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的写作和发表与教学科研方向有什么关系?
“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它本身的价值,还取决于它能否传播以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
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知识本身的价值很重要,二是知识是如何传播的。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更重要,深刻揭示了科学普及的重要性。
科研人员作为科学研究的主体,为公众提供科普知识责无旁贷。但与欧美国家相比,中国科研人员从事科普的时间和精力远远不够,这也是中国科研现状造成的。
对于科研人员来说,科普属于公益事务,没有强制性的任务和相应的激励措施。既然做和不做是一样的,何必呢?特别是现在科研压力比以前大很多,年轻科研人员为了评职称只能选择把大部分心思放在写学术论文上。他们根本不重视科普创作,所以没能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虽然现在一些院士表示希望有更多的科研人员和大学老师加入到科普创作的队伍中来,为大众提供更多精彩的科普作品。他还建议将科普创作和公众宣传纳入科研人员的评价体系,给予他们创作的动力。但在相关政策出台之前,科研人员对科普的态度很难有大的改观。
与此同时,很多科研人员对科普还存在误区,把“科普文章”等同于低水平的论文。其实发表学术文章的目的是让同行知道你的研究成果,而写科普文章是让大众知道你的研究。这两种受众是不同的,表达方式也会有差异。同事会更关心如何实现,但大众会更关心背后的应用。对于研究者来说,具体实现和潜在应用同等重要,也就是说,科普和科研应该同等重要。研究者不要把自己放在一个很冷的位置,认为专业的问题只能由同行交流,对与大众的对话很不屑。你要知道,你自己科研经费的来源,本质上是大众交的税。如果你的研究在公众眼里一文不值,你凭什么让他们支持你自己的研究?
大多数科研人员都比较低调,不愿意在公共媒体面前有更多的曝光,也担心自己可能说错话或者曲解意思。现在因为互联网的存在,信息传播的速度在加快。如果媒体表达有问题,很快就会造成很大的恶劣影响。表达错了,就会失去自己的人。如果被媒体曲解,辩护也是一件麻烦事。不说或少说不如多做。这种情况无疑大大降低了科普的效果。只有提高媒体记者的科学素养,加强研究者与媒体的沟通,才能解决这个问题。但提高媒体记者的科学素养,不还是要靠科研人员多做贡献吗?
两会前,阿法狗的强势表现几乎爆了各类媒体,也为两会掀起了一股科普热。代表成员中的科研人员还担任义务科学教师。吴向平院士还在CPPCC的小组讨论上给我们科普了一个“引力波”,科技部部长也对“人机大战”做了相应的点评。当NPC和CPPCC的科学家作为公众人物谈论世界科技革命和侃侃的科学发展方向时,科技界以外的普通人也会对这些科技知识感兴趣。当普通大众渴望了解这些前沿知识时,很快就会推动科普工作。一个不会缺席世界前沿科学论坛的民族,才算是一个强大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