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与词、佛与悟——读叶嘉莹《莲花五讲》有感

在中国传统文人的心目中,草木虽是物,但也是有感情的:“一花一树总关情”。生于莲花月宫,绰号莲花的叶嘉莹先生,对莲花有着非同寻常的感情,由此引发的因缘会让人更加难过。关了莲花五讲,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莲的美,诗的点点滴滴,佛性的开悟,人生的感悟,都在我心中荡漾。

叶嘉莹先生的作品高雅、通俗、易懂,常常能把读者引入艺术欣赏的国度。很多人爱上古典文学,只是因为看了叶老的文字。很多人是在目睹了叶老在领奖台上的曼妙风度后,才相信了“美人不死”的神话。然而,当我读完《莲花五讲》后,我才明白,在她渊博的知识和优雅的举止下,有着坎坷的过去。我想,近90年的沧桑和执着,是古典诗词给了她力量。她与莲花有着不解之缘,也正是因为她的灵性,她才能在古典诗词的海洋中自由徜徉,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佛性,使她在修心养性之后,也能感悟人生。叶先生正是借助于花言巧语、佛理开悟,度过了她一生的烦恼,获得了心灵的疗愈,书写了她自己真实而又唯美的人生。

本书* * *收录了叶先生关于荷花的五篇讲话,展现了先生不平凡的一生。从中可以感受到叶老先生丰富的内心世界:莲、诗、佛、悟,这些都需要我们慢慢去体会。

鲜花和话语

人非草木,谁能无情?但是,在叶嘉莹先生的心目中,花草树木虽然是东西,但也是有感情的,每一株花草树木都有一个世界。她对古诗词的理解和热爱,来源于爱莲说。叶先生的生活似乎时不时有荷花相伴。荷花启发了叶嘉莹的童年,使她从小就与古典诗歌结下了不解之缘。古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中国古代许多文人骚客的品格、智慧和修养。那些传世的篇章,都蕴含着诗人美好的灵魂和憧憬。有句老话:“诗言志,诗言情。”我对古典诗词的印象大体如此。诗词歌赋多用于抒发感情。我很惭愧,我对古典文学缺乏那种真挚而深沉的热爱。

嘉陵先生出生于1924,她一直用生命去感悟古典诗词。她人生的使命是传承中国的古典文化,向人们阐释古典诗词中所渗透的那种赋予生命、无穷无尽的力量。无论理论研究还是诗歌创作,就教书育人而言,叶先生为祖国培养了无数人才。如今,90岁的她依然坚守在讲台上,为传播中国古典文化做出贡献。叶嘉莹一生热爱诗歌,愿意做古典诗歌的摆渡人。她曾坦言:“之所以这么大年纪还在教书,是因为中国有那么多宝藏,现在年轻人进不去,比如空手回宝山。这是年轻人的悲哀。”

《莲花五讲》一书以莲花为主线,通过围绕莲花的五次演讲,描述了作者与中国古典诗词为伴的人生经历,以及他与佛教不可思议的关系。虽然只有薄薄的小书,但文字优美,诗意芬芳。合上书时,叶老先生真挚的“诗心”最让我感动:学诗、论诗、教诗。雅贤曾这样形容叶嘉莹:一个意温而神冷的人,像一个空谷幽地。这样美好气质的形成,与叶老先生从小的教育息息相关。小时候,叶嘉莹在老北京的四合院里长大,但幽深封闭的四合院对她来说是一个安静自足的小世界。小时候,她日夜与竹菊相伴,渐渐养成了内向安静的性格。再加上书香门第的良好家庭氛围的熏陶,她能沉下心来感受古典诗词之美。考上辅仁大学后,她更加珍惜中文教育。即使颠沛流离后终于安定下来,她依然对诗歌有着极大的热情。这位已经过了世纪之交的90岁老人,一生致力于古典诗歌的创作和研究,是国内外著名的古典诗歌“品评”研究者。读了五本《荷花论》,被叶老先生严谨的治学和精妙的论述所折服,又读了一本关于唐诗的书。我发现叶老先生评价和分析唐诗的独特技巧可以用在日常的诗歌和古文教学中。比如介绍古文背后的故事,深入阅读课文,追溯汉字起源,理解古诗词古句,善用对比法品味诗词魅力。

雄伟的诗词里有这样一句话:“让贫穷卑微的人过上安逸隐居的生活,无非是诗。”深得叶老的欢心,叶先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早已融进血液。正是这些古诗词支撑着、滋润着、滋养着、成就着她。诗歌给她带来了无限的快乐,同时叶先生也用一生的深情回报了它。她曾在台湾省立大学、辅仁大学、南开大学等任教。60多年来。经历过战争、动荡、流离的叶老先生曾说:“我这辈子从来没有做过自己的选择”,但教书育人是她这辈子的执念。“秀才报国的计划是什么?我永远不会忘记这首诗。”再苦再累,一旦站上领奖台,就会光芒四射。作为一名教师,叶老先生对教育的热爱和勤奋真的让我无地自容。“她能在一堂课上用珍珠般优美的语言讲解清楚,让学生在极具审美的语言境界中,与叶教授一起散发出无处不在的文艺之美。”关先生,我发现我在古诗词教学中缺少了一种“兴奋点”的感觉。学生如果不能真正发自内心的热爱古典诗词,又怎么会喜欢呢?在过去一年的教学中,我过于注重对文本的理性分析和词语的古今翻译,而忽略了感性经验这一重要点。在课后的教学反思中,我也深感学生很难从古代文言文和诗词篇章中找到情感的声音,正是因为古代诗词的作者和现代的自己有太多的差距,而这也正是我需要努力的地方。

?佛陀与启蒙

回顾那些留在国外,走过民国,跨过新中国的女性,她们大多有着非凡的气度和见识。生活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爱他们,尊敬他们,崇拜他们,多半是因为他们的智慧和知识。但在这众多名媛才女中,叶先生更伟大。与我们平时看到的一些饱经风霜的女性相比,她的人生经历坎坷得多。不像张允和和江洋,他们的家庭背景和婚姻都很完美,她的感情生活与她的诗歌的美丽和甜蜜无关。1948结婚,不久后随丈夫去了台湾省,从此过着流亡生活。1949,她的丈夫被逮捕,叶嘉莹也被拘留。不久后,她被释放,带着孩子去了亲戚家,开始住在资助人家里。三年后,丈夫出狱,但性情大变。他脾气暴躁,失业又愤怒,生活的重担全压在她身上。

今天作为读者,我们看着叶先生那个时代,很难想象她当时的艰辛和无奈。叶先生是一个要靠自己努力工作养家的人。那种苦难只能由他自己来承受:流离之苦,生计之难,疾病之苦,情感之压。此时的她生活黑暗灰暗,深深的悲伤难以消散。孤独、绝望、无助让她随时想结束自己的生命。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是叶老师最喜欢的古诗词冲淡了伤痛,给了她精神上的慰藉。苦难不仅没有击垮她,还让她的人生焕发出别样的光彩。究其原因,正是因为叶先生从他的诗词中悟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佛性、禅性,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从而带来身心的和谐与安宁,这是我看完这本书后最深的感悟。

叶先生在五次关于荷花的讲座中,谈到了荷花和诗词,更谈到了他与佛教结缘的一生。佛教传说中,佛的每个毛孔里都有一朵莲花,每朵莲花也表现了一个佛的身体。莲花和佛之间有一种无形的关系。1943在听了一位禅师的佛经讲座后,她写道:“一颗心香含万卷经书,尘封的梦几时醒?”。时机晚了,露水凝结了。秋莲摇果。人间事尴尬,檐外风摇塔摇钟。“由于秋荷对人生价值的零散思考,叶嘉莹与佛教结缘。叶嘉莹的一生就像一朵莲花的一生。是青春的记忆,也是佛教的开悟和顿悟,荷花在她身上绽放、绽放、落下。

2003年6月的一天,我拜访了天津南开大学的老同学。我有幸听到了叶嘉莹先生的演讲,依稀记得演讲的题目是《我与莲花和佛教的因缘》。我原本以为一个自小与佛教有缘的人,将来会成为阿弥陀佛,会看破红尘,在事业上消灾,失去一切希望;前世有恶果,人有贼心。一旦他们意识到了,他们就会谈论等待来世,期待来世,精神家园,以及培养幸福和智慧...但让我很不一样的是,叶老师讲的是她悲惨的人生经历,她的生活是坚韧顽强的。青年时代,亲生母亲死在火车上,丈夫被捕入狱,儿媳妇中年后车祸身亡。这一堆噩耗,一个接一个,全部落在了这个看似柔弱的女人身上,肩上的痛无比沉重。面对天灾人祸,她是如何应对的?引用叶先生的原话:“也许我的诗或论文里还有一些美好的地方。但是我编织我的口水专栏有多少悲伤和困难?海中的鲛人撕成珠子,织成美丽的丝绸,是世界上最柔软最美丽的丝绸。”

90岁的老人,站了一晚上,兴致很高,令人敬佩。当晚,南开的礼堂里座无虚席,人头攒动,连走廊上都摆满了折叠椅。现在回想起来,很难忘记当时那些激动而又感兴趣的观众的面孔。别人听得开心,在礼堂抽泣,我心里波涛汹涌。从叶老师悠扬飘忽的北京口音里听不出悲伤。她把缠绵悱恻变成了《子兰》、《方菲》、《大雨》、《刮风》、《谁在维生素中绿》、《谁为花迷人》、《如来是幻》、《如何度过一生》、《美鸟叫嘉陵》。面对生活的艰难,叶先生从诗歌中找到了佛教的启示。她在放飞自我的同时,也丰富了我们的情感世界。我在心中感受到清晰的力量。只要我的心是纯洁的,我们就不会被外在的东西所感动。印象最深的是叶先生的一首诗《踏沙》:“我一生艰难,心如止水,曾在深杯中。.....一旦想飞走,风就狂吹。”虽然学不会这种心情,但是真的很向往。

水虽淡,却是明彻而耐心,这是一种人生境界。叶先生如水。从她身上,我感受到了诗的美,也看到了花言巧语带来的佛的开悟。她像水一样传递着一种微弱却坚毅的力量。我合上书,郑重地对百岁老人耳语: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