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监理队伍素质建设的建议
不断提高监理队伍的素质是加强监理工作、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基础。本文从思想道德建设、职业素质培养、团队精神培养等方面提出了个人建议。
2005年2月8日至2005年2月8日参加工程建设项目管理高级培训班(交通建设监理方向)。虽然只有五天的时间,但我收获很大:更加明确了代建制的意义和项目管理的相关内容,从而认识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以及真正完成一项工作需要付出的努力和努力的方向。通过这次学习,结合祥林项目的特点,我对该项目的监理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加深了对一些事情的看法。我主要想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和人员情况,谈谈对监理队伍建设的一些想法。
香林二期130多名主管,现在工作一年可以说有喜有悲。在强调管理、企业文化和团队精神的今天,要想在一夜之间建立一个有凝聚力的、有效的监管团队是不可能的。以下是一些不成熟的建议。
一、职业道德建设
监理队伍建设的基本思路是做人的根本,小到决定一个人的行为和行动,大到决定一个人的方向。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了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好坏就在一瞬间”,这话一点没错。“勿以小恶,勿以小善。”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完全取决于一个人的思想基础。每一件小事都能充分体现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
在我们现在的监管队伍中,人们的思想不是很稳定,尤其是一些刚入职的年轻人。有些人甚至分不清事物的发展规律,把握不了事物的发展方向。更何况他们缺乏是非观念。比如有的人没有主见,随大流;有的人不辨是非,贪图小利,被人利用;有的人胆小,不敢发表意见;有些人太机警,见风使舵;有的人已经完全丧失了作为一个合格主管的职业操守和情操,等等。这个项目出现了这种现象,确实是不可避免的,不可避免的,但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严峻的事实,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人的思想不是一蹴而就的,人的思想更加难以捉摸,难以掌控。如果找不到问题的出发点,很可能会适得其反。对于年轻人来说,逆反心理严重,不容易听到好话和苦话;对于一些老主管来说,见得多了,心理就更难以捉摸了。对于一些劝诫,往往流于表面,事后不改正。怎样才能做好人的思想工作,让所有主管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我觉得应该先抓起点,再控制过程,事后反思,形成一个动态的管理体系。
1.前期思想建设需要对每一个进入现场的人员进行系统的思想意识和职业道德培训,让他们充分了解行业的特点,包括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提前做好防范工作,明确公司的观点,进行包括企业文化、监理职业道德规范、员工行为规范等多方面的宣传教育,确保好的人员进入现场,思想意识不好的人员可以提前发现并采取措施。
在思想教育的同时,除上述内容外,还应进行包括集体观念、责任感、吃苦耐劳精神、适应能力(与工作和人际环境的和谐)、廉洁自律、敬业精神等方面的教育。,让每一个进入现场的人都受到良好职业道德的洗礼,同时也让入选的人对公司形成了解和认同,为思想稳定打下坚实的基础。
2.加强过程监管“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无完人”,即使是圣贤也有犯错的时候,但圣贤是人敬仰的,没人敢说。对于我们这些凡人来说,要提前预防,过程中监督,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这样才能减少犯错的几率,也就是说,虽然新员工接受。如果没有强有力的监督机制,如果我们自身的思想不够坚定,必然会被行业内的不良风气所感染,很快我们在思想教育上的努力就会付之东流。所以一定要制定强有力的、可行的规章制度,并加强执行,让员工在制度的约束下,不敢去做那些违规的事情。
在制度的执行中,要做到公正,对问题一视同仁,绝不姑息,事不关己,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要有个人感情,绝不优先处理类似问题,否则制度的严肃性就会动摇,领导者的尊严也会丧失。
3.人生活在时间的环境中,思想意识必然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和偏差,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所以我们建立的体系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要适应事物发展的规律,不断完善。在工作过程中,要及时发现漏洞和不足,采取有效措施,及时纠正和完善。
4.领导的思想讲的是思想建设,所以这里有必要讲一下领导的思想。领导是一个组织的核心,是决策者,是决定事物发展方向的关键,是全体员工心目中的标杆。因此,其思想活动的影响是深远而巨大的。所以作为领导,需要时刻保持一颗积极平常心去面对每天纷繁复杂的事情,这样才能为所有员工树立榜样。
二、专业素质
开展监理工作所必需的监理行业是技术行业。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要想在这个行业立足并做出成绩,都必须以技术为基础,把专业素质作为自己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素质包括的方面很广。对于这个项目,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改进:
1.专业技术知识——所有人员都需要提高这里所说的专业技术知识,包括:所有专业技术知识、规范标准的掌握、合同等与监理工作开展相关的方面。
一个人要想在竞争环境中生存,必须要有自己的技能,这是生存的根本。分析我们这个行业的现状,我觉得是处在一个鱼龙混杂的混乱阶段。在监理行业队伍中,人员技术水平有高有低,参差不齐,但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这就给了一部分人混日子的机会。无论好坏,每个人都可以做监理工作,甚至一些技术水平不高的人也可以做得惟妙惟肖,因为这样的人有自己的一套工作方法。但我认为这种现象只是暂时的。不以技术为第一要素的人,在这个行业走不远。得过且过是对自己和他人不负责任的表现,是时间问题,也是相关制度逐步完善的问题。如果你真的想站稳脚跟,不被残酷的现实淘汰,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基本生存条件。
通过我们项目一年来的亲身经历,我深深的感觉到我们每个人的技术水平都是不完整的,良好的学习环境并没有造就出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原因如下:
①领导作为各部室的一级组织和高层监督办公室,其意识决定一切。是否把专业技能的深化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完全取决于一级组织的思想意识,这方面我们的现状并不乐观;
(2)由于制度执行力不足,中层管理人员未能尽职尽责地传达和落实上级的学习要求;
(3)“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而我们这样的人并不多,他们大多达不到当老师的水平,有的技术不到位,有的会做但不会讲,有的讲不好但没有真材实料,有的不会与人分享技术,有的是不好学又起不到带头作用的“老师”;
(4)通过一年来与主管的接触,感觉很复杂。首先,思想道德水准和我们头脑中的不一样,新奇,但也脆弱,远非完美;安逸的生活,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缺乏面对困难的勇气;一切都很悠闲,我还不懂生活的艰辛,目标还不够明确;毕业后学习兴趣淡薄,缺乏主动学习意识,甚至缺乏被动学习能力;不求解决;不能处理好工作和生活的关系等。
有很多关于学习的讨论。总之,所有员工都应该对主动学习感兴趣,以形成“人人都是老师,人人都是学生”的浓厚学习氛围。现在提到最多的就是学习型组织是一个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而我们在这方面还有很多需要思考的地方,需要加大力度规范相应的制度,形成自上而下的全面学习浪潮。
对于监理工作来说,人是开展工作的第一要素。如有可能,严把人员准入关,严格考核人员业务素质和能力,对过程中发现的不良苗头及时处理,严重的绝不姑息。在处理人事上,要做到“句句恰当”,只做客观评价,不带个人观点,注意区分和采纳周围人的不同意见和看法。
2.施工经验的自觉积累这里说的不是监理经验。从字面上看,施工经验似乎与监理工作无关。其实我觉得有很大的关系。了解施工和施工中每一个环节的人都将是监理队伍的骨干。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可以想一想,监管其实很容易做,但是做好并不容易。监督其实是一种监督管理加上责任感,完全适合人本主义。就像用规范、标准、图纸验收一样简单。但是为什么很难做好监管呢?这里就谈谈施工经验,如何赢得施工单位的尊重,如何树立威信,并以现场监理的经验为例。这里主要说一下施工经验。俗话说“知其所以然,更知其所以然”。这里用它来要求我们不仅要看建筑的表面,还要知道作品是如何完成的。为什么?第一次和施工单位打交道,大多数情况下,双方都要在技术上尽力。施工单位也知道监理行业的现状,经常以咨询的态度询问一些施工问题,提出一些施工中难以满足或者经常遇到但施工中容易忽视的细节问题,很少对技术问题进行提纯。如果这种情况下双方都败了,那么你的原则性再强,责任心再强,也只会赢一方。所以我们监理一定要加强施工经验的积累,才能和施工单位打好第一仗。有人会说,想在监理工作中积累施工经验,怎么有机会做施工?不需要做建筑。作为监理,你是在管理施工单位,你也是在学习。只要勤于腿、勤于脑、勤于手、勤于口,再加上多加观察,就能在短时间内学到监理行业的施工经验。
3.从事施工、监理的全方位、复合型人才缺乏,最大的区别就是两者关系比较窄,比较宽。感觉监理的关系比施工的关系宽,宽度比“杂”字宽。就像有些书上说的,从事监理,需要懂技术,懂管理,懂经济,懂法律,但现实中又有多少人能熟悉这些知识呢?很少,但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可以用一句时髦的话来说,“一个优秀的主管应该是一个‘圣人’,也就是说,他应该是一个综合性的复合型人才:技术、合同、人际关系、组织管理等各个方面。想要成为“圣人”,就要好好学习,多提问,多听多看,敢于实践,关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善于积累和总结,只有积极面对生活和工作,始终保持平常心积极主动地发现自己的不足,才能进步和提高。
像这个项目,领导给员工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圣人”,但是人的学习动力不够,效果一般。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主管有“圣人”的水平。对此,我想在现有基础上完善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强调各级领导的引导作用,“无头鸟不飞,无头蛇不走”,无论采用什么样的监督措施,领导都要带头;第二,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对监管人员的思想教育。在德育的同时,要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形成一个始终讲学习的外部环境,促使监督者不放松学习,逐步变被动为主动,形成积极的学习氛围。第三,要有监督机制,要有人专门监督这项工作。否则领导的想法再好也无法实施。如果再能做到这三点,这个项目就有了打造“圣人”的基础。因为管理水平和人际关系与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一个人心态的变化、外部环境的变化等密切相关。,每个人都需要从实践中摸索总结,没有现成的、一成不变的知识可供我们学习。我们只能学好一般知识,然后灵活运用。
三,团队建设的建议
无论是适应管理体制改革,还是目前从事自己的行业,都需要一个目标一致,团结一致的群体,这样才能更好的发展,也就是我们现在反复强调的团队意识,团队精神。
什么是团队?总之我觉得是1+1 > 2。也可以说是很多人一条心。一个好的团队应该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结构上互补。大家都懂得团结协作。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作为一个团队,要发挥每个人的长处,避免或改善短板。所以团队建设中首先要考虑架构,最好从以下几个方面互补:
(1)年龄互补性按照老话说,“老中青三代”是最理想、最成功的组织结构。作为一个团队,还要考虑年龄的优势互补。老人们经验丰富,能教经典。年轻人精力充沛,充满活力。这样的结构既不死板也不轻浮。是能稳中求胜,有工作动力的组织架构。
(2)性格的互补性每个人都有自己鲜明的特点,有的鲜明,有的不容易发现。要能包容团队中每个人的个性,这样才能互相促进,互相鼓励,组织才会活起来。但需要强调的是,任何人都没有权利随便发脾气,都应该懂得以大局为重,以集体利益为重。
(3)能力互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而作为团队的一员,他应该不遗余力地展示自己的长处,这样一个团队才有战斗力。
这里我再说一句。作为一个领导者,你必须善于用人,让整个团队变得强大。
(4)性别互补性不言而喻。有时候需要在团队里写一些关于性别的文章,对内可以增加活力和动力,对外可以提高战斗力。
简而言之,“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只有全队每个人都一心一意想,一心一意努力,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和特长,团队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话又说回来,再好的人,如果没有舞台让他发挥,让他发挥,也只能是个普通人。不是所有的黄金都能发光,影响黄金发光的因素有很多。
2.领导的人格魅力要凸显。领导力是一个团队的核心,其人格魅力应该会对团队产生深远的影响。团队是否有凝聚力,团队是否有战斗力,团队能否做到高度团结,不是一个领导者三言两语就能解决的,而是他所拥有的,可以影射的。那东西应该是一个人的人格魅力。
3.严格的制度,严格的组织纪律一个组织如果没有严格的要求和严格的纪律,就会倾向于自由化,就会支离破碎。制度是规范和纪律约束人的不良行为,使人在一个团队中少犯错误的必不可少的要求。每个人都应该是团队中制度的执行者,同时也是制度的对象。作为团队的一员,我们要牢记“规则是给别人的,也是给自己的”。
4.有责任感,关心企业,与企业融为一体。这里说的责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自己和他人负责;必须有一种我为所有人的感觉;第二,作为员工,要有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主人翁意识、勇气和责任感,能够与企业同甘共苦。
5.交流平台交流可以带来理解,理解可以带来更好的合作。交流是一个团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群体中的人不能有效、独立地沟通,那么作为领导者,就应该能够创造一个沟通平台,让大家“无所不知,无所不谈”。
6.创新精神什么是创新?不能单纯指某一方面,应该包括技术、管理、理念等多方面。不墨守成规,锐意进取,就是创新。创新是一个团队永葆活力的精神支柱,是一个团队进步的基本意识。创新成功是经验;创新失败也是经验。如果我们发现了缺点,我们就能取得更好的进步。
7.永远不要忘记,学习是一个人一生的事情,也是一个团队具备基本素质的前提和方法。“勤劳者精于勤奋,闲暇者贫瘠”。只有大家都在不断努力,不断进步,团队才会不断进步,不断完善,追求卓越,才会有更加辉煌的明天。
至于我们祥林项目,其实有些地方刚刚起步,我们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作为这个项目的一员,我非常希望看到我们项目的成功。我相信,在公司的关怀下,在总监的带领下,在每一位员工的努力下,这个项目一定会取得辉煌的成绩,同时,如果可能的话,探索更多新的知识和经验,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