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专业论文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无疑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最关键因素,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是国际竞争力的根本保证。随着我国外贸依存度的不断提高,产业升级与外贸方式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外贸模式的利弊,给出了外贸模式转型的几个方向,然后就模式转型指导下的产业结构优化展开了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外贸比较优势产业升级
二战结束并没有给国际市场带来真正的和平,反而成为发达国家追逐利润的场所。很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一直是发达国家的“大后方”,他们的贸易资本几乎只有自然资源和廉价劳动力。中国一直是劳动力、土地等资源相对密集的国家,也没有逃脱这种命运。回顾中国对外贸易的历史,发现中国对外贸易体制的演变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计划经济下的国家控制贸易,中央政府直接管理少数专业贸易公司以指令性计划进行进出口;第二阶段是从改革开放初期到1992建立全面市场经济体制的开始。这一时期逐渐实行市场经济,开放了部分贸易。第三阶段从1992到2001。此时,中国的劳动力开始大规模流动,国际资本和技术开始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制造”在国外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中国开始按照国际标准改革其贸易政策体系。第四阶段是从2001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开始。这一阶段最明显的特征是,中国的贸易政策体系改革已经与国际接轨,中国具有市场容量大、与发达国家互补性明显的特点,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良性影响逐渐增强。
然而,在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增加总收入的同时,中国在某些方面仍然事与愿违。首先,中国出口导向型贸易战略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比较优势,而是以外资和高新技术为导向,逐步从产业链的低端走向高端,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设计。但是,由于比较优势战略的实施,各地更加重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在利用外资方面,大量外资投向劳动密集型产业,外资企业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大量占用我国配额,降低了国内企业出口。此外,外资企业也与中国国内企业争夺国内市场。这与中国利用外资提升产业结构的初衷背道而驰。其次,国内企业和产业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能力较差。比较优势是由一国的资源禀赋和贸易条件决定的静态优势,是竞争优势的基础,但只有比较优势最终转化为竞争优势,才能形成真正的出口竞争力。只有同时发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才能赢得优势。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收入的增加,劳动力成本增加。如果不培养竞争意识,不提高科技含量,不加快产品更新换代,不增强其竞争力,原有的竞争优势就会降低,甚至转化为竞争劣势,原有的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也不一定会成为出口产业。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的产业结构技术含量低,出口产品在国际上没有竞争力。在世界贸易利益分配中,由于中国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中国在出口利润中所占份额很小。由于利润不足,国内出口产业无法扩大规模,提高技术,增强国际竞争力,进而给国内出口产业结构升级带来阻力。如果长期大量出口需求弹性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国家很容易陷入出口与贫困同步增长的尴尬境地。换句话说,出口在增长,出口企业却在挣扎。
为了赢得竞争的主动权,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贸易市场中获得公平的份额,我们应该在现行体制下改进和完善现行的外贸模式。究其原因,中国现有的相对落后的贸易模式与缺乏积极有效的宏观引导有很大关系。在未来,我们不能等待生产力的自然增长来实现贸易模式的转变。事实上,激烈的国际竞争已经等不及了。我们应该主动开始并加速贸易模式的转变,以保持和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变模式:
第一,逐步建立高效的进出口贸易模式。我们应该着眼于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来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在对外贸易中促进生产力发展和提高国民福利并重。出口贸易要摆脱单纯考虑外汇收入的倾向,注重生产资源利用效率的国际比较,通过出口增加国民总价值,让人民享受更多的物质福利。同样,进口贸易也要克服重生产轻消费的传统习惯,逐步做到生产和消费并重。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进出口贸易只是流通环节,资源配置的优化和国民福利的提高本质上是二合一的。只有把国民福利作为对外贸易的主要目标之一,才能充分发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为对外贸易本身的增长提供广阔的空间。只有把国民福利的提高作为贸易的基本出发点,才能形成更加合理的商品价格关系和有效的市场调节机制,加速人力资本的积累,促使外贸企业真正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第二,瞄准全面的国际竞争模式。贸易和投资一体化是当代国际经济生活的一大特征。海外投资是中国商品进一步进入国际市场的关键立足点。现在是时候把中国的出口贸易和海外投资结合起来,争取在未来十年左右取得重大突破。这一点需要尽快获得各方面的知识,齐心协力构建未来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另一方面,从营销策略来看,要尽快实现竞争优势的多元化和市场的分散化。在继续运用劳动密集型比较优势模式的同时,大力培育和扩大高技术产品出口;在重视物资出口的同时,大力促进劳务和技术出口;在充分发挥物质生产要素作用的同时,努力形成和利用我国的无形资产。对外贸易应该真正做到全方位开放,增强对全球经济发展的影响力。
最后,实施中性宏观调控模式。制度创新对贸易模式的转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务之急是尽快消除实践中仍然存在的对出口的歧视。人民币汇率并轨,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对出口会有很强的刺激作用。要使这一新体系尽快进入良性运行状态,同时深化其他方面的改革。从长期来看,中国应该采取进出口贸易基本平衡的原则。如本文开头所述,作为一个大国,不宜单方面主张出口导向,也难以满足外部条件。实际上,外贸的功能是相当特殊的产业部门,我们应该对贸易的发展采取产业倾斜政策。除与国防有关的个别场合外,应取消部门或地区在外贸业务中的特权或优惠,放开业务,平等竞争,实行按出口实绩鼓励旅游的措施。市场经济的活力来源于竞争,这也适用于贸易的发展和转型。
贸易格局的变化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我们应该看到,产业结构的升级与外贸政策的变化密切相关,我们应该注意它们之间的关系,以达到国际贸易市场和国内市场相互促进和繁荣的目的。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是兼容的。宏观和微观经济环境、宽松的创新环境、有效的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是促进产业升级的保障。美国之所以在世界高科技发展上遥遥领先,是因为里根时期放松管制和克林顿政府良好的产业政策。例如,美国的第一个技术政策是直接写入美国宪法的关于保护发明者权益和促进科学技术的条款。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要求贸易国,特别是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相近的日本和欧盟国家开放市场,扩大从美国进口计算机和移动通信设备等高科技产品。为了鼓励美国企业出口高科技产品,美国政府还为出口企业设立了低息贷款基金,减免部分税收,实施出口补贴。
第二,遵循比较优势,准确定位主导产业是关键。主导产业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经济发展所依赖的关键产业。这些产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形成了国民经济的“龙头”,在产业结构中占有较大比重,对整个经济发展和其他产业具有很强的向前拉动或向后推动作用。自近代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工业发展史上出现了五大主导产业,依次是:棉纺织业、钢铁工业和铁路建设业。电力、汽车、化工和钢铁行业、汽车、石油、钢铁、耐用消费品行业和信息行业。世界各国主导产业选择和产业升级的过程大多遵循这一自然历史过程。日本和“四小龙”的成功,在于它们能够充分发挥当时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在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形成相应的主导产业,而不是在没有自身比较优势的情况下奋起直追;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本的积累和人均资本的提高,主导产业逐渐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变,从而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因此,结构调整不能一刀切,要针对不同地区建立不同的主导产业。主导产业具有多层次、综合性和序列更替的特点。就中国而言,东部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基础好,资本积累率相对较高,经济发展水平全国领先。过去大部分产业集中在轻工、电子、纺织、服装等行业。东部省份经过一定的积累,现在主要集中在技术密集、知识和资本集中的高附加值产品上,如生物制药、网络通信、金融等。由于大量尖端科技人才聚集在东部,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产业以保持国民经济增长活力的任务也应该由东部首先完成。由于西部的自然条件与东部不同,地广人稀,现阶段不宜在东部推广的大型机械设备制造、金属冶炼、石油化工、化学等行业应在西部进行。目前,我国提出的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措施是将部分产业向西部转移,以东部的产业发展带动西部的产业发展。
第三,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加快发展教育,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这在日本的发展过程中尤为明显。战后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其完备的教育体系和大量受过教育的科技人才和劳动力。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人才的竞争。美国之所以奠定经济军事第一强国的地位,是因为它汇集了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为其服务。人才的竞争是产业竞争的焦点。多年来,美国在高科技发展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尤其是信息技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可以充分利用其他国家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的智慧和技能。中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在劳动力资源上可以说所向披靡,但在素质上甚至比不上香港和新加坡。人口多,人才少,可以说是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因为劳动力是生产力发展中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因素,而科技因素最终要被消化吸收为现实生产力,才能发挥作用。从日本的经济发展可以看出,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基础研究理论的发展。因此,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最终目的和动力。教育是百年大计,是经济腾飞的翅膀。教育发展了社会,社会才能进步。
第四,以高新技术为主导,加大科技投入。长期以来,发展中国家科研人员、科学投入和科学活动严重匮乏,技术创新能力低下。技术进步依赖于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这严重制约了每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进程和步伐。相关研究表明,全球90%以上的科技投入、科技人员和科技活动集中在发达国家,其每年的科研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9%,而许多发展中国家每年的科研支出占发达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到1/10,而且分布很不均匀,大多集中在少数发达地区。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日益成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决定性力量,也大大缩短了工业化进程。中国应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大力推进以制造业信息化为代表的国民经济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建立高新技术产业,研究产业升级与外贸发展的战略关系,根据资源优势和内外部资源配置条件,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创造竞争优势,实现全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资料:
杨建龙。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趋势和政策取向。经济研究参考,2003年。
[2]何,何常。WTO与中国产业升级。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2000
[3]李·。中国新外贸战略理论述评。《经济学家》,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