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偶像概念的论文
中学生作为多元文化影响下的青少年,不再仅仅从同一个视角、同一个层面去认识世界,也不再像过去的人那样被动地崇拜大人强加给他们的偶像。他们有自己的能力和标准去评价和选择崇拜的对象,也有自己独特的眼光去看待偶像...偶像作为认知和情感的象征,在青少年中有着巨大的消费市场,产生了无处不在的对待生活的态度和行为。中学生作为青少年的主要群体之一,由于其特殊的年龄阶段(青春期)和生理特点,偶像崇拜表现出独特的方式和特点。他们对偶像的自由感知和多元化理解,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当代中学生的精神生活和人格发展,这对于了解他们的年龄特征和身心状况是非常必要的。偶像崇拜极其普遍。偶像崇拜作为青少年的一种文化反馈现象,在中学生中普遍存在。中学生崇拜偶像如此热烈的主要原因是偶像崇拜在中学生这个特殊的年龄阶段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是自我确认的需要。青春期的中学生需要确定自我意识,形成自己的角色。在这个阶段,他们容易出现身份危机和困惑,即不能正确认识自己、自己的责任和自己的角色,这就是埃里克森理论中提出的“身份危机”。处于“偶像崇拜期”的青少年迫切需要建立新的值得崇拜的偶像,在贫瘠的内心世界中摆好自己的姿势,以满足自我确认的需要。采访中,很多中学生表示“想成为像偶像一样的人”,“通过接触偶像,我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偶像可以指引我前进的方向”。第二,心理补偿的作用。众所周知,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感很强,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和心理的成熟,尤其是到了中学阶段,青少年逐渐摆脱了这个“心理断奶期”,他们一直生活在父母的阴影下,希望逐渐走向自立,要求摆脱大人对他们的束缚,从而产生了一种对父母的天然疏离感。在这个过程中,中学生往往会出现“情感脱节”,产生一种无助感,使他们渴望在其他人身上找到父母的“替代品”,寻求一种远离父母的感觉,以弥补与父母分离带来的情感真空。正如一位受访者所说:“偶像可以给我情感上的支持,我可以嘲笑他(她),为他(她)哭泣,向他(她)透露我的小秘密...(偶像)能和我同甘共苦……”第三,精神寄托的载体。中学生向往丰富多彩的生活,但学习和生活的压力让他们不堪重负:整天学习、学习、再学习的单调奏鸣曲,让本该丰富的生活变得特别枯燥;父母和老师的管教,同学之间的紧张关系,给他们美好的生活蒙上了一层沉重的灰色...在超负荷的心理负担下,青少年寻求发泄、摆脱和释放,偶像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拥有偶像让他们感受到精神寄托。收集偶像的信息,参加偶像活动,让他们在紧张的生活之外,体验到一点放松和乐趣。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愿望,可以在感受偶像特质的过程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和支持。“偶像是我生命的寄托,收集他的相关信息是我每天唯一的乐趣……”“每天放学后听他的歌,让我的神经放松……”。处于人生转型期的青少年,身心发展迅速,适应困难,情绪失衡。这个时候,有一个好的榜样作为认可或模仿的对象,对成熟和发展是有帮助的。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偶像。70年代,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可能是董存瑞、黄继光等革命烈士。80年代初,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可能是爱因斯坦、爱迪生这样的科技巨匠。当他们把一个人当成偶像的时候,就把崇拜转化为无尽的精神动力,给自己设定明确的生活和学习目标,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加努力。所以很成功。每个人都可以有崇拜的对象。重要的是对自己修养有很大帮助的人可以被崇拜。有人欣赏李白“天生有用”的自信;有人崇拜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美。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样的崇拜有助于我们提高自身修养,从中学习知识,达到人生境界。偶像崇拜的弊端:偶像崇拜对青少年的成长也有负面影响。如果过度或盲目地崇拜偶像,不仅会使青少年过于理想化,逃避现实或盲目跟风,失去自我成长,还会使青少年产生严重的认知失调,使理想与现实无法相互结合,产生不自量力、过度想象的现象。曾经是“明星”的牧羊姐妹,雷锋等。对大多数中学生来说太遥远了。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几乎都有专栏报道娱乐新闻,大街小巷的扩音机里传出的歌都是红星。荧幕上明星们多姿多彩的生活,都在诱惑着年轻的心——只要能红起来,就不用学习,不用受苦!你可以到处旅游,到处玩,可以被粉丝崇拜,可以不劳而获...我们能说什么呢?娱乐公司的宣传和媒体的炒作...让无数十几岁的中学生不知道或忽略成功背后的汗水,只看到舞台上炫耀的光环。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当明星,只是我们之前不知道娱乐公司的明星是怎么包装的。现在都知道有“星探”,各电视台经常举办某某选拔赛,让中学生沸腾,觉得成为明星的路并不太难。相比之下,枯燥的学习每天都在重复。不知道能不能挤进“独木桥”,进入大学。应试教育应该有家长和老师的双重压力,这样更有吸引力。偶像崇拜可以是学习他的精神,树立自己的榜样。其实有多少中学生是把明星的人格魅力和奋斗精神作为学习对象的呢?相反,中学生追星往往表现为:感性成分多,理性成分少,对外在的模仿多,对内在的关注少,跟风,装酷,追逐时尚,崇拜时尚。这是他们追求的主要表现。但是别忘了,吸引你的不应该是你的外表,而是你的内心。不得不承认,即使是文艺体育明星也很优秀,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但也有很多颓废的。一些青少年拿着父母的血汗钱,只是为了看一场明星演唱会。很多青少年为了明星荒废学业,有的甚至为了明星自杀。可以肯定地说,很多人能清楚地说出某个明星的生日、喜欢的颜色、喜欢的食物,却连爸爸妈妈的生日和喜好都不知道。不禁让人心酸。盲目崇拜明省之星,不仅会影响学生对文化知识和创新技能的学习,还会造成学生过于雄心勃勃,懒于做事。很多“追星族”往往只看到明星闪光的一面,而忽略了他成功背后的汗水和努力。其实喜欢明星,崇拜偶像并不是一件坏事。最重要的是知道怎么拜才是最正确的。中学生崇拜的偶像应该是一个人格健全,乐观向上,有责任感,有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够起到正确引导作用的人。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模仿、学习、创新的过程。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成熟,可塑性强,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面对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我们需要自我激励才能健康成长。面对各种现象的诱惑,中学生只要保持健康的心态,掌握正确的方法,就不会陷入“偶像崇拜”而不能自拔。偶像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中学生要正确评价偶像,不盲从,其实会受益匪浅。我们知道喜欢一个明星要适度适度,不能挥霍父母的血汗钱。明星再好,也比不上父母的好。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开拓了不同方面的视野,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增长了见识。我更加明白,我们不能在困难面前低头,只有勇敢地坚持不懈地走过去,才能取得成功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