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突发事件的论证

人类在灾难中生存发展。面对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突发事件,抱怨愤怒无济于事,也无济于事。这时候如果能保持良好的心态,理性应对,就能积极应对突发事件,减少人员伤亡和损失。地震心理学中有一个“12秒自救机会”,即如果你能在地震发生后的12秒内迅速逃到安全的地方,就能给自己提供最后一次自救的机会。否则,就要冒风险。据日本统计,地震中被坠物砸死的人比被压死的人多。可见冷静和良好的心态才是逃生减灾的能力。

保持良好的心态,往往可以避免突发事件带来的灾难。当人们遇到突发事件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心理反应。心理素质较好的人,也会感到紧张和害怕,但大脑清晰,肌肉发达,反应迅速,行动有力。心理素质差的人,比如总是胆小怕事的人,看到灾难来临会傻眼,不知所措,尽快逃离,最终导致危险。虽然每个人在面对恐慌、灾难、死亡等危险时都会感到担心和害怕,但这是人之常情,也是心理表现的应有之义。但是,除了这些“应有之意”,人要表现出坚强的一面。恐惧不是办法。担心是没有用的。当它来的时候,放轻松,坦然面对,努力解决。这是成熟心理学的亮点。

张宁认为,人对突发事件的反应不仅与个体特征有关,还与训练有关。加强对人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训练,特别是对心理素质差的个体,是非常有益的。

比如日本的防震教育从娃娃抓起,每年的9月1日是全国防灾日,要组织大规模的防灾演习。但是,我们的安全防范教育相对匮乏。比如很多高层建筑工作人员没有自救知识,没有经过逃生演练,由于无知导致不必要的恐慌。其实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肯定比普通建筑好,而且还有几个应急楼层。知道了这一点,自然就可以从容应对了。

张宁建议,利用这次“地震舆情”,加强对公众的“灾害教育”,普及自救和防范知识,增强人们应对突发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处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