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曹植诗歌中的女性形象

论曹植诗歌中的女性形象

曹植的女性诗是对《离骚》中“香草美人”诗歌意象的进一步发展,既表现了他对贤明君主和政治理想的追求,又通过“美人被弃”表达了他得不到重用的无奈。

第一,美

美女形象在曹植早期诗歌中并不多见,大多是作为陪衬,而不是描写的主要对象。比如“名都多妖姬,罗京一少年”这句话,就是形容浪子回头的享乐生活。“妖妇”妖娆妩媚,虽是美人,但也只是为了引出“罗京少年”。曹植的诗中也有以描写美女为主的诗,但只是描写美女,并没有特别的意义或嘱托。如《美妇人》中,歌者以精湛的技艺被描述为“衣冠楚楚”“仪态妖娆”,她“弹琴为我弹”,令作者感叹青春稍纵即逝,及时行乐,别无其他寓意。

第二,不满老婆

怨妇形象在曹植女性诗中占有很大的篇幅,这是曹植对《离骚》中“香草美人”形象的继承和发展。用“美”比喻理想,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通过写美女们风华正茂时未婚或被抛弃的不幸经历,可以比喻她们有空虚的才华和抱负,却得不到重用,只能虚度光阴,充满忧伤和悲哀。比如《美人》中对采桑美人的描写,用“金环”、“珍珠”、“翠浪轩”来表达她衣装的华丽,用“盼着辉煌,如蓝天呼啸”来形容她高贵的气质,用“让中国发光发亮,谁不想让她露脸”来形容她绝世的容颜,但如此绝色的美人却是“风华正茂”。曹植诗歌中的怨妇形象可分为两类:思妇和弃妇。

(一)对女性的思考

曹植的思女诗,既描写了一个独居闺阁女子的相思之苦,又对丈夫和女人的处境作了清醒而深刻的分析。其实这是诗人因思念妻子而受到排挤和压迫的挫败感和抑郁感。“夫”指皇帝,思女诗表达了作者对君主的深切期望,希望他能得到重用,建功立业,影响深远。比如《七哀》诗中,女子与丈夫久别,“君行十余载,妾常独居”。女子在思想中反思,深刻认识到丈夫是“扫路兵”,自己是“烂泥水泥”,还分别对比了曹丕和曹植,说明兄弟、君臣的不同地位和处境。两者立场迥异,在这种跌宕起伏中很难和谐。诗末,女子深情告白,愿化作西南风,投入丈夫怀抱,但诗末又诉说:“好丈夫留不住,妾当如何?”这是作者希望得到重用,实现对国家的忠诚,但他的哥哥却怀疑自己,让他感到无奈和难过。这首诗哀婉,含蓄,深沉,以一个女人的口来表达对丈夫的思念,来比喻她对贤惠君子的渴望。

(2)不满的妻子

如果说《思妇》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期待,希望掌权者能重用自己,对掌权者的怀疑感到无奈。那么,弃妇诗,就是诗人对自己无缘无故被抛弃、被怀疑、被诽谤的怨恨。但诗人的失意并没有在诗歌中得到充分的表现,而是体现了“中庸”的审美追求。诗歌具有怨而不怒,含而不露的艺术特征。

曹植诗歌中的女性形象丰富,其中有大量的弃妇形象。这些被抛弃的妻子被抛弃的原因各种各样,有的是因为无儿无女,有的是因为分居,有的是因为丈夫喜新厌旧,还有的是因为年纪大了,颜色变淡了。诗人细腻地描述了他们的思想和感情。在诗歌中,诗人把自己比作一个女人,表现出自己被怀疑、不被重用的愤懑和无奈。对此,被抛弃的妻子和诗人是有感情的。这种诗歌创作是优秀的弃妇诗,也是优秀的政治抒情诗。

曹植弃妇诗主要有《弃妇》、《浮萍》、《种格格》等。比如《弃妇》的开头没有直接写弃妇,而是先写了石榴,石榴树“绿叶摇苍绿,丹花灼烈。”叶绿花红,却“翠鸟来聚,抚翅哀叹”,因为石榴美,却“丹华不实”。美丽的石榴树因为没有现实而被拒绝,也能得到鸟儿哀怨的叫声。如果一个美女被抛弃而无儿无女,没有人理解这种安慰,她只好“无儿无女地回到祖国。”诗中通过各种细节表达了弃妻之悲,但仍抱着“迟来好”的期待,表达了一种怨而不怒的情怀,也表现了诗人对建功立业的不懈追求。诗中“实”与“子”指的是成就。在其他诗中,女人遇到“新婚忘妾”、“过年就要晚了,美人不忠”、“无缘无故特别内疚”时,只能恨无缘无故抛弃她,怨而不怒,充满无奈,这也是诗人心情的表达。