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阐述了中国当代园林发展中如何借鉴传统。

中国传统造园艺术是指辛亥革命前的园林文化,辛亥革命结束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它是中国人几千年来创造和发展的独特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传统园林的历史地位、文化价值和世界贡献,中外学术界早已有了明确一致的结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随着西方园林文化影响的加深,对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研究和探讨日益呈现多元化趋势。总的来说,大多数学者在肯定其价值的同时,都把研究和实践的重点放在了努力开拓创新和与时俱进、中西结合和保护民族特色等方面。由于各种历史原因,虽然今天中国的风景园林起步比西方发达国家晚得多,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难题,但它就像一只涅槃重生的凤凰,无论是在教育和科研规模的扩大,规划设计领域的拓展,还是服务和管理范围的创新。设计项目市场化运作的培育,国际化交流的建立,早已从原始的古代造园艺术中脱颖而出,正在超越历史的羁绊。在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他们肩负着越来越重的责任和使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喜人景象。然而,一些学者对中国传统园林在近代的发展和贡献视而不见,声称中国传统园林正面临穷途末路的局面。有些学者为了自己的私利,极力贬低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历史价值和现代意义,称之为封建主义的糟粕,“伪艺术”、“缠足艺术”,把中外学者的学问说成是相互勾结的“弥天大谎”,有杀之而后快的味道。一些学者不仅在国内宣传这些“意见”,还在国际上传播他们的意见,严重损害了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在世界上的形象和声誉。我们有必要对这种偏执的观点和错误的主张进行分析和反驳,以正本清源,避免不必要的思想混乱和对我国风景园林健康发展的负面影响。

对1传统园林文化的认知:误解与分歧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认知是指具有个体自身主观心理特征的对社会和外部环境的认识和理解过程。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和思维,是人类其他心理活动的基础,对人类行为具有直接的支配作用。一些学者之所以对中国传统园林文化抱有很深的偏见,一方面是认知上存在一定偏差,另一方面也与其方法论上的片面性有直接关系。他们对传统园林文化的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过时论”、“伪艺论”和“亡国论”

“过时论”认为传统园林只适合于迎合农业社会封建统治者及其附庸的要求,而对于服务现代社会、适应快节奏的大众生活已经过时。对此,笔者并不认同。当然,古代的造园艺术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被其垄断和享用。是其显贵、炫富或消极遁世、逃避官场生活方式的一种表现。但本质上也有很多热爱艺术,追求自然野趣的人。虽然打着封建主义的烙印,但它毕竟是广大劳动者智慧和辛勤劳动的结晶,它的艺术成就同时属于民族、社会和世界,而不应该全部归于封建统治阶级的功劳或其罪恶的罪证。正因为如此,世界文化遗产组织将不遗余力地倡导保护一切具有独特历史文化价值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传统园林积淀的深厚文化底蕴和“曲径通幽”、“荷塘月色”等东方山水意境,具有穿越时空的价值和意义,可以成为现代风景园林发展的宝贵源泉。所以既能造福古人,也能造福现代人,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缓解工作、学习、生活的压力。

“伪艺术论”认为传统园林奇花异木,猎奇石美。园林充满了矫情,这叫追求自然,其实是对自然的扭曲。按照这个逻辑,以沙仿水,以石岛代替日式园林,不也是一种伪艺术吗?显然,这种指责有失偏颇。艺术是人类对自然的异化。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是常识,但如何让生活艺术化,或者说如何以艺术的形式再现对生活的理解和追求,就超出常识了。世界各国各民族的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不同,导致园林艺术流派众多,造园形式多种多样。中国传统造园艺术有其自身的基础和条件。在造园追求上,与儒、道、佛的哲学思想密切相关。在造园灵感方面,书画艺术是其重要来源之一;在造园手法上,遵循常规的方法而不是固定的公式,这是一种魔力和独创性。中国传统园林艺术流传了几千年,名声传到了周边国家和外国,足以说明其艺术魅力,也证明了“伪艺术论”观点的荒谬。

“亡国论”认为,由于封建统治者的奢靡欲望,热衷于为自己营造舒适的小窝,导致玩物丧志,国家易主,声名狼藉。以清朝的覆灭为例。朝代的兴衰和社会制度的更替有其自身的历史逻辑,其中也隐藏着各种偶然和必然的因素。花军费建颐和园也许是压倒清朝病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但这和传统园林文化有多大的必然联系呢?这件事该怎么指责我?法国在国王路易十四的统治下,对皇宫进行了大修,不仅让百姓苦不堪言,鸡犬不宁,还害了后人,导致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法兰西王朝覆灭。按照亡国论,这应该是一个有力的证据。今天,人们在评价路易十四的历史功过时,指责他好战、政治独裁、生活颓废,却只把这一时期的文化艺术发展视为黄金时代,赞美凡尔赛宫的艺术成就。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法国学者兜售中国传统园林应该在世界范围内被鞭挞和抛弃的观点或意见。相比较而言,西方国家和我们的东方近邻日本,都把自己的传统园林文化视为国宝来保护、继承和发展,并没有因为它是封建主义的产物而抛弃它。中国传统园林的形成和发展与封建统治阶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的需求和参与是推动古代造园艺术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这种情况在中国和其他国家都是如此。传统园林文化虽因朝代更迭、时代变迁而停滞甚至倒退,但却得到了积淀和传承。所以不能因为一个朝代的兴衰就完全否定古代园林文化的价值。

遗憾的是,在我看到的相关论文中,没有看到这些学者得出结论的依据,无论是基于社会学、文化学,还是基于历史学、美学的调查研究。根据他们文章和文本中的逻辑,作者的考察基于两个方面:第一,中国传统园林是封建社会和小农经济的产物,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因为封建制度是落后的社会形态,为它服务的文化必然是落后的;其次,不适合现代社会的要求和人们的审美标准。鉴于前者,按照他们的逻辑,中国传统的绘画、书法、建筑艺术,哪个可以脱离封建主义?他们不也注定要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吗?如此一来,中国的传统文化不就是一个空洞的名字吗?他们在痛斥中国传统园林局限性的时候,忘记了历史的延续和文化的传承。因此,一些学者对传统园林文化进行了否定和鞭挞,但同时对当代中国人失去文化认同的奇怪现象提出了质疑。鉴于后者,应该说现代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注重自己的生活质量,尤其是对居住环境的舒适性和美观性的追求。有的人追求“花园洋房”,有的人热爱传统的宅院花园。怎么能说传统园林不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呢?至于审美标准,它确实因时代、地域、民族、文化而异,但人类在审美过程中形成的以真、善、美为核心的价值观念是永久的,深深地积淀在其文化中。就中国传统园林美学而言,虽然表达和表现真善美的形式和手法随时间和空间而变化,但在追求和创造真善美的价值和境界上是超越时空的。当然,承认人们审美标准的差异并不是支持某些学者主张否定传统园林的理由。因为中国的传统园林也有地域、时代、流派和官民的差异,对其审美自然很难有统一的标准。

一个学者和普通人的区别在于,他对一个命题的解释和阐述是建立在理性的态度、规范的逻辑、缜密的思维和科学的方法之上的。因此,学者的结论应该是从科学实验、调查研究或古籍考证中得出的,符合逻辑思维的推理判断,而不是基于个人的主观感受和喜好。然而,一些学者对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讨论和判断是感性的而非理性的。这不仅很难让人信服,还会因为自己的极端情绪和观点而影响对事物的判断。

2传统园林文化的传承:坚持与扬弃

任何文化都要经历时间的洗礼,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和扬弃。中国传统园林文化也在这场洗礼中不断发展。在当今时代,在所谓“国际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这种洗礼比以往要严峻得多。对此,我们不仅要有开放的心态,更要有清醒理性的头脑。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精华,具有普遍意义和宝贵价值,应坚持不忘其根;对于过时糟粕的方面,要大胆抛弃,用创新取而代之。

纵观中国传统园林文化,其普遍价值不仅适用于过去,也适用于现在和未来。这些价值观可以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

1)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崇尚自然”和“师法自然”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一大原则,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艺术风格。它所追求的自然美虽然不同于原始的自然美,但它是对原始自然美的感知和理解经过提炼、概括和复制后的再现,是关爱自然景观的“天人合一”理念的体现,强调人的主体性和景观客观性的融合。这使得它与西方园林中的规整风格和自然风格有着本质的区别。虽然形式上是“人造”,但其追求的境界是自然景观之美,这使得它与当今人们所提倡的尊重自然、设计与自然相结合有着内在的联系。

2)追求生活与艺术的和谐,中国传统园林是一种将生活的艺术性与艺术的生活性完美结合的文化,它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空间、环境和方式的向往,满足了人们在生活、社交、休闲、游憩等方面的需求。这与现代园林(无论是公共园林还是私家园林)所要满足的社会功能是一致的。回顾人类园林文化的发展,从古至今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各国人民,都有着相同或相似的向往和追求,从而创造出风格各异、形式多样的园林艺术。从这个角度来说,生活与艺术的结合具有普遍意义。在21世纪的今天,人们仍在孜孜不倦地寻找符合新时代精神的生活与艺术的结合,中国传统园林文化所传达的信息是有益的启发和借鉴。

3)追求景观设置与造园元素的和谐。风景是造园的核心。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建筑、植物、地貌、水体等要素的整体规划和运用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创造了以有限的面积创造无限的空间,以有形的景物创造无形的意境,有效地安排无限的画卷的景观效果,这在世界园林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中国传统园林中蕴含的东方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具体体现。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保持和维护文化多样性和独特性的理念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可。因此,中国传统园林中的许多艺术手法对今天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仍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4)追求场所与环境的和谐。中国传统园林在造园过程中,非常注重建筑与景观的协调,以及园内景物与园外环境的协调。各类建筑和景物的关系、尺度、风格、位置都要仔细考虑和权衡。同时,不仅把园内景物作为规划设计的核心,而且强调把园外景物引入园内,所以有“园巧在'因'与'借',巧在'式'与'宜'”之说,其中,“'借”:园虽内外不同,但景物无限,...海关筛选,贾收”[1],所谓“巧得体”。因此,借景既是造园的原则,也是造园的艺术手法,通过追求“窗含西陵雪,吴栋万里船泊门口”的境界来处理场所与环境的关系。这种和谐理念所体现的价值也非常符合现代园林的追求。

5)追求规律与不定式的和谐。艺术的本质在于变化和创新,中国的传统园林在这方面发展到了极致。这不仅表现在不同历史时期因地域空间和文化取向的演变而衍生出的不同风格和形式上,而且表现在同一时期、同一地域的园林中,由于立地条件、材料材质和创作者审美追求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可以说“造园无标准”[1]和“造园有异益,无所不能”[1],变化万千。总的来说,这种和谐既融合了中国人自然观、人生观、艺术观的内涵,又融合了传统文化中哲学与宗教、山水诗与山水画的影响。既融入了皇室贵族和文人墨客的追求和才华,又融入了能工巧匠的智慧和技艺。传统园林艺术中体现的追求和探索精神同样适用于现代风景园林。

6)追求外在景物表现与内在文化内涵的和谐。中国传统园林不仅追求外在形式的典雅美,也刻意追求内在神韵的典雅美。形式与内容和谐统一所形成的意境美是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独特之处。虽然它反映了古代统治者、文人墨客的情操境界、文化修养和生活感受,往往带有闲适隐逸的色彩,但它在创造美感、体验美感、思考过去方面的价值,是传统园林文化的精髓之一。另一方面,目前很多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往往因为过分追求外在形式而导致内涵空虚而饱受诟病。

正是因为中国传统园林文化中的这些至关重要的普遍价值,所以表达其内在价值的各种外在形式、构件、设计方法和创作理念也适用于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生活。

在肯定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宝贵价值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承认其历史局限性。就其规划设计而言,私家园林存在空间环境的封闭性、布局设计的约束性、景物细节的人为性、服务对象的私密性等问题。在皇家园林中,存在着与西方园林相同的问题,如象征权力、等级地位和豪华装饰。就其发展和生存的历史条件和环境而言,它受制于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形态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学技术等多种因素和影响。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动荡程度、财富积累方式、审美价值取向也是直接影响传统园林兴衰、新旧更替的主要原因。

由于环境和社会条件的变化,现代风景园林的社会属性因其大众性、公益性和开放性而与传统园林有着本质的区别。这自然可以使其超越传统园林文化的诸多局限,同时借助时代精神、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文化导向、艺术创新来弥补传统的不足,使传统园林文化与现代有机融合,浴火重生。

3传统园林文化的前景:期待与荣耀

认知是继承的前提和基础,继承是对认知结果的反应和行动。坚持和创新园林文化的传承是时代赋予当代风景园林师的重要任务。

在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问题上,首先要把意识升华到“文化自觉”的高度。文化自觉是我国著名学者费孝通先生倡导的一个理念。它的基本含义是,人们要对自己生活中的文化有深入的了解,不仅要知道它的起源、形成过程、特点和发展趋势,还要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对自己文化的来源、得失进行清醒的反思。要真正做到文化自觉,至少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第一,要对传统文化保持尊重的态度,要有自觉继承传统文化的意识。其次,要了解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进行解读和发掘,对现代进行必要的变革。第三,促进传统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对话与交流。[2]“尊重传统园林文化,既不是民粹主义,也不是复古保守主义。恰恰是尊重自己民族“文化认同”和“文化基因”的表现。我们必须认识到,有时候盲目自卑的危害不亚于盲目自大。当代风景园林师应该是中国传统风景园林的积极继承者和弘扬者,而不是终结者和掘墓人。否则,我们将为我们的时代和我们的后代感到羞耻。

就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传承而言,虽然在进入现代社会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了自身独特的辉煌和荣耀,也对东西方园林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但随着封建社会制度的解体和崩溃,在社会动荡和经济萧条、文化衰落和外来入侵的情况下,中国传统园林已经无法超越自身创新的辉煌,而是停滞不前甚至走下坡路、倒退。从新中国成立到“十年文革”,中国现代公共园林从无到有,发展迅速。这一时期,由于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同许多行业和学科一样,学习和借鉴了前苏联许多有益的理论和方法。这一时期,许多公共园林工程借鉴和采用了许多传统的园林设计原则和造园手法,使传统造园艺术转向为大众服务。如北京的陶然亭公园和上海的长风公园就是这一时期大量新型自然景观公园的代表,受到社会和公众的欢迎和好评,为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风景园林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这不仅得益于新发展带来的新机遇,也得益于传统园林文化的基础。与此同时,它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这一方面源于我们自己的一些学者对传统园林的讨伐,另一方面又受到外来风景园林文化(或称园林文化——作者注)的冲击。正如童茂先生早就指出的,危及中国传统园林生命力的根本原因之一是“西方风景园林[3]正在迅速成为当代中国的时尚”。这种内忧外患,内外夹击的局面,在现代世界园林史上并不多见。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冲击是不可避免的。这种文化冲突也隐藏着机遇,孕育着希望。不可否认,无论是在科学技术、设备材料、规划设计、教育管理等方面,西方风景园林都有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应该说,在过去的很多年里,中国的风景园林界(包括学术界、产业界、教育界)从改革开放和对外交流中汲取了养分,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现在令人担忧的是,我们还没有找到一种理想的方法来实现“古为今用”和“洋为中用”的问题。相反,在一些政府官员“政绩”的引导下,在城市发展的巨大利益驱动下,在房地产经济的刺激下,园林规划设计领域的“欧风美雨”愈演愈烈,使得中国传统园林文化处于非常尴尬的地位,处于非常令人担忧的境地。

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传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项长期的使命和任务。在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经济大国(GDP)向文化强国转变的过程中,首先要把保护传统园林文化上升到保护民族文化的战略高度,同时努力营造保护传统园林文化的环境,鼓励和支持各种形式的探索和创新。其次,冷静、理性、科学地重新审视中国传统园林。它的重点应该是如何尊重和弘扬而不是亵渎,如何继承和创新而不是轻视,如何借鉴而不是复制。第三,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风景园林中,我们应该借鉴传统园林中蕴含的深刻的哲学思想,借鉴传统园林设计的理念和手法,借鉴传统园林景观元素之间关系的处理,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明代思想家李贽曾说:“知天下而难”。“有才无勇,则畏而不敢;一个有勇无谋,但行事鲁莽的人。[4]“对于当代风景园林师来说,他们不仅需要抛弃传统园林文化中糟粕的勇气,更需要发扬和创新的知识。这无疑是每一个有志于推动中国风景园林发展进步的人的共同责任。

4结论

历史是一个连续渐进的过程,文化的发展也是通过一代又一代的积累形成的。对待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是善良的而不是苛求的,我们应该尽力吸收它的有价值的内涵,把它融入到反映时代要求和时代精神的内容中去。否认中国传统园林的历史文化,就等于切断了中国现代山水园林发展的命脉。“皮不存在,毛就附着。”没有了根基和命脉,中国的现代风景园林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命运可想而知。马克思曾经有这样一句名言:“人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不是随意创造的,也不是在自己选择的条件下创造的,而是在自己直接遇到的条件下,是从过去建立和继承下来的。[5]“应该说,中国风景园林在经历了风风雨雨和曲折之后,是在原有传统园林的基础上起步和腾飞的。只要花时间,多一些关心和呵护,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它一定会独具文化价值和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