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校为什么全面推进思想政治教育?

“我们是理工科大学,有些知识不是那么容易理解的。所以我们可以举一些通俗易懂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但是在选择案例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引导。比如我们讲力学知识的时候,可以用跳楼的例子来分析受力,但是我们要不要换一个更好的案例,让学生分析一下‘最美妈妈’吴菊萍在关键时刻用双手接住孩子时的各方受力?”浙江水利水电大学副校长徐金寿在学校召开的“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实施会上的这番讲话,引起全校教师一片唱衰。

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为了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合适的方式进入头脑,浙江省高校各显神通。

思想政治课有多种形式。

说到思政课你会想到什么?走在浙江的高校里,学生会告诉你各种各样的答案,每一个答案都可能和记忆中简单的“说教”不一样。

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曲长根教授从事思政课教学多年。他能把课本背下来,讲课经验丰富。

但是,这样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还是会在每次思政课前做反复的准备。他告诉记者:“时代在发展,不同届甚至同一届不同专业的学生,思维方式和兴趣爱好都不一样。思政课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是枯燥的。如果不能以学生喜欢的形式教授,不能抓住他们的兴趣,这门课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为此,曲长根和他的学生们建立了一个微信群,学生们可以随时提出要求和建议。曲长根也会分享自己关于抗战胜利纪念日和国庆的文章。

“这些文章不是论文,而是贴近95后学生的网络形式。它们对我来说也是一种学习。目前效果还不错。”曲长根不断“逼迫”自己与学生生活在同一个“维度”的做法,得到了学生们的广泛认可。

在浙江,浙江理工大学并不是唯一一所尽力做好思政课的高校。比如,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正在推行“情境化”教学,把过去的思政课教学分成环节和板块,利用历史、团队、现实、争议等情境,让理论课更有趣、更接地气。

中国季良大学以“生活化”为切入点,充分考虑学生的主观愿望和需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步形成了涵盖全部四门思政课的三种改革方法:“课题+案例+讨论”的理论教学方法,“项目教学+理论社团+实践基地”的课内课外一体化方法,“平时成绩+期末计算机考试+日常行为表现”的多元化成绩考核方法。改革成效显著。学生在课题讨论和互动、课堂出勤率、参与实践环节和课后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参与实践教学的学生达到了1,000%。

以前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现在是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学生需要什么,老师教什么。浙江省高校思政课推出的“供给侧改革”成效显著。据统计,浙江省大学生对思政课的满意度从2013年的68.77%上升到2016年的82.6%。

“大思想政治”遍布校园。

是不是只有思政课的老师才这么拼?

如今,“大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已经根植于浙江省高校的基因中。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思想政治教师的责任,也是学校每一位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大学的时候“生病了,失恋了,和同学闹矛盾了……”我父母不在身边。是谁主动关心的?很多人脱口而出“辅导员”!由于辅导员与学生相处最多,思想政治教育就成了辅导员的主业。

不是,浙江财经大学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成长,要求辅导员在入职前三年每周至少有六天住在学生宿舍,与学生同吃同住,关心学生成长,做学生成长的贴心人,做思想政治教育专家,做心理咨询专家。

浙江财经大学辅导员范姜擅长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有一次,一个会计专业的学生,大一就挂了20多个学分。以这样的发展速度,他在读完大二之前,注定无法毕业。

为了把这个学生引向正确的道路,范姜和他谈了一次又一次,终于让这个学生敞开了心扉。这时,范姜提出了一个要求:“每周来给我上一次专业课。我也想学点会计知识。”

为了履行与范姜的协议,这位失败的学生不敢再逃课,并在每周早些时候准备好他想教范姜的内容。

就这样,经过一个学期的坚持,自学成了这个学生的习惯。毕业前在期刊上发表论文10多篇,成为同学中的佼佼者。

身兼浙江财经大学辅导员的费卫平告诉记者:“现在的学生信息接收渠道很广,但缺乏一定的辨别能力。比如我有一个学生,看了网上传播的信息,想信教,但是想入党。我了解到这个情况后,经常带他学习我们党的历史,给他讲党的优良传统和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对比之后,他做出了自己的判断,郑重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现在他已经成为预备党员了!”

不只是辅导员这样打。在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教电子技术的赵玉岭老师经常告诉她的学生,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还要有良好的修养和品格,对事物要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在她的课堂上,学生不仅会学到“电路出问题时的解决方案”的专业知识,还会“顺带”延伸到“人类社会的发展状态是螺旋式上升的,所以不要害怕困难,要勇敢前行。”

浙江工商大学也明确表示,所有的老师都要承担育人的责任,所有的课程都有育人的功能。中国季良大学也在践行“大思政课”的理念,实践育人。高校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素养,更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来引领和执行。

师生携手前进。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思政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中的重要力量,是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传播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和引路人。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因此,浙江传媒学院为每名青年思政教师配备一名导师,从师德、教学、科研等方面对青年思政教师进行指导和培养,促进他们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政教学和科研能力,促进学校思政教师队伍的融合和协调发展。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浙江A&F大学建立了本科生导师制。每位党员教师至少要接触5名本科生,让大三学生提前加入导师队伍,跟随导师开展科研和社会服务,让学生接受专业教育,增强对三农的热爱。

Unnc的师生来自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在校学生7188人,国际、港澳台学生730余人。教职工753人,其中外籍教师320人。正是这种中西合作办学的方式,让学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加牢固。学校有独立的中国文化教研室,有专门的预算,负责思想政治理论课,让“中国人更了解中国,外国人更了解真实的中国”。

“老师讲,学生听”一直是传统的教育形式,但浙江工商大学建立了“商学院微理论”平台,开设了“理论导读”等15栏目,推送“时事”、“清风”、“微党课”等话题,成为浙江省高校唯一利用微信网站同步开展师生思想政治教育指导的新媒体平台。

高校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沿和独特阵地。浙江省不断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指导地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各个高校的学风越来越好,学生的文明素养越来越高,高校的学习成绩越来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