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和改革工作文件
2011 3月17 6月18:04新华网
更加努力造福人民、促进发展
——发展改革委有关部门负责人解读“十二五”规划纲要。
新华网北京3月17日电(记者姜国成)新华社3月16日受权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你觉得这个大纲怎么样?它有哪些亮点和亮点?它给民众带来了哪些鼓舞人心的重要信息?记者采访了参与规划起草的国家发改委发展规划司副司长田锦尘。
凝聚民智、反映民意的发展蓝图
田锦尘说,《纲要》具体描述了我国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主要阐述了国家的战略意图,明确了政府工作的重点。是全国各族人民未来五年的行动纲领,也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他说:“大纲的编写花了两年多的时间。这是一个集中民智、反映民意、凝聚民力的过程,体现了人民意志和国家战略的统一。”
在规划基本思路研究起草阶段,发展改革委委托并遴选了70多家国内外权威研究机构,对40多个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专题研究。有关部门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2009年底形成了“十二五”规划的基本思路。
此后,有关部门对建议纲要的主要指标进行了测算,对支撑“十二五”发展的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进行了初步安排,并于去年8月底形成了纲要(草案)的框架。在广泛征求地方部门和社会各界对规划的意见和建议后,去年年底发布了《纲要(草案)》初稿,并经国务院常务会议、政治局常委会议、国务院全体会议和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审议。14年3月,上述纲要(草案)在人代会上高票通过,得票率96.6%。
转方式调结构促科学发展
在谈到《纲要》的主要内容时,田锦尘表示,未来五年,国际环境总体上仍将有利于中国和平发展,国内发展的有利条件、内在优势和长期向好趋势没有改变。中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变化的形势下,这些战略机遇期非常宝贵,稍纵即逝,我们只有抓住并利用好。
他说,《纲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十二五”规划指导思想的精髓和灵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全面、系统、战略性变革和深刻变革,将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
此外,他认为,《纲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和核心任务,全面调整需求结构、供给结构、城乡结构和区域结构,促进经济转型升级:通过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进一步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增长向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转变。
同时,《纲要》要求在工业化和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总体功能区战略,调整国土空间开发结构,促进区域协调互动发展。
加强发展支持和改善民生
田锦尘说,《纲要》把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建设放在重要战略位置,从历史高度加强科技创新、教育人才、资源环境、基础设施等领域发展,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
“纲要的一大亮点是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和重要的位置,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加强社会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他说。
他说,《纲要》首次提出了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和重点,首次制定了改善民生的行动计划,对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体制改革、住房保障等热点、焦点问题给予了积极回应,提出了解决办法和途径。
“我想通过这样的安排,在‘十二五’期间,在改善民生方面应该会有很大的进展,到2015年,我们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也会有明显的提高。”他说。
他说,纲要的24项指标中有9项与民生相关,12项约束性指标中有4项与民生相关。比如,在社会保障方面,《纲要》提出,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要达到3.57亿人,比“十一五”末增加6543.8+0亿人,相当于每年增加2000万人;针对城镇低收入群体住房比较困难的实际,《纲要》特别提出要建设3600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今年要开工10万套。
把深化改革开放作为发展的强大动力
田锦尘说,《纲要》把深化改革开放作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行政管理体制、财税体制、金融体制、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等改革,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形成有利于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同时,我们将进一步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完善开放格局,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加快“走出去”步伐,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与国际社会共享发展机遇。
他说,《纲要》已经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具有法律效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计划的实施主要依靠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各级政府要正确履行职责,通过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调控和引导社会资源,确保规划目标任务的完成。
“我们坚信,通过纲要的实施,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将取得重大进展,科技教育发展将明显加快,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将取得明显成效,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将全面改善,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将显著提高,这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决定性基础。”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