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球运动规律的地理论文
首先,行星运动定律
1.轨道是椭圆的,中心天体位于椭圆的两个焦点之一,所以轨道上有近心点和远心点。近心点附近的公转速度快,远心点附近的公转程度慢。
2.公转半径(公转天体与中心天体的连线)单位时间扫过相同面积。
3.太阳系八大行星围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有以下特点:方向一致(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 * *面度(基本都在黄道平面上,太阳也在这个平面上);接近度(轨道不是正圆)。
二、昼夜长短及其变化和当地时间的重要规律
1.昼长+夜长=24小时;太阳升起的地方-太阳落下的地方=一天的长度;日出当地时间+日长÷2=当地时间12。
2.终结者线是一个大圆,而且总是和赤道平分(也是一个大圆)。所以赤道永远是昼夜平分的,得出赤道与晨线的交点是6点,暗线与赤道的交点是18。日半球中央子午线是直射光所在的子午线,其当地时间为12点,而夜半球中央子午线的当地时间为0点。相同的经度意味着相同的当地时间,相同的当地时间意味着相同的经度。当经度差为15度时,时差为1小时,经度差为1度,当地时间为4分钟。东方总是比西方早。(注:当地时间与纬度无关)
3.如果太阳直射到北半球,北半球夏季半年,昼长夜短,由南向北昼长夜短,直到极端日出现;当太阳直射到南半球时,南半球是半年一夏,昼长夜短,从北到南昼长夜短,直到极端日出现。
4.某个地方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的高度是由当地的纬度和直射点的纬度决定的。一年中,太阳的直射点会经过同一纬度两次(北回归线之间),所以这两天地球上某个地方的昼夜长短是一样的。例如,对于本地地区,太阳的直接纬度在初冬和初春是相同的,因此如果初冬的白天是9小时,夜晚是15小时,那么初春也是如此。但在长夏和立秋时,当地日长变成15小时,夜长为9小时(太阳直射点纬度分布请自行分析,可参考本博客“课外知识”栏目)。
对于某一天,同一个半球同一个纬度的昼夜长短是一样的。但是,不同半球同一纬度的昼夜长短是相反的。比如在北纬45度,白天长9小时,黑夜长15小时,那么在南纬45度,白天长15小时,黑夜长9小时。
第三,太阳高度的时空分布规律
1.当太阳照在地球上时,只有一个直接点。直接点在一天内每小时向西移动15度。一年之内,直接点在两条回归线之间南北移动。
2.直射点的太阳高度为90度,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高度。离直射点越远,太阳的高度越小。太阳在某个地方的高度是由当地与直射点之间的球面角距离决定的。关系如下:当地太阳高度= 90度-当地与直射点之间的球面角距离。因此,当与直接罚曲面的距离相等时,太阳的高度是相同的。因此,太阳的轮廓是以直射点为圆心的球面上的一个圆,包括终止线。
3.太阳高度在白天半球大于零,在夜晚半球小于零,在终止线小于零。
4.太阳一天的最大高度是中午12点(这也是太阳一天最高且位于正北或正南的时间,影子最短且位于正南或正北。这些现象可以用来判断当地当地时间是否为12点)。一天中太阳的最低高度是午夜零点。
5.在一天中,世界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在不同的纬度遵循上述第2点的规律。并以直纬为中轴对称分布,由南向北递减。(掌握了这一点,对于计算正午太阳高度和利用正午太阳高度计算纬度还是挺有用的!)
6.直接点的纬度+终止线上最南端或最北端的纬度(与终止线相切的纬度的纬度)=90度。
7.90度-(某处正午太阳高度-某处午夜太阳高度)÷2 =当地纬度。
8.在赤道上(注:仅在赤道上),终止线与子午线的夹角=太阳的直接纬度。
第四,地转偏转力定律
1.地转偏力作为一种惯性力,在力学上有三大力的要素:作用点、大小和方向。
2.地转偏力作用于地球引力范围内的任何运动物体,其大小由物体的运动速度和纬度决定。移动速度越快,地转偏向越大,纬度越高,地转偏向的作用越明显。在赤道上运动的物体没有偏向。
3.地转偏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的运动方向。北半球指向物体运动方向的右侧(以运动方向为前方),南半球指向物体运动方向的左侧。地转偏转力只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对物体不做功,所以不会改变物体的运动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