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启发式启发式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如何写论文

一、启发式教学法的含义和教育目的

启发式教学法又称发现教学法,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积极倡导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有目的、精心组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和执行者,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只有通过学生主动、自主的学习活动,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因此,教学过程本质上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索未知领域,然后学生得到各方面发展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启发式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教师要求的“你要学”变成自愿的“我要学”,引导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使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掌握知识,获得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用所教授的学科知识的魅力来激励学生,使学生有学好功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学习兴趣可以成为促进一个人积极理解或处理某件事情的内在动力,可以激发学生努力学习。主动研究问题,发挥创造力;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愿望能使人在困难的条件下感到欣慰和快乐,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快乐,鼓励学生在学习中积极解决问题,克服困难。

光靠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不够的。教师还要向学生解释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引导学生学习文化知识。技术理论与技能和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要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转化为学生学习的需要,成为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布鲁纳指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材料本身感兴趣。教学方法也很重要。教学要引人入胜,让学生“欲罢不能”,这对掌握知识、开发智力会起到重要作用。相反,教师灌输知识型教学,追赶进度型教学,只能让学生厌学,挫伤学习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特点,联系学生实际,提出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开阔思路,活跃整体学习氛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尝到克服困难的好处和喜悦。这样可以让学生更有学习兴趣,诱发无穷无尽的内在动力,从而更主动地学习。鲁迅先生说“爱是最好的老师”恰恰说明了这一点。布鲁纳认为,教学方法应认真考虑“一门课程不仅要反映知识本身的性质”,还要反映学习者获取知识的过程。我们在教一门课的时候,不仅要在学生头脑中塑造一个小图书馆,还要让学生像数学家一样思考数学,像历史学家一样思考历史。所以他说,发现并不局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还包括用自己的头脑获取知识的一切形式。

启发式教学法的基本精神,即指导思想,不是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现成的知识或结论,而是向学生提出一系列精心布置的问题或作业,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亲自“发现”知识并得出结论,就像科学家发现知识一样。这就是启发式教学法的教育目的——发现知识,发展智力。

二、启发式教学法应把握的原则

1.鼓励学生

让学生相信自己能解决问题,通过数据(证据)得到正确的答案(结论),同时让学生对所学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

2.帮助学生把已有的知识和正在研究的问题结合起来。

让学生“温故而知新”、“举一反三”,指导学生如何比较事物,督促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3.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估

让学生随时检查自己对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让学生深入思考,培养自己正确的判断和较强的分析能力。

三、运用启发式教学法的步骤

1.创造一个提问的环境

提出需要解决或研究的问题,以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明确问题的目的和要求。这与传统教学方法的预习要求、教学目的和内容有关。老师可以在课前把问题清单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提问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老师要做好充分准备。要对提问的内容、重点、难点、重点、要问的对象、每道题需要的时间、提问的顺序等进行周密的思考和周密的安排。对提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提前做好准备。

(2)提出的问题要系统。有经验的老师认为,系统化的问题就像路标,可以引导学生沿着逻辑线思考。提问要根据教材的体系结构和学生的知识水平,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考、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中。

思维是反映事物的一般特征,发现事物之间的规律性联系和关系的过程,是人的重要心理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探索热情,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古人云:“学而优则仕,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只有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人,才能在工作中有创造性,而提出问题是第一步。李政道博士曾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对学生说:“最重要的是向学生提问,否则他们将来做不了一流的工作。”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提出启发性的问题,从而调动学生的探索热情,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老师也可以通过复习、测试、各种形式的作业,引导学生多思考、多提问。“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认真学习的习惯。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归纳、推理等思维形式,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提出的问题必须清晰、具体、有启发性。提问要简洁,让学生回答的范围非常明确,提问的句子不要太长,语言要准确具体,不能含糊不清。提出的问题要有启发性,这是启发教学法的灵魂。只有启发性的问题才能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主动学习。提出的问题内容既要注意体系与问题的连贯性,又要注意突出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教师必须围绕教材或教学大纲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高质量地思考和回答问题。

(4)面向全体学生提问,给提问者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提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每个人都可以参与讨论,然后点名回答。不要老师一问就让学生回答问题,这样会让学生紧张,回答问题的质量往往不高,因为他们没有认真思考。也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充分利用互联网等工具寻求答案,然后分组讨论后集中讨论。对于深度和难度不同的问题,要向有能力回答问题的同学提问。提问的对象要具有普遍性,不能局限于少数学生。教师要让学生认真听别人的回答,对别人不会回答或回答不完整的问题,鼓励学生主动举手回答或补充。教师本身不应该急于回答问题或下结论,而应该启发学生回答或补充。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热情耐心地倾听他们的回答,多启发和引导他们,对学生的回答决不能表现出冷漠和不耐烦,对尖子生提出难度大、综合性强的问题,让全班都从他们的回答中受到启发,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5)在问题的最后做一个总结。在问题的最后,老师要根据学生对问题的回答进行总结。指出问题的对错,给学生系统、全面、正确、完善的知识,提出思维方法和提问过程的优缺点,说明今后如何克服缺点,提高答题质量。

2.学生使用老师提供的课本或材料来回答问题。

这里所说的教材,不仅应该包括课本,还应该包括实物模型或者视听资料。学生可以通过老师的提示、模型物体的演示、结构原理、工作原理或摄像头、电脑绘制的仿真动态,调动自己所有的感官,让学生通过各种学习方式掌握知识、回答问题。

比如北京某公司开发的多媒体家庭教室,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和多媒体功能,通过动画、视频、音乐、游戏等方式,让学习者的大脑兴奋起来。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软件用生动幽默的语言进行讲解,让深奥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讲座结束后,从题库中选取典型例题进行分析,在学生充分理解的基础上配合适当的练习,及时巩固新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这样就克服了传统班级授课制的弊端,解放了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照顾了学生的差异,真正落实了因材施教的原则。避免了学科中心主义的不利影响,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

如果有条件可以建立CAI(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和CMI(计算机管理教学系统),可以发挥视频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先进技术的优势和长处,为学生和教师提供的信息将更快、更新、更准确,信息量将是惊人的。这对学生掌握知识、强化思维有着无与伦比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