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会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分析
会计又称会计反映,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手段,反映会计科目的财务运动。主要是指对会计主体已经发生或已经完成的经济活动进行事后核算,即会计工作中记账、核算、报销的总称。合理组织会计报表是做好会计工作的重要条件,对于保证会计工作质量、提高会计工作效率、正确及时地编制会计报表、满足相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合理的会计核算能够准确及时地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为企业领导进行各项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但目前,我国制造业会计存在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促进我国制造业快速、稳定、健康发展,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关键词:制造业;会计管理;会计
一.前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制造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为国民经济的持续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会计是制造业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之一。科学合理的会计核算能够准确及时地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为企业领导进行各项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然而,目前我国制造业会计存在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中国制造业会计存在的问题
2.1会计基础比较薄弱。
这方面的问题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会计信息不规范,因为原始会计信息来自企业各个部门,所以必须及时、完整、真实,但目前很多部门提供的会计信息不规范、不完整,一些关键资料总是被遗漏,比如办公用品的发票;退货时,没有取得对方的收据;其次,规章制度执行力明显不足。目前,制造企业已经制定了一些会计管理制度、内部审计制度、内部审计制度等。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但这些制度往往流于形式,没有得到落实;第三,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不容乐观。一些制造业的会计人员在专业素质和理论水平方面都不尽如人意,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经济业务很难及时做出准确的业务判断,导致屡禁不止。
2.2内部控制和监督有待完善。
一是制造企业的治理结构不够合理,如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没有形成合理的权责制衡机制,导致股东会流于形式,董事会没有独立性,监事会作用较弱,为会计造假和舞弊提供了土壤,直接影响会计质量,严重阻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够,往往是发生问题后才采取措施进行补救,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风险;三是内部监管不足。虽然制造业已经意识到建立内部会计监督的重要性,但在具体实施中存在着岗位分离制度和集体决策审批制度不配套等问题,难以充分发挥会计监督职能。
2.3成本核算方法落后。
第一,成本核算的理念不够先进。许多制造企业的领导认为,只要产品的制造成本低,就能获得可观的经济利润,于是他们把注意力放在产品制造过程中的弹性资源消耗上,即只重视直接材料、制造费用和人工成本的核算,而忽略了生产前后的制造过程;二是成本核算方法不够科学。制造企业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是将不同的成本对象组合起来,看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具体费用。直接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一般直接计入产品成本,因此这种成本核算方法没有考虑非财务变量和产品个性化,可能导致会计数据失真;第三,会计时滞。许多制造企业还没有完全实现信息化管理。业务经理上报原始会计凭证和基础财务数据后,各部门主管领导逐级审批。这样,企业的业务通常可以在一段时间后传递到财务部门,导致财务部门不能及时确认和记录经济业务信息,可能对企业的决策产生不利影响。
三,改进制造业会计的措施
3.1进一步加强会计基础工作。
第一,规范制造业的会计行为。制造业应明确各种票据的使用方法,建立严格有效的凭证审核制度并付诸实施,以保证原始凭证的完整性和真实性,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发生。第二,坚决落实会计执行监督制度。为了使会计工作顺利有效地运行,制造企业有必要设立专门的内部审计部门,制定科学有效的审计计划和考核指标,第一时间发现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认真对待会计人员的任用,没有会计证不上岗,对上岗的员工定期考核,并采取一定的奖惩措施。第三,加强会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主要对会计人员进行基础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教学方法可以是课堂教学和案例教学的有机结合。教师安排一些有代表性的审计案例,供会计人员讨论,从中获得启发,提高能力。
3.2进一步完善内控监督机制。
第一,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非常重要。制造业要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在企业运营中的权责,形成职责分工和权力制衡的机制。要设置内部职能部门,实现不相容职务的分业运行,防止职能权力过度集中。只有实现相互制约,才能从根本上防范会计舞弊。第二,强化内部监督机制。制造业应该独立设置内部审计部门,使其不依附于其他部门,并赋予其一定的权力,使其能够独立行使审计职权。必须指出的是,审计成员应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专业能力,能够冷静处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会计问题,能够提出改善制造业会计问题的建设性意见,为企业的正常发展建言献策。第三,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如果制度不付诸实践,无异于“纸上谈兵”。因此,制造业应严格执行实施会计制度控制制度、财务保护控制制度、绩效考核制度等。,并将所有员工的绩效纳入绩效考核体系,为内部控制提供基础支持。
3.3进一步加强成本核算管理。
首先,树立全新的成本管理理念。制造业要认识到,新时代的成本核算不仅限于生产制造成本,要把产品在实际生产经营中消耗的所有成本都纳入核算体系,牢固树立全面成本管理,不仅包括产品的生产制造成本,还包括R&D和设计成本、生产准备成本、售后服务成本。只有综合考虑,才能客观判断产品的盈利能力。第二,选择有效的成本核算方法。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已经被市场淘汰。制造业可以引入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法强调企业的直接和间接成本,包括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同时也强调人工小时、设备小时、生产批量等财务变量,以及质检时间、产品运输距离等非财务变量,可以使制造业的成本核算更加准确。为了高效地实施成本核算方法,制造业应加强信息化建设,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量,实现数据的快速传输。第三,构建成本责任体系。制造业可以将企业的整体成本目标逐级分解,分成具体有效的子目标,再分配到各个部门。各部门应制定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确保目标成本的顺利实现。制造业也要将实际成本核算的具体数据与各部门目标成本的执行状况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差异的原因,然后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四。结论
新形势下,加强制造业会计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制造业要挖掘出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使制造业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资料:
严毓平。对会计基础工作若干问题的探讨与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3(2)。
[2]许·。论内部控制对中小企业会计的影响[J].经济技术合作信息,2010(9)。
[3]李相林。浅谈会计舞弊[J].经理,2013(5)。
[4]方媛。浅谈会计舞弊的原因及对策[J].尚,2014,(24)。
[5]邢瑞宇。会计舞弊的原因及对策[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S1)。
[6]严敬。浅谈加强会计核算中心的内部控制[J].中国市场,2015(36)。
[7]赵薇。企业会计规范化管理措施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市场,201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