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冥想?什么是睡眠和照片?

答:先说冥想是什么。事实上,“冥想”这个词最终意味着你与内在中心融为一体,你与灵魂中心完全融为一体,或者你与你的意识中心和源头完全融为一体。这可以通过冥想或奉献爱来实现,其中最重要的是这两种方式。一个是通过爱,另一个是通过觉知和智慧。禅定之道,倾向于智觉之道,或者更形象地说,《心经》第一句说:“观世音菩萨,久行如波罗蜜,见五蕴皆空。”这句话的关键词是“照片”和镜子里的“照片”,只是看看。除了看,他什么也没做。他只是看了看这个“寓意”,意思是眼、耳、鼻、舌、身,还有你的眼、耳、鼻、舌、身。这五个方面指的是主体。然后是物体的方面: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鼻子闻到的,舌头尝到的,身体感受到的,然后是脑海中自动呈现出来的片段和画面,也就是你自发产生的各种想法。这六个对象都包括五个主体,都是在你“拍照”的前提下,也就是你在静静地观察这六个方面。153.问:和“观想”有什么区别?答:“可视化”其实是加了一个“思想”,就是除了“拍照”,你还加了一个动作。密宗学校经常有一些观想的方法。他们故意在你的脑海中形象化一个活菩萨的形象,故意创造和想象这样一个形象,但最后你想象的形象又必须被去掉,只留下“查看”154。问:你是如何“拍照”的?怎么“看”?a:你现在能开始坐在电脑前观察你的身体吗?当然,这款手表并不是说你转过身来就能看到你的脸,只是你意识到了,意识就是所谓的“照片”。你用你的意识意识到你现在坐在这里。不是坐在那里什么都不想。就算你什么都不想,也帮不了你。一棵树或一块石头坐在那里什么都不想,但这不是冥想。冥想是指你什么都不想之后只有“看着看着”的状态。当你旁观的时候,你会发现你能看到的东西越来越多。你不仅可以看到你的身体坐在这里,你还可以看到你身体的某些方面开始有一些热量,你的腹部有一些热量,所以你可以清楚地意识到你的心脏的跳动。一些你以前没有注意到的方面现在已经很明显了。你不仅可以感觉到自己的心跳,甚至可以感觉到你只是看着坐在这里的自己,然后神奇地感觉到脑海中有什么东西。这些都是你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看着,根本没有任何行为或动作的现象。这些现象是最初的现象,是最表面的现象,只是物理现象。当你逐渐变得更加稳定和深入,超然和超脱,你会发现你能看到更多微妙的东西,也就是你开始看到思想的流动,你的一些思想在你的脑海中漂移,你的一些记忆在你的脑海中漂移,渐渐地,你开始感觉到一些感情比思想更细腻,开始被你看到。那种感觉可能是一种幸福的感觉,有时候也可能是一种突如其来的莫名的悲伤。这种感觉没有任何理由。你莫名其妙地感觉到某种悲伤和忧郁从你的头脑中飘过,你仍然保持着一种超然的觉知。你根本没有伸手去触摸它,你只是任其存在,任其自生自灭。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完全超脱地看待它,你会逐渐发现一些神秘的体验开始浮现,而那种神秘体验的二阶总是在你能感受到头脑中的情绪之后浮现。你很难在没有对你的情绪和你的情感的先验觉知的情况下产生真正的内在体验,而那种内在体验的起点一定是在你对你的情绪有了先验觉知之后。在某一天或某一个夜晚,当你只是静静的看着各种思绪自己流淌,看着各种矛盾的、毫无头绪的情绪一个个飘过,突然,在你完全没有任何意图的时候,你可能会觉得自己在身体之外,或者这么说不太合适。你突然看到自己完全坐在那里,用一种分离的方式看待它,换句话说。因为你已经到达了绝对中心,你的觉知中心,你的视觉中心,你的以太体一个接一个地漂浮,你的身体自动达到某种协调。当你的以太体达到真正的协调时,它可能在你的身体之外,没有你的帮助。或者这么说吧,离你的身体渐行渐远当然只是暂时的,所以你才强调你突然完全看到了。为什么经常有冥想体验的人坐起来会有一种神奇的体验,而且是分开来看的?换句话说,当你打坐,坐得特别舒服的时候,就是一定程度上的舒服。因为你感觉到了里面肉身的存在,你突然觉得自己在漂浮。不知道在座的有没有人有这样的经历?可能很多人已经走到了绝对的尽头。有人有类似的经历吗?没有任何理由,你会觉得自己的身体变轻了,飘起来了,然后你就突然休克了。当你睁开眼睛的时候,你还在你的身体里。这种情况是,当你的以太体达到最和谐的时候,它可以自动地飘离你的肉身。你的以太体只有充满能量时才能飘出体外。没有完全的能量,没有脊柱的能量上升,以太体不能离开身体。只有当你脊椎的能量绝对饱和并向上升起时,它才会自动携带以太体向上,也许马上就会有一种体验从头顶飘出。这种体验被很多人称为出窍,但这种出窍其实可能是你打坐时偶然发生的。这种类似出窍的体验其实是最浅层的,它很浅,只要你的身体达到一定程度的协调,它就会自动发生。有些人无法理解。不是听就能明白的。你必须实践它。我说的是实际情况和实践经验。可以从打坐逐渐开始,渐渐的会有一些实践经验。这个时候你才会真正明白什么是禅修,然后你才会真正明白我说的这些经历,在以后禅修深入之后会发生什么。你可以从最简单的以太冥想开始。我刚才提到了以太体离开身体的体验。它的第一步是从以太冥想开始,守护你的腹部。10之后,我们会直接引导你进入以太体冥想,到时候你就可以体验了。当你的以太体在腹部中心积聚了足够的能量后,它开始上升到脊柱。如果那个上升的力是因为一个饱和的力,不是纯粹的引导力,而是一个自然的饱和力,那就是你腹部的能量已经达到了极大的饱和,100%的饱和。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只会达到90%以上,不可能达到100%,因为达到90%以上就已经超调了。在相对饱和的情况下,这种能量开始涌向脊柱。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全身处于绝对的和谐和绝对的放松,你将无法感知身体的存在。因为身体很舒服,就像古人说的,鞋子合脚的时候,感觉不到脚的存在。这个时候,当你的内在能量饱和的时候,你的全身自然会处于最舒服的状态,舒服到你感觉不到你的身体是不是坐在这里。在这里坐久了,你发现连手脚在哪里都感觉不到。太舒服了!在这种情况下,当你能够忘记自己的时候,你的以太中心的能量和丹田的能量会在达到一个饱和点的时候自动从脊柱上升。当这两个条件都满足时,以太能量一旦从脊椎上升,就会自动带动整个以太体上升,也就是你会有类似的漂浮体验。往往这种体验第一次感觉是向上的,不太可能从身体侧面向左或向右漂移。一般是向上的。因为它随着脊柱上升。当你的以太体,如果不扰乱它的漂浮过程,就会突然无缘无故的感觉到身外。然后你会莫名其妙的看到一个和你长得很像的人。像这样的经验属于美巴巴提到的七个经验层次的第一个层次:以太层次。这个级别其实是最低级别。当然比我们的物质世界高,但在无形世界中是最低的层次,属于第一层次。一旦你能让你的以太体脱离你的身体,就像克里希那穆提30岁的时候,他一旦登上昆达里尼后,疼痛难忍,直达头部、肩部和颈部,非常痛苦。他甚至在他的头和脖子后面感到疼痛,所以它凸出来,并且非常非常疼,直到他的头之后。这种能量在他的脑袋里大量移动,以至于他无法忍受任何轻微的声音,甚至空气中的灰尘都会让他感到煎熬。他住在Ohai,那是一个环境很好的山林,空气很清新,但即使是这样清新的空气,他也能感觉到空气中微小的尘粒,他的灵敏度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一旦你的内在能量沿着脊柱上升,你的敏感度就会自动大大增加。后来,在他连续痛苦了几个晚上之后,有人建议他在院子外面的树下打坐。他跑去坐在树下。坐了没多久,他就开始觉得飘。他来到头顶上的树旁,感受到了某种神圣的力量。当然,这听起来很悬疑,像童话一样。其实你在冥想体验的时候可能会有身体漂浮的体验,也不一定会体验到某种神力。这不是必须的,但是当你在开始达到绝对的身体协调时,你的以太体可能会经历一个向上的漂移。即使你的以太体没有漂浮体验,也没有障碍,你内在的成长和内在的上升实际上也没有障碍。你的以太体可以进入你的身体内部。它不需要离开身体就可以向内走。它可以完成在你体内向内走的工作。如果一个人进入一个更深层次的超然觉知,就可以直接进入体内更深层次的体验,而那个更深层次的体验可能会很奇怪,感觉很奇怪。你可能会突然到达一个更深的深度,开始觉得自己的身体在自动膨胀,也可能会觉得自己的身体会无限庞大,会觉得自己的头几乎高过屋顶。或者有的人有相反的经历,他突然觉得自己的身体变得无限小,小到只比一个乒乓球还小。像这样的经历都是以太体的反应。或者你会感到身体上有莫名的灼烧感,某个区域有强烈的灼烧感,好像那个地方着火了。其实不是火,只是你的地方可能出了点问题,能量在那个方向大大凝聚了。因为能量集中在身体的某个区域,所以你会觉得那个地方特别热,非常热,在你冥想的时候你的以太体内部也会产生类似的体验。其实说到底,那些经历都是属于以太体的。都不是特别深的体验,但都是比较浅的体验。关于以太体的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我记得在之前的《瑜伽经》里,你会经历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的各种画面,特别是第四层,你会经历一个非常生动的视觉画面,那种画面是如此的深刻,你很难分辨是真是假。你可能会在那个视觉画面里直接看到一些你喜欢的人,或者一些你被暗示过的画面。出现在你面前。可能是你很喜欢的一个花园,一个场景,或者有你的亲戚在里面,你会看到。这实际上是非常危险的。如果你被这个“爱丽丝的圣地”迷住了,你会被迷住的。无论你在冥想体验中看到什么画面,都要顺其自然,不要当真。你可能会在冥想中看到各种画面,也许是过去,属于回忆,也许是未来,属于想象。所以在以太的第一到第四级,你会经历各种奇怪的事情,但千万不要当真。因为这些东西只有在你闭上眼睛的时候才会出现,而一旦你睁开眼睛,退出冥想,它们就完全没有了。他们的危险只存在于你闭上眼睛的时候。但是从第五级开始,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一旦你有了第五层次的体验,即使你睁开眼睛,它也不会消失,它会成为你生活的常态。在禅宗里,很多人因为对“会说话的人头”的理解,或者禅师的大饮,突然有了第五层次的体验。它属于心灵的体验,属于灵魂的体验。其实大多数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一种经历一旦属于头脑,就意味着普通人或多或少都有过。一到四级的体验是属于心智和潜意识的,所以大部分人只会在你睡着的时候,在梦里才会体验到,你醒着的时候很难体验到。第五个层次的体验属于头脑,所以即使你醒着的时候,你也经历过。我可以给你举个例子。每个人可能都有旅行和爬上山顶的经历。当你站在山顶时,你会突然觉得其他的山在天空下都显得很矮小..你突然有了某种豁达的体验。你就像一个完整的人。整个心轮是完全开放的,完全开放的,仿佛有一种你的身体与整个世界融为一体的体验。你会情不自禁地与整个山川融为一体。这种经历其实应该是每个人都有过,或多或少你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或者在听音乐的时候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当你听到某首音乐的高潮时,你会突然觉得整个世界都在你里面。高潮如此升腾,你感觉自己摸到了天空和银河,有一种无限膨胀的体验。这种无限扩展的体验就是第五层次的体验。另一种情况是你在听某人的演讲。你去一个礼堂,听一个人的演讲。你突然发现这个人很有魅力,他的气场似乎已经覆盖了整个会场。你甚至可以从远处感受到这个人的某种精神上的激情。他正在热情地谈论着generate,似乎你能感受到他的一些情绪。其实是因为演讲者扩大了,他扩大到了整个会场,让会场所有的人都能感受到他的经历,产生类似的共情。当他激动的时候,当他情绪饱满的时候,他能激发别人的情绪。这种体验其实是一种主动的扩展体验,在禅宗里叫做“一心”体验。因为现在你和别人是连体的,你是一体的。不是两颗心。现在你们之间,整个音域就是一颗心,被一颗心覆盖。那种专一的体验甚至会覆盖视界,也就是整个视界都会在他的覆盖范围之内。一个人做到了这种一心一意的体验,在禅宗的范围内叫做“破初障”。第一关,破了第一关的人,至今还在,应该说并不少见。当你达到意识的扩展,可以覆盖整个视界的时候,你就达到了这种“一心”的体验。如果只盖一个场地,那就不是禅宗的第一关,太年轻了。如果你在一个被墙壁包围的房间里,你可以顺利地扩展,超出墙壁,覆盖整个地平线。这是第一关的真实体验。一种第五层次的体验,一种完全扩展的体验。它也被称为客观感知,因为你的感知是广阔的。南怀瑾年轻时有过这样的经历。他的一个学生名叫叶曼,现在他九十多岁了也有这样的经历。这种体验非常容易让你觉得自己实现了合一,因为这很像一种融合的体验。但这种“融合”其实是主观的,而不是客观的。因为你被迫扩张,淹死你的不是整个世界,而是你覆盖了整个世界。换句话说,你其实是一种暴力,这种扩展有非常明显的微妙的暴力在里面。你在膨胀,这种膨胀其实是一种自我达到绝对膨胀的体验,是一种自我膨胀。往往这种体验中的人,在生活中难免会遭遇存在的平衡,他也一定会在各方面遭遇,因为你在膨胀。当你在膨胀时,整个生活自动压缩你,出于平衡的需要。现在西方的勒纳,张德芬推荐了勒纳,他在讲所谓的当前经验。我看过他的一个视频,里面他整个演讲的氛围都是膨胀的。而他说的“现在”其实是一种扩展体验,有覆盖面。如果你仔细看他的视频,你会觉得这个人的语言,包括这个人的感情,都是膨胀的。学习者是达到这种扩展体验的人,但《当下的力量》一书的作者爱克哈特·托尔并没有扩展。你会看到爱克哈特·托尔整个人都在收缩,他有六级收缩体验。而一个膨胀的人,他会给人一种气场很强的感觉,因为他真的向外膨胀。南怀瑾年轻时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他有了这样的经历,生活自动给他平衡,那段时间他住在四川的山里。禅宗和印度教也有类似的说法,一个达到扩展体验的人不能在人群中。因为你在人群中,就意味着你会得到更大的震撼。有各种各样的渠道和人可以作为工具来震慑你。所以,一个达到了扩展体验的人,最好远离人群,去山里,去没人的地方。一个办法是减少影响,另一个是山区比较穷,那种穷的生活本身会给你带来一些平衡。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南怀瑾年轻的时候有这种拓展经历的时候,不自觉的去了山里,封闭了一两年。虽然不是故意的,但某种自然平衡驱使他后退,他不得不退。事实上,他在这段经历中的时间并不长。你会发现整个南师的脸很软,很内向。他以后自然达到内部收缩的平衡,他已经离开了第五层的体验。他的弟子叶曼,已经九十多岁了,仍然在第五层。在膨胀的经历中,她没能向内收缩。从她的照片和说话的方式可以看出她还是一个霸气的人,一个膨胀的人会显得更霸气。这是意识膨胀的自然反应。但是有一点要提的是,不一定要过了第五关才能升。第五个层次其实是应该避免的,这个在禅宗里面其实也有提到。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禅宗创始人拒绝评论《三传》的原因。很多老祖宗甚至认为,不需要经过初关和重关,可以直接绕过。第一关和第二关其实可以说是绕道。当然,如果按照一定的方式前进,必然会经历第五关。但是你可以用另一种方式前进。你应该绕过心轮的扩展体验,这对你会更好。你要直接产生一种收缩体验,当你收缩的时候,你会产生一种主观的视觉,这是第六层次的视觉。你将完全溶解在意识之源的光中,而不会扩张。其实禅宗里的重俗并不是第六层。这实际上是一种扩展的体验。我的老师老舍曾经做过一个比喻。禅的三俗就像两扇门。第一道门进了,就叫第一道关,第一道关就破了。中间有一条长长的走廊,叫再入,慢慢再入。其实整个再入是没有障碍的。整个重入就是你深入到这种扩展体验之后,逐渐越来越深,以至于有一天你的眼界突然断了。那个边界,那个范围突然有一天被打破了,你一下子受不了。像橡皮筋一样,断了。当它被打破的时候,整个橡皮筋突然回到源头和原点,突然回到中心点的时候,就是打破劳动壁垒的体验,这是第六级的体验。其实并没有真正的再入。所以,关于三个层次,老舍曾经讲得很清楚。其实一个人可以绕过初始关和再关,直接进入过劳关和第三关的体验。如果你能直接向内收缩,你就能直接体验到意识之源的明亮和意识之源的明灿。你会直接进入主观感知的体验。这是一种主观的感知,是一种有意识的感知。它甚至没有特定的位置或特定的感知范围。它是如此的深刻,如此的内在化,如此的内向。所以这是一次彻底的六级体验。我知道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一定能理解。不过没关系,我说这些只是为了让你了解这些大概的情况和意识的大概步骤。万一以后没认出类似的情况,你了解一下,以后就能认出来了。有些人能分辨出自己在哪里,在哪里。或者以后经历一次内心的体验,就能大致判断自己在哪里。这一点很重要,可以让你少走弯路。所以禅宗提到了第五个层次,就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在你的意识突然扩展到地平线之后,你会发现,一个有这样经历的人,会立刻说,山河尽在我。因为他真的包围了所有的场景,所有这些山川。他会立刻表达所有的山川都在我。其实这段经历听起来很壮阔,很壮阔。但一个听起来很宏大的体验,其实很低。当一个人到了第六级,彻底打破了第三级,打破了劳动壁垒,他的表情就完全不一样了。所以禅宗把第三层次的体验表述为看山或山,看水或水。一切又回到了最初。山还是原来的山,水还是原来的水。道家禅师甚至说得更透彻。他说,最后打破劳动壁垒的经历很正常,完全正常。没有什么特别的,所以很奇怪。相反,更高层次的体验是不做作的。没有了那种恢弘的气势,就变得朴实无华,下降了。所以南·怀瑾后来我怀疑他有过内部收缩的经历。他整个人从照片上变得很温柔很内向,开始真正的进入了单纯。而达到了最初体验的人,一个扩展了体验的人,看起来很强势,看起来很感性,有一种压倒性的感觉。但往往这样的人就低,而一个单纯的人,一个卑微的人,就高。所以生活总是这样。你越高,你在外面就越低。当你内在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你的外在就会显得更普通。永远都是这样。像黄念祖和夏莲居这样的人都是真正达到第六层境界的人。他们又一次回归了单纯,这是《南传》中提到的第一个果实。一个真正做到初果的人,只要他能努力一辈子活在五感之光下,他就会越来越超越一切个人习惯,他迟早会进入更高的果位,二果,三果,甚至四果。而一个达到四果的人,就真正达到了第七层,真正完全地与神、与那个源头、或与那个涅槃融为一体。所以第七层的人是真正的圣人,像美巴巴这样的人是真正的圣人,像佛陀和耶稣这样的人是真正的圣人。所以禅宗说,一个人突破三俗,悟得透彻,只是因为佛,而不是因为佛。才六级。他是因为地点而成为普通人,还是因为地点而成为普通人?真正登上王位还需要时间。好了,大致情况就是这样。一* * *就是七级。想知道这七关,可以看美巴巴的淘气鸡。在* * *,在我的意识内化中心,在钱乙中心也有书,你可以下载那本关于淘气鸡的书。你可以去看看,有些人不了解刚才那个特别的专业,但是你可以去了解一下。好的,让我看看还有没有其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