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地人的互助
每一次强震或灾难,都以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为其悲剧性注脚。幸运的是,在文明社会的进程中,人类都是以“充满温度的互助守望”来对抗挫折和灾难,让无能为力的人强大起来,让悲观者前进。地震当天,无数网友在网上点燃蜡烛祈祷平安;救援队第一时间赶赴灾区,火速救助灾区人民——抗震救灾机制迅速启动,各方力量迅速集结。官民的涓滴之力,迅速汇聚起成人互助的正能量,来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一个有温度的社会,永远不必惧怕灾难。
文明不倒,人性暖。但与此同时,人类社会走向文明的努力也必须以灾害的预警、设防和救援体系的建设为标志,这种建设不应有城乡之分。以甘肃定西地震为例。虽然这次地震的震级并不比之前的雅安和汶川地震高,但是对人和财产的损失却是不轻。或许,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重灾区是农村,而农村在防灾上通常属于“不设防”的土地。其实放眼全国,不仅在地震灾害中,在暴雨、雪灾、山洪、泥石流等更常见的灾害中,农村往往更容易成为重灾区。说到底,是因为农村往往地处偏远,基础设施缺乏,防灾预警能力弱,受地理环境影响大。灾害发生后,容易发生更严重的次生灾害。“无保护”的土地容易发生灾害。同时,由于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区域非常容易成为公众关注的盲区,导致救援出现空白区域。
甘肃地震再次呼唤我们关注农村土地。地震灾区在农村,那么我们的救援队如何在72小时的黄金救援期打通生命通道,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抢救人民生命财产,就成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地震震中在山区,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不断,余震不断。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快速安全地转移灾区群众,防止次生灾害对人的二次伤害,也是需要立即开展的救灾工作。当然,在救命的救援之后,如何进一步安置灾区群众,重建家园,为这片土地建立防灾机制,建立更加完善的防灾预警救援体系,是接下来需要提上日程的问题。
日益频繁的灾害性天气和我们正在进入的由突发事故和自然灾害组成的“高风险社会”,呼吁全社会建立一个完整的、不分城乡的风险防范和风险应对体系。历史上定西发生过多次地震。据国家地震局网站消息,本次地震震中附近200公里范围内已发生5级以上地震25次。在这样的地区,考虑到地震监测手段不完备,建立良好的建筑物抗震性能和正常居民的防灾抗震意识和常识是应对灾害的关键。特别是在农村,如何告别过去“自给自足”的传统建筑模式,提高民居防灾抗灾水平;如何选择更科学的选址和建房,避免次生灾害对灾区人民造成二次伤害,是公共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灾难面前,只有全社会与* * *和* * *,休戚与共,用人性的温暖守望,救助生命,传递爱心,大家才能在灾难面前,相互感受,团结一心。除了人文关怀,公共系统还需要完善的、无差别的风险防范和风险应对体系来安慰人们,让人们感受到公共服务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