净资产收益率+0999就是这种形式。这两种形式的分子就是当年的净利润。由于ROE的分子是当年的净利润,所以用年初和当年净资产的平均值来比较分母更合理,即采用后一种形式的计算公式更合理。

在利润分配中,现金股利影响年末净资产,从而影响净资产收益率,而股票股利不影响年末净资产,因此不影响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评价企业当年收益的指标,计算出来的数值不应因分配方案不同而有所不同。因此,将分母的年末净资产进一步提高到利润分配前的年度净资产更为合理。改进后的公式为:(略)

2.总资产回报率。总资产报酬率的一般含义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得到报酬;总额与平均总资产的比率表示企业全部资产的整体盈利能力,包括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计算公式为:(略)

企业总资产中的负债由债权人提供,债权人从企业(即债务人)处获得利息收入,对应企业(即债务人)的利息支出;企业总资产中的净资产(所有者权益)是股东的投资,股东从企业获得分红,对应的是企业的净利润,即税后利润,而不是利润总额。因此,将总资产收益率计算公式中的分子改为净利润和利息费用更为合理。改进后的计算公式为:(略)

考虑到其计算指标的会计数据是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的,总资产收益率不是现金报酬,但作为债权人和股东,往往更关注现金回报,计算公式的分子也可以改进。其计算公式为:(略)

3.成本费用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利润总额与企业总成本的比率。该指标意在通过企业收入与支出的对比,评价企业为获得收益所付出的代价,从消费的角度评价企业的收入状况,从而促进企业加强内部管理,节约支出,提高经营效率。我们知道,利润总额包括补贴收入、净营业外收支和其他与成本不匹配的成本费用。因此,将成本费用利润率计算公式的分子改为营业利润更为合理,按照这一思路改进后的计算公式如下:

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利润-成本。

(二)常用盈利能力评价指标的改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现金流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盈利能力。这是因为如果企业现金流不足,现金流不畅,现金分配无效,就会影响企业的形成和发展,进而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

常见的盈利能力评价指标基本都是基于权责发生制的会计数据进行计算和评价的,如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它们不能反映伴随现金流入的企业盈利能力,存在只能用“数”的量而不能用“质”的量来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缺陷和不足。

在中国企业的实践中,现金流入滞后于利润确认的现象普遍而严重。笔者曾选取1998年报和1999中报中的a股公司会计报告作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约67%的样本是现金流入滞后于利润确认,约一半的公司滞后于利润确认超过三分之一。因此,在分析企业盈利能力评价总和时,补充和增加评价伴随现金流入的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是非常必要的。以下是一些指标供参考。

1.营业现金流对销售收入的比率。经营现金流量与销售收入的比率,表示每元主营业务收入所能形成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反映了企业主营业务的现金收款能力。公式是:

经营现金流量与销售收入的比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主营业务收入。

一般来说,指标值越高,销售资金回收速度越快,应收账款管理越好,坏账损失风险越小。1998年,沪深两市a股公司平均指数为3.24%。

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营业利润的比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营业利润的比率反映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已实现的账面利润之间的关系,其公式为: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营业利润的比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营业利润

该指标值越大,说明企业实现的账面利润中流入的现金越多,企业的经营利润质量越高。因为只有真正的现金利润才是“真正的”利润,而不是“概念上的”利润。

3.投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与投资收益的比率。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投资收益的比率反映了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收益与账面投资收益之间的关系。公式是: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投资收益的比率=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收益。

指标值越大,企业实际以现金形式获得的投资收益越高,该比率可以反映投资收益中已实现收益的含量。

4.净经营现金流对净利润的比率。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表示每元净利润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入,反映了企业净利润的现金收付水平。公式是:

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与净利润的比率=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

一般来说,指标越高,企业刮的实现程度越高,可供企业自由支配的货币资金量越大,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现金支付能力。1998年沪深两市a股公司该指数平均值为84.12%。

5.净现金流量对净利润的比率。净现金流量与净利润的比率反映了企业净利润总额中现金回收的利润。公式是:

净现金流量对净利润的比率=净现金流量÷净利润

6.资产经营现金流收益率。资产经营现金流量收益率表示每元资产通过经营流量的现金净流入,反映了企业资产的经营现金收款水平。公式是:

资产经营现金流量回报率=经营流量产生的净现金流量÷总资产。

一般来说,指标值越高,企业资产的利用效率越高,也是衡量企业资产综合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在1998这一年,沪深两市a股公司的这一指数平均值为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